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撼天令 » 第一章 天变复起 圣物择主

第一章 天变复起 圣物择主

    景德四年,汴京,将夜。

    京城寺院暮鼓打响,僧侣集合敲击木鱼,进行每日晚课修行告慰佛祖,祥和静远,和外面夜市上的热闹吵嚷真有隔世之感。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若在前朝,入夜之后城坊早就关闭,哪还有人随街晃荡?现在坊市合一,商贸集市开放,白日买卖夜晚照做,酒楼茶坊,勾栏瓦舍各耍花样,自有分寸。不夜城里市井百态冷暖自知。殊不知,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将要现世。

    再看宫殿,金阙在灯火的照耀下愈显辉煌,长明灯在内殿里升腾着袅袅青烟,围绕在殿内为人凝神静气,至于功效,因人而异。

    殿中一名身着正红袍服的中年男子托面坐于龙案后,眉眼中透着威严和稍显低沉的疲惫,上面摆放着一堆批驳的奏章,处理的,未处理的,采纳的,不曾采纳的,耐心看完的,不想看的应有尽有,不知是长年沉浸于此还是书卷气天生如此,眼前人的沉默不知该叫人亲近还是要躲避,若是有知情的朝臣前来,一定能看出这是当今天子赵恒在例行处理每日政务,唯有寂静的气氛使内侍们喘不上气。

    他们都清楚,皇帝又在对岁币的事怏怏不乐,原本先帝之前北境战事已是不断,尤其是三年前辽国入侵,屠杀百姓,掠夺财物,直逼京师,当时不少大臣提议圣上迁都南下,休养生息再做打算,新入职宰相寇准认为此举动摇人心,定使国家难保而严厉反对,并提议万岁御驾亲征,以振士气,定能打退敌兵。陛下同意,由寇相随同指挥,渡河进军,果然杀灭辽军,兵士大悦。后来辽国请求议和,两国订立盟约,结成兄弟之国,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事对立,按说这应是于百姓安居创下的功业,偏偏有一天,同寇相不睦的参政王钦若大人对皇上说什么澶渊之盟输岁币求苟安,是比《春秋》城下之盟更耻辱的事。这些话不仅冒犯圣威,皇上连着几天阴晴不定,还让他们这群小人物平白受连累,不明白他多这句嘴图什么。

    “噔噔噔......”

    当值的小太监还在门边神游太虚,突然让急促的脚步声拉回现实,只看到钦天监监正匆匆赶来,“快去通知陛下,天相异动......”

    “轰隆”,“轰隆”......

    说话间几道惊雷空中作响,震得宫殿里的屋脊都颤了几颤,赵恒神思惊起,放下奏章离开龙案,推门出来观听雷鸣电闪,询问左右:“这到底怎么了?”

    小太监一旁安静如鸡,钦天监监正颤颤巍巍说道:“天出异象,此乃......凶兆。”

    赵恒仰望天际,眉头紧锁,心事重重。

    漫漫黑云布下阵阵天雷,狂风大作,千门万户称奇,只看这风云际会,却不见大雨磅礴......

    此时,三十三重天太清境。

    太上老君正居八卦炉前打坐炼丹,座下童子单盘煽火,听其道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言未毕,门童叩门入宫呼:“道尊,现有天变,甚是怪异,可要移步观之?”老君闻言同门徒出殿看个究竟。

    待目击那雷轰电掣,飞震霹雳却是一惊,心道:此景有百年不曾再现尘世,今日复现,莫非是......老君停下思绪,离兜率宫骑青牛往凌霄殿去矣。

    远在九重天上。玉帝对天变已有耳闻,驾座凌霄宝殿,聚集众路仙家,诸天神王,问道:

    “哪路仙卿今日当值,竟在人间擅自布法司雷?”

    雷部邓天师出列道:“无一人当值,更无一人下界,除了......”

    “除了谁?”

    “除了普化天尊方才去往天狱行刑,未登上殿回禀。”

    长庚星回奏:“想必又是去给贪狼星君施雷劫了。”

    此言一出,众仙领会,近三百年前,东海蛟族叛乱,将东海水族闹得天翻地覆,生灵涂炭,甚至将东方傲来国淹没,震动苍天,玉帝指派北斗七位星君远赴东海共同讨伐,更有西方世尊慈悲为怀,派遣门人出手助力,战果斐然,可首席贪狼星君中途竟擅离职守,还在凡人城池将神力乱施伤及凡人无数,被缉拿上天问罪,最后押入天狱,剥离法力,每日受十重雷劫加身,实为惨兮。

    “三十三重天兜率宫道尊求见。”仙使来报,玉帝称见,道德天尊入殿,礼毕,玉帝道:“老君因何事前来?”

    “为这天变。”老君道。

    “莫非老君清楚一二?”

