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活在山里 » 第五十九 犟人

第五十九 犟人

    这个老人,身材消瘦,个子不高,与人交谈的时候,总透着淡淡的微笑,低眉垂眼,轻言细语。

    她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两个女儿都过得很好,一位在城市里面成家了,一位嫁到另一个村上,做木头生意,家境很好。

    只是这个儿子不争气,寨子里面的人都已经整村搬迁,建了新楼房,只有他家还守在老村破旧的房子里面。

    因工作需要,我们需要去动员他开展危房改造。

    山路陡峭,漫过田坎,跨过几根竹杆搭建的便桥,再爬半个小时的山路,才能抵达他家。本来,从另一条公路也可以到他家,因走小路要近很多。

    到他家的时候,门口是关着的。村委干部在打电话联系着。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们见一位戴着瑶帽的瑶奶,背着一背篓柴火从房子右侧的小道上回来。

    阿奶见到我们,将背篓放到房子的屋檐边,打开门口,拿出了家里的凳子邀请我们进屋坐。

    堂屋的最前方是一个农村的香火堂,前面放着一个薄玻璃的饭桌,饭桌上摆着一个电饭锅,再旁边是一个木头沙发,那种可以当床用的。右边是一个烤火的地方。其他便没有什么了,这个家庭看起来并不富有。

    瑶奶只会讲瑶话,但听得懂本地的方言。

    之前,已经有很多工作组来做过思想工作了。

    我们坐了一会,她的儿子与媳妇回来了,刚才他们正在村上面玩。

    媳妇儿看起来脸色有些苍白,经过交谈,原来是有2个月身孕了。因为是暑假,这是从门外还走进来一个12-13岁的男孩。孩子在外乡读初中了。

    儿子看见我们,眼白是往天上看的。对于周围的人是不屑不顾,翘着一个二郎腿,身子倾斜着靠在椅子上,就是很想上去揍他一顿那种感觉。

    或许是他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影响了他的体形,在物质如此发达的年代,他穿着略显破旧的衣服,身材略显瘦弱,长期的与人对着干的行为,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很不友善的表情。

    村干在旁边不断着翻译着瑶奶的话语,“这个儿子不听话,讲不听!”

    “你懂得什么?”儿子在旁边用瑶话反播着老母亲。

    母亲无奈的看了看儿子,用有些歉意的表情看了看我们,带着一歉疚的微笑,写满了一辈子心酸。

    沉默了一段时间后,母亲又说话了,“他有三个姐,就他最不听话,他父亲去得早,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三个姐姐怕他吃苦,什么事情都不要他做。”

    这次,儿子没有反驳母亲。

    “不读书后,出去打了一段时间的空,但吃不得苦,又回来了!”

    “你懂什么?”儿子用瑶话语气不善的对母亲说道。

    “那不是吗?回来你就整天知道去村上打牌,输了很多钱。”

    “我输钱又不用你的钱!”

    他老婆在旁边无奈的看着他。脸色苍白。

    “他媳妇现在又有2个月的身孕了,身体不是很好,有高血压,医生说生这个孩子很危险。我们叫她不要了,他们两公婆都不听。”老人无奈的叹着气。

    平时,他的三个姐姐给点钱我,都被他拿去用了。

    “大姐说,叫你去跟她,你为什么不去?一天在家讲七讲八,讲得别人心烦意乱!”

    “这里是我的家,我哪也不想去,你城里的姐给你7万元建房子,你都把钱拿去哪了,一点也不争气。”

    “我的事情要你管更多吗?”

    “爸,你别讲更多了,奶奶讲得不错!”这家读书的孙子开口了。

    “你小娃子懂什么,读书还不是我送你!”

    “唉,讲不听得,一直就是这样!他三个姐姐也是不想管他了的。”

    面对这样一个农村男人,之前的工作组做了多次工作做不通也是情由可缘的。

    “其他我们不讲这么多,现在国家的政策非常好,整个村的人都开展了危房改造,都住进了新房子,就你们家的房子现在还很乱,特别你看厨房那里,开了更大的裂缝,你对你母亲再怎么有意见,她毕竟也是年轻大了,从小把你养大也不容易,孩子又小,现在老婆又怀了二孩,你就是这个家的顶梁柱了,要是你不努力,这个家会一直过不好。所以,现在给你危房改造的指标,把房子改善一下,你是否愿意?”我开门见山,真奔主题,问他的意见。

    “房子我是想建的,之前我姐给我的钱,我在上面那个地方也挖了地脚,只是山体滑坡,把挖的地脚全部埋了,我姐给的钱也投在那里面了,我妈一直讲我讲我,我心里烦得很,所以不想理。”

    “原来是这样,之前我们也跟你城里的姐和大姐商量过,如果你建房子,她们还是愿意继续帮助你的,前提是你要争气点。嫁在同村的姐姐,她虽穷点,但也会支持你修房子。要不你先建一层,等以后有钱了,再建第二层吧?”

    男人没有出声。

    “可以的,”老人说,“之前他姐也是这样讲,但过年回家,他连他姐的面都不见,可怜我那女儿放在东西就又走了!”

    男人翻了他妈一个白眼。

    旁边的媳妇终于也说话了,“房子我们家是想做了,现在村上就我们家没做房子了,这个房子也乱了!”

    “做了呀,爸。。。。”男孩声音拉得长长的,像是哀求一样,可怜这个不大的男孩,大人的世界有时考虑的为什么就那么复杂。

    转眼我们坐了2个多小时候。

    “要不我们选回去吧,你再考虑天把,政策是很好的,不要错过了!”村干部说。

    后来,这家经过艰苦的思想工作,调动社会爱心力量,终于进行了危房改造,但工作的经历,却深深的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