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换不焕 » 第38章 是走是留

第38章 是走是留

    北京城外来了一群溃兵蜂拥的要向城内涌入,一人骑着战马神情疲惫的在城门之前指挥着这些溃兵进城,此人不是刘宗敏又会是谁,只是此时的刘宗敏看起来已是非常狼狈,身上穿的甲胄已经是沾满了血污,深陷的黑眼圈里,窝着两只充满血丝的眼睛,胡须已经长出了老长,乱糟糟的长在脸上,原来看起刚毅的脸庞如今却透出一些狰狞,原来这刘宗敏在撤退的时候,面部中了一支流箭,这支流箭倒是不致命,只是把他脸颊从左到右射了一个对穿,刘宗敏也不愧是一代勇将,硬是忍着疼痛将箭折断取出。从此刘宗敏的脸上就留下了两道可怕的伤痕。

    李自成命宋献策将逃回的士兵情况上报,这出城时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十万大兵,如今回到这城中的却只有伍万多人了,其中还有不少人身负重伤。李自成想着此次出征山海关损失如此惨重,不由得就心疼起来。命人将吴三桂一家老小上下连同吴襄三十余口全部斩首,把他们的头颅挂在城墙上以泄愤。

    顺天殿内大顺群臣都已聚齐,就等李自成上朝了,此次李自成召集大顺群臣前来商议如何抵御满洲建奴联合吴三桂联合攻打北京城之事。此次出征大败而归,在大顺群臣之间已经传出了这北京城快要守不住的流言,如今这大顺上下已是人心惶惶。

    群臣正在顺天殿内交头接耳之际,李自成大踏步的从屏风后走出径直走到龙椅之前坐下。众人见李自成坐下,一起行了上朝时的叩拜大礼,礼毕后,李自成率先发言“众位爱卿,朕今日要先介绍一位学识渊博雄才大略的前朝重臣给大家认识。”

    说罢对着门外高喊一声“有请范爱卿进殿。”接着一个小太监领着一个老者进殿。

    众人见进来一个老者大多都不认识,互相就交头接耳起来相互询问可知道进来之人是谁。

    李自成见大家不顾上朝礼仪就清了清嗓子说到“众位爱卿,休要议论,朕给大家介绍,此人就是前朝东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范景文,范大学士。这位范先生在朕出征山海关之前就对朕谏言,吴三桂已与满洲建奴勾连在了一起,提醒朕要小心满洲建奴,朕正是有了范大学士的提醒才能在这次出征当中有幸归来,也正是有了范先生的提醒,朕才能多了一份对满洲建奴的警惕,能及时发现满洲建奴已经在山海关布下陷阱,避免了我大顺十万大军全部落敌军的包围之中,才得以及时的带领出征大军返回北京城中。此次出征范先生虽未能通往,但是却功不可没,朕现在就封范先生为太子太师,任命范先生继续执掌工部,出任工部尚书。”

    众人听后一片哗然,纷纷议论到,这范景文不过是前朝的一个大臣,为何如今大顺皇帝要如此重用此人,居然封为太师,这太师可是三公之首,位极人臣的正一品官职,当上太师可以说官已经做到头了。

    众人见范景文获此殊荣皆是不服,这大殿之中哪个不是与李自成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这曾经一同经历过生死的战友都没有谁坐上这太师宝座,居然就让一个前朝旧臣坐了上去,众人皆是不服。

    李自成见众人不服,也就龙颜不悦的对众人厉呵到“众位爱卿,朕意已定,朕身为大顺皇帝,即一言九鼎,岂有收回成命的道理,众位不要再议此事了。”

    众人见李自成发怒,想着这范景文虽然被封作太师,但是对自己如今的利益也没有什么影响,众人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李自成见众人安静下来,就继续说到“众位爱卿,今日朕召见大家,是想请大家一起商论如何对付这即将来进攻的满洲建奴和吴三桂的。众位都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意见。”

    众人听李自成要大家商议怎么对付满洲建奴与吴三桂,也都开始打起了各自的小算盘。

    牛金星身为大顺丞相首先出列发言到“皇上,如今这北京城内外瘟疫闹得很是厉害我们从甘陕一路带来的三十万士兵如今已有不少感染了瘟疫,本次出征山海关又损兵折将,如今我们能战的士兵已不足二十万了。这满洲建奴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可谓这天下一等一的精兵,他们如今士气正盛,我们若在这北京城与他硬拼定是讨不了便宜,微臣认为,我们不如先帅大军回到西安避其锋芒,以后再图这燕京之地。”

    李自成听这牛金星说来有理,也就微微的点了点头。

    此刻制将军李岩从众人之中站了出来行礼说到“皇上,微臣认为丞相所言不妥,我们好不容易才从甘陕一路打进了这北京城,一路不知道死了多少我大顺兄弟,才将这天下最为雄伟之城占领。如今我军虽然出击山海关略有损失,但是我们还有二十万士兵可用,我们只需凭借北京城这高墙深壕来对付满洲建奴也必将立于不败之地。如我们现今就从这北京城退走,将来在想进来就不会有这么容易了。”