    “今时炼丹中听到座下童子直呼天变,亲眼观其,正同百余年前蛟族之乱神似,大概是天道示意,天灾重现不远矣。”

    众仙闻后惶恐不已,昔年之乱正值李唐盛世转衰,外族动摇江山根基,地上民不聊生,混乱招凶,海里蛟龙肆虐,猖獗横行,真谓是天怒人怨,祸福难料。彼时尚且能安定,此时又如何避趋?

    “可有应对之策?”玉帝急忙问道。

    “依老道所见,解厄之法,定在北斗。”

    “北斗?”

    “正是,但还需要一物相辅,方能换得太平。”

    “是何物?”

    “撼天令。”

    话音刚落,殿下左右仙班,连玉帝都为之一震,谁都不敢相信事态竟有如此严重。

    放眼天界有谁不知,撼天令是当年封神大典后太公姜尚为方便自己百年之后可再出管辖诸神之辈而作一件神器。此物一出,凡是封神榜上有名之人皆可听其调遣,因太过贵重被藏于天道中久不现世,以避不详。现如今老君竟然说避灾要用到它,实在是......

    “当真要用此物?”

    “当真,还望陛下早做决定,以保苍生太平。”老君稽首回道,众仙见状,纷纷出列附议:“请陛下以苍生为重,早做决定,以渡厄难。”

    思虑片刻,玉帝颔首,唤左右仙侍:“传北斗星君上殿”。

    仙侍领旨,不多时领回一人,见他面相俊秀,长发束起,目烁寒星,身着天青锦袍,玉指轻握,步伐轻盈,若在凡界,此风度唯有宋玉潘安可媲美哉。

    进殿后,仙侍退避,仙君作揖礼称:“北斗廉贞星参见陛下。”

    礼毕,玉帝问道:“卿只身一人前来,可是其他星君有阻?”

    “回陛下,现今北斗正神除贪狼囚禁在天狱,巨门,禄存,文曲,武曲,破军五星都去凡界历劫,唯臣一人尚留中天,坐镇玉衡宫继续司职,不敢有怠。”廉贞道。

    玉帝称善:“既是如此,卿应是消弭厄难者,可解未来之忧患。”

    斗宿闻言心道:陛下是打算让廉贞星担此大任?

    廉贞道:“臣不知祥,望陛下明示。”

    “方才下界起数道惊雷,朕初觉是仙班有人失职惊扰众生,后道德天尊入殿称这是百年前蛟族之乱前兆复起,又言‘解厄之法,定在北斗’,如今北斗正神只卿在天,想必是天道感念苍生,欲让卿担此重任,特有此安排,望不做推辞。”

    廉贞闻言稽首:“臣定全力以赴。”

    玉帝大悦,下龙座立殿中,往虚空抬手一指:“令出。”

    言出法随,空无一物的苍穹间顿时门楼高耸,华表庄重,一座楼宇赫然出现在众仙眼前,祥光缭绕,香霭氤氲,瑞色非常物可拟。众仙拜贺:“迎天道阁。”随即一道彩光照下,一枚令牌从楼里飞出,缓缓落至玉帝掌中,长三寸六分,染青翠含红锦,当中“令”字明亮,如烛上焰,水中花,细观灵气盛浓,正是撼天令。

    玉帝欣然,叮嘱廉贞:“愿卿把握良机,保下芸芸众生。”

    言毕,正欲将撼天令传于廉贞,不料撼天令突然浮空,嗖的一下飞出大殿,向天外行去,众仙相顾愕然,多数纷纷驾云喷雾赶去追回圣物,玉帝回问老君:“这该如何是好?难道解厄之法不在此?”

    老君道:“在,也不在。陛下不必惊慌,移驾一观便知。”

    随后,玉帝登龙辇上天路,许多仙卿护驾,凌空行风出南天门,老君骑青牛同往,廉贞一旁询问:“老君,解厄之法是如何得出的?”前者执拂尘向天一挑,道:“天意。”

    廉贞回想方才场面,再仰首,见天道阁仍在空中矗立,起身飞去,心道:看来化其难,非贪狼星君不可。

    ......

    东北方,天狱。

    威严高颀的处刑台上,一人被链条铐住四肢,跪坐于台中,身上的玄袍早已破败不堪,内里隐隐显出模糊的皮骨血渍,观其正面,双臂抵股,双手抱拳,双目微张,面沉似水,仿佛周遭一切不关紧要,实在难以捉摸。问他是谁?北斗首席天枢宫正神贪狼星君是也。

    台下列天兵数名,恭迎一仙君上台,只见他英武神威,锐气不失贞烈,正是九天应元雷部普化天尊。台上人观其,淡淡开口:“有劳。”

    类似轻蔑的口吻,未使天尊面容有丝毫变化,片刻后他执双剑举天飞起,顿时天雷滚滚,电光石火随处可见,旁人若不知情,见这半空紫电连天交错,定然不知所措。一直承受这一切的贪狼就难说了。

    正要施法动刑时,身后忽来一仙客提醒天尊:“慢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