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山野大主播 » 第55章饮茶,人间清欢!

第55章饮茶,人间清欢!

    清晨。

    丁修吃过早饭之后,坐在放着茶具、茶杯的红泥小火炉旁的一把椅子上煮茶,内心惬意,大有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之感。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

    唐代以前,吃茶是民间一种生活习惯,方式很简单,采摘茶树吐煮汤喝,甚至有直接嚼吃茶树叶子的。

    唐代饮茶的主要步骤。

    第一步:灸茶。

    先用竹夹将茶饼取出,放在火上炙烤,茶饼不能用烈火猛烤,要求炙热均匀,内外烤透。

    第二步:碾茶。

    烤好的饼茶用“碾茶器”碾成细小的颗粒状,要求所碾茶末不粗不细。

    第三步:末之。

    以“纸囊”储之,以保存茶香不外泄。

    第四步:煮茶。

    煮茶时需要使用“炉”和“蝮”(茶釜)。先注水于茶釜内,然后放置于风炉上煮沸。水分为三沸,当烧水出现“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为第一沸;再加入适当分量的盐花来调味。

    当釜边水泡像泉涌般上冲时,即为第二沸。用勺子取出一瓢放在一旁,一面以“竹夹”在茶釜中心循环搅动,并用“则”(一种量器,用竹、铜等材质制成匙或箕状)量好茶末倒入釜中心。

    等待片刻,茶汤如奔涛溅沫,则为第三沸,此时将先前取出的第二沸倒入沸水中止沸,使水停止滚沸。

    第五步:育花。即培育汤花,汤花薄的称为“沫”,厚的称为“饽”,细轻的称为“花”。

    第六步:酌茶(即用瓢将茶舀进碗里)。

    第一次煮开的水,“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舀出的第一道水,谓之“隽永”,“或留熟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以后舀出来的第一、二、三碗,味道差些;第四、五碗之外,“非渴甚莫之饮!“

    酌茶时,应令沫饽均,以保持各碗茶味相同。

    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

    一“则”茶末,只煮三碗,才能使茶汤鲜美馨香:其次是五碗,至多不能超五碗。

    唐代,是一个把吃茶之风从生吃提升到高雅艺术的年代,人们已经开始追求茶叶的色、形、香、味,同时也讲究泡茶用水的清、甘、洁、冽,也更为讲究得饮茶环境的雅静和美。

    当时人们不仅喝茶讲究,而且,用的茶具也讲究。

    有“茶槽子、碾子、茶罗子、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

    《七事》指的是:茶碾,包括碾、轴;罗合,包括罗身、罗斗(合或盒)和罗盖;以及银则、长柄勺等。

    茶具不止“七事”,还有盐台、笼子、茶碗、茶托等器。

    这些东西都是造型精美,价值连城。

    茶道兴于唐代,《封氏闻见记》中:“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

    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

    文学家王心鉴《咏茶叶》诗中说:

    “千挑万选白云间,铜锅焙炒柴火煎。泥壶醇香增诗趣,瓷瓯碧翠泯忧欢。老君悟道养雅志,元亮清谈祛俗喧。不经涅槃渡心劫,怎保本源一片鲜。”

    大夏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喝茶,一半是风雅,一半是烟火,喝一杯茶,只为寻得人间清欢。

    陈继儒说:“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由此可见,品茶的最高境界是独饮,其次是二三知交。

    丁修一个人喝茶,乐得清闲,在人数上是最高境界了。

    当然,除了人数,饮茶还要看环境。

    泉石之间,松竹之下、皓月清风,都是喝茶上佳的地点。

    丁修觉得自己身处屋中,和外界隔绝,清清静静,不受打扰,环境也挺好的。

    他喝茶可没唐代人那么多茶具,也没他们那么多讲究,他喝茶,更在乎心情,有着自己对于茶的理解。

    丁修觉得喝茶,就是一种享受生活,太过循规蹈矩,在意过程的话,心就不那么自由了。

    其实,返璞归真,才是喝茶的最高境界。

    不用洗茶,不用温杯,也不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茶器。

    简简单单,将茶叶放进玻璃杯里,倒上开水,静静的等它释放清香就好。

    这样喝茶,心情闲适,更有清逸之气。

    唐代步骤繁多的茶道,就跟古代的君子之道一样,严格要求自己。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卑以自牧,含章可贞。

    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养天地浩然正气,行光明磊落之事。

    克己、慎独、守心、明性。

    丁修觉得喝茶的步骤,就像是套在人身上的一条条枷锁,没必要遵守,随意泡茶,喝得开心就好,他见红泥小火炉上水壶里的水沸腾了,打开木罐,捏出来一些春意茶,放进了玻璃杯里,将沸水倒了进去。

    一时之间,芬芳的茶香弥散了开来,清香袭人。

    丁修等茶泡了一会之后,拿起玻璃杯,吹了吹,抿了一小口,口中茶香四溢,微苦之后,便是回甘,感觉心灵被茶滋润,回味无穷,内心安适,一脸满足表情,很是享受这安闲的时光。

    他一边喝茶,一边心想,这世上的人呀,对于名利、美色等浮华东西的追求总是不知疲惫。

    忙忙碌碌,劳心劳力的。

    有的人呀,在追逐这些身外之物的途中,还没来得及享受,就死掉了,这是可悲的。

    竹篮打水一场空。

    身陷名利、美色等浮华东西的旋涡之中,是很难超脱的。

    大多时候,身不由己,力不从心。

    如何取舍,就要看自己了。

    其实,抛开种种欲望的桎梏和束缚。

    无论身处如何境遇,以本真纯净的心来面对世界就好。

    人身上的烟火气,是世俗精雕细琢的美。

    一切回归平淡,回归平凡,人的心灵才能宁静安然。

    禅茶一味,即茶即禅,即禅即茶,参禅品茶,悟道人生,品出苦乐人生,品出草木间的意境,方得人间清欢。

    这时,林水瑶走到了丁修家的院门外,感觉心跳的厉害,很是激动,鼓起勇气,大声喊道:

    “丁修,我又来找你了,你不让我当你的助理,我就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