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

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

    朱标忽然开口道:“杨卿方才讲过,想要真正解决胥吏之害,就是让那潭死水给流动起来。”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这道理朱标当然懂。

    “杨卿方才说要打通胥吏的上进之路,让胥吏有希望上进。可就算不限制他们参加科举,以他们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实力也考不上新式科举,时间一长,这潭水不还是死水吗?”朱标开口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眼下这些读书人之所以会游手好闲、酗酒闹事,不正是因为他们这批人就是被新式科举淘汰下来的那批人吗。

    既然如此的话,那么给他们参加科举的机会,还是没有用啊。

    不过是一切回到了最初的原点罢了。

    在朱标看来,如果朝廷仍旧无法给这些书生提供足够大的晋升空间的话。

    那么即便是,朝廷采用了杨宪提出的这个方法,发动变法,时间一长,这些书生自觉上进无望之后,恐怕也会选择和胥吏同流合污。

    选调生考试则是各组织各部门向各高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向基层工作,与公务员不同的是,选调生是各级领导干部后备选人和重点培养对象,从中选出优秀分子,逐级补充到各级领导干部队伍中去。

    但是在杨宪的梳理下,竟然逐渐闭合,甚至有了一丝两难自解的意思。

    原本平静的中书省顷刻间炸开了锅。

    公选考试,顾名思义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的考试。其招考对象为符合一定基本条件和专业条件的社会在职人员,对报考人员的政治、学历、专业、工作经历等条件要求较高。

    “这样一来,胥吏之害自然迎刃而解。”

    士大夫的傲慢,在骨子里就鄙夷这些只是“粗通文字”的胥吏。

    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政务员,我们可以给他们设置各种级别,每三年提升一级,每年考核优秀,则是可以缩减半年时间。每提升一个级别都能够提高与之对应的俸禄,等到政务员级别提升到顶,便可以考核升吏为官。”

    同时也让他们这些胥吏有了归属感。

    因为全国上下,如此多的政务员,他们的工资全都由朝廷给,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

    全国举行的新式科举,类似后世的公选考试和选调生考试。

    将胥吏抬出贱籍。

    杨宪要做的是将后世成熟的公务员体系套在如今的大明身上。

    一旁的朱元璋仔细听着杨宪和朱标的对话,越琢磨越觉得这事情办得妙。

    也就只有如今的大明,拥有这样的财力。

    这样两种选拔机制并行,不仅仅是让胥吏这潭死水活起来,整个大明的风气也会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

    新式科考对于这些读书人而言,是后世领导口中的大饼,是天上的月亮,欺骗一时可以,可终究无法欺骗一世。

    “然后由各地政务员考试院,根据各地各班房衙门,提交的政务员需求,出具政务员考试公告,让天下读书人参加选拔。其中文化基础,是所有政务员必须要考的。这种层次的考试,对于这些读了十多年圣贤书,知农时,晓天伦的读书人来说,绰绰有余。”

    中书省这些官员,都是读书人出身,自然不可能看得起胥吏。

    毕竟事关大明基业,可马虎不得。

    不愧是朱标,能够想到这一层。

    杨宪接着开口说道:“以后这政务员,可不再是胥吏那样的贱籍,而是旱涝保收的铁饭碗。因此自然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我们可以和如今的科举一般,在各地设置政务员考试。由各省份各自招录政务员。”

    要知道他原本只是想要从杨宪这里得到如何安置那些书生的法子,没想到如今顺带着连潜在隐藏的胥吏之害都给解决了。

    闹事的书生与隐患的胥吏,看似两样毫不相干的事情。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在听完杨宪的话后,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当朱元璋的一纸诏令传入中书时。

    政务员体系,把原本的这些胥吏纳入到官僚体系当中,让他们吃皇粮,这样一来,朝廷便是能够对他们进行直接管理,等于是直接加强了朝廷对基层的掌控力。

    而朱标的大脑也在飞速地吸收杨宪所说的话。

    杨宪方才只是指明了一条正确的路,其中很多地方讲得都很笼统,因此还是有一些细节的地方,需要朱标来慢慢补充。

    他想要不高兴都难。

    如今的新式科举,就是这种模式,选的是官。

    可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

    “想要这些传统的读书人,通过新式科举,获得官职,确实是太难为他们了。可山不来见我我自去见山。”杨宪微微一笑,接着开口说道。“他们既然做不到靠自己的本事入仕,我们朝廷主动把他们纳入到官僚体系当中。”

    翌日清晨时分。

    “政务员考试题目,自然不用像如今新式科举这般困难,而是以选拔合适的政务员为目的。各班房衙门可以按照自己需求,向各自州府政务员考试院事先申请,他们需要何等专业人才,人数又是多少。”

    如果是原本的大明,这个政策是不可能推行得了的。

    准许天下各郡县生员入吏籍。

    找到了解决办法的朱元璋,心情不由得大好。

    “我们要彻底改变如今的胥吏模式,让朝廷也给这些胥吏们开一份工资,这些人拿了朝廷的钱,日后甚至还能在朝廷做官,既给了他们约束,也给了他们希望。我将其称为政务员体系,以后这些胥吏完全可以改一个全新的名字,便是政务员。为国家朝廷推行执行政务的人员。”

    而杨宪如今要推的政务员考试,就是后世公务员考试。

    因此虽然将胥吏打入贱籍有朱元璋的乾纲独断,但是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地将此政施展下去,自然也少不了这些士大夫的推波助澜。

    洪武朝的胥吏虽然没有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