    李自成听李岩也说的有理,想着这北京城之内的皇宫如此富丽堂皇,这皇宫之中还有如此多的美姬,能留在这里这每天的日子肯定是无比的惬意,听李岩的建议留下来也就不住的点头。

    此刻宋献策出列说到“制将军,不知你是如何得知我们如今还有二十万士兵的,就让本军师来告诉你吧,如今我们可用士兵已不足十五万了,如今军中谣言四起,说是建奴骑兵如何勇猛可怕,不少士兵见如今从山海关败归,就已有不少心生惧意擅自逃走了。有的却是在这北京城内搜掠了不少财物,不想再当兵就卷着细软逃走。今日本军师才收到各营送来的名册,这名册上还记录在册的士兵已只有十四万五千六百七十一人,这其中还有近两万人是出征山海关负伤归来的。真正能战的也就十二三万人已,你说我们就这些兵力如何再与满洲建奴与吴三桂的关宁军一战。”

    李岩听后心中也是大惊,连忙说到“军师,其他大营的事情本将军不知,只是我的大营之内一个逃兵也没有。刚入这北京城时微臣就提了四条建议,也不知道军师和丞相有没有好生看看,当日我就提醒过丞相和军师要严明军中纪律,你们只是不听,放任大军搜掠财物,这有的士兵见了钱就眼开有了钱就开始怕死,这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之前的一再放纵才酿成今日之事,我还是劝军师下令一定要严明军纪才好。”

    宋献策见李岩之话完全是冲着他去,而且是当着这众人,不由得感觉颜面扫地,不由得对李岩也恶语相向“李岩,你休要在此血口喷人,你的奏折,本军师已上呈给了皇上,皇上如何不批,关我何事,你不要将这屎盆子扣到我的头上。”

    这李自成听他们吵架,居然把自己给拉上,细一回想在真有此事,宋献策与牛金星是一同上了一个李岩的奏折,那天刚好给宫中选送了一批美姬,就将此事随笔料理了一下,只在上面批阅了,知道了三字,本想与这些新来的美姬好好玩耍一番后,再召他们同来商议如何执行这李岩的奏折,哪知那晚喝的太尽兴玩得太疯狂,第二天竟然将此事忘了。

    此刻这该死的宋献策却将我给扯了出来,当着众人这可如何是好。李自成也只得硬着头皮说到“制将军,你当时呈上来的奏折,朕也很是重视,只是刚好遇到要出征山海关,朕想着将此事先压一压等出征回来以后再召集各位来看看如何具体执行,今日大家来的正好,朕就命人将此奏折取来,请众人商议一下,如果大家没有意见就按照制将军的奏折执行把。”

    已有太监从御书房将此奏折取来李自成命人将奏折内容读与众人“一、扫清六宫,请主上退居公廨,俟工政府修葺洒扫,礼政府择日率百官迎请入大内。次议登极之礼,选定吉期,先命礼政府定议制,颁示群臣演礼。二、文武追赃,除死难归降外,宜分三等:有贪污者,发刑官严追,尽产入官;抗命不降者,刑官追赃既完,仍定其罪;其清廉者,免刑,听其自输助饷。三、各营兵马,仍令退居城外守寨,听候调遣出征。今主上方登大宝,愿以尧舜之仁自爱其身,即当以尧舜之德爱极天下,俾京师百姓熙熙皞皞,方成帝王之治。一切军兵不宜借住民房,恐失民望。四,吴镇(吴三桂)兴兵复仇,边报甚急。国不可一日无君,今择吉已定,官民仰望登极,若大旱之望云霓。主上不必兴师,但遣招抚吴镇,许以侯封吴镇父子。任以大国封明太子,令其奉祀宗庙,俾世世朝贡,与国同体。庶几,一统之基可成,而干戈之乱可息矣。”

    简单的说来就是四条,第一条就是选定吉日请李自成行登基大礼;第二条就是对前朝的文武官员进行抄家,抄出钱物充入大顺国库;第三条就是大顺军兵退出北京城外扎营,不得惊扰百姓,要形成良好的军民鱼水情关系;第四条就是劝降吴三桂。

    这四条建议,第四条招降吴三桂已经是不可能了。这第一条选一个吉日请李自成行登基大典,李自成倒是非常赞同,即刻就命牛金星准备此事,第二条对前朝的文武百官进行抄家,这个不消李自成批准,众将早已带人去抄过前朝官员的家几回了。这些官员的家里已经是被抄的干干净净的了,就连老婆女儿房子都被抄走了。第三条,让大顺军兵不得扰民出城扎营,这个到还没有执行。李自成当着众人命令各带兵的将领按照此条执行,若有不执行的按照军法处置。

    李自成将李岩的奏折之事处理完毕之后,关于是留是走大家又开始争论了起来。

    是走在留此刻已经分作两派。

    一派是要求留下来的,想留下来这些人心中的原因是我们又不是甘陕之人,和你们去甘陕做什么,如今这北京城内已占得一处高大宅院,这宅院之中也是美姬环绕,这天上人间的日子不过,难道跟着你们去甘陕之地吃灰啊。

    一派是要走的,这些人大多是甘陕出来的,如今已是志得意满,如果不回老家去,这岂不是如果锦衣夜行吗。如今风风光光的回到家乡也好让那些从前的穷亲戚老朋友好好的羡慕羡慕。

    此刻大殿之中这些人为了是留是走两帮人吵成一团。

    李自成坐在龙椅之上忧郁的看着众人。片刻之后大喝一声“众位爱卿,休要争吵了”众人见李自成发怒也就安静了下来。

    李自成见众人安静下来,就向范景文问到“范太师,如果满洲铁骑打来,你认为朕是该走还是该留。”

    范景文刚才见李自成的大臣就是这个素质就这这个德行,心中已将众人鄙视了一遍,如今见李自成问自己,范景文铿锵的回答到“回奏皇上,当日土木堡事变之后,这瓦剌大军二十万围攻我北京城也不是被打回去了,这满洲人打到这北京城有何可惧,不过是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而已。”

    牛金星听后冷笑到“范先生,这说大话你怎么就好意思说啊,我大顺天师攻到这北京城来,未放一箭不就进了这北京城,夺了大明的天下。那时你们的土在哪里,将又在何处。”

    范景文听牛金星讥讽于他,但是并不胆怯,回呛到“我大明为何未放一箭,就让天师入城,只因你们运气好,我当时只是大明工部尚书,不是这大明兵部尚书,手无兵权,这大明就误在那些手握兵权,却没有廉耻之徒的手上,只怪他们是一群贪生怕死罔顾皇恩的软蛋,若我掌兵权,就算战到我大明只剩一个士卒也绝不会开门迎敌。”

    范景文反呛万牛金星后,对李自成行礼说到“皇上,微臣做过大明的工部尚书也曾做过大明的户部尚书,对这天下各省也是非常了解,这西安确是汉唐两代的国都所在,当年这关中平原也确实是沃野千里,只是经过了这千年的开垦,如今这千里沃野肥力也是已然耗尽,这大明为何最终陷入这万劫不复,还不是因为这甘陕之地年年饥荒所致,想必皇上对甘陕之地的民生凋敝比微臣了解。如大顺都城迁到这西安去,到时候带去的文武百官携家带口人数不下万人,还有这十多万的大军,这就是带去了十多万张要吃饭的嘴啊,就甘陕之地如何能养活这么多的人,皇上可曾想过。还有这国都迁去西安,皇上在何处居住上朝,皇上到时候没有地方居住上朝,那就要重新修建皇宫,皇上可知如今所在这皇宫可是用了三十万民夫耗时十四年才建成的。若就算要在西安重建这皇宫想要找到建造这大殿的千年巨木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别说如此巨大的花费,这银子从那里能来。”

    李自成之前也是有想回西安建都的想法,毕竟李自成就是陕西榆林米脂县人士,他的志向也不是很远大,和当年的西楚霸王差不多,当年这西楚霸王推翻暴秦之后,也是要回家乡彭城建都,还就此说过一句流传后世的名言“富贵不回故乡,就像是穿着锦绣衣裳在黑夜中行走,有谁能知道呢”,李自成的志向也就不过这霸王之志,那里能有那刘邦胸怀天下的志向。

    只是如今听范景文说这迁都到西安要带去十多万的嘴去,这也是被吓到了,李自成是深知这人要是没有饭吃了,那不就是要造反了,带去这么多人去西安,就这个吃饭问题就根本没有办法解决。再听范景文说,这去了西安没有这么富丽堂皇的宫殿,如要新建,需要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和银子,这瞬间就再也没有再去西安的想法了,如今他的想法就是哪怕死也要死在这皇宫里,这皇宫里多好,有豪华舒适,又有众多美女在这里过一天比去外面活一年都要强的多。

    其他那些主张回西安的众人听范景文如此说,也是心中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李自成对范景文说到“范太师,如此考虑也是为我大顺着想,这北京城城墙高大,堑壕宽深,这满洲骑兵想要进来怕也不是那么容易。那太师可有退敌之策。”

    范景文答道“皇上若愿意留在北京,微臣自有能对付满洲建奴的方法。”

    李自成听范景文有如此信心也极为高兴,笑着对范景文说到“范太师有何计策不妨就告诉与朕。”

    范景文答道“皇上,微臣原本大明工部尚书,下辖军器局、兵仗局、火药局。这北京城中工部还储备得有头盔九千余项、甲五千余件,弓箭两万副,箭六十万支,神火枪一万余杆、三眼神铳两万多只,神火箭十四万枚、火炮捌百余门,火药四十万斤。这工部还有在册工匠九千贰佰人,这些工匠还可继续赶制各类武器弹药。”

    李自成听范景文说城中还有如此多的火器也着实吃了一惊,他本是想不费吹灰之力就打进了这北京城,这北京城内一定是没有什么守城将士和武器,哪想到这大明兵部尚书张缙彦给打开城门以后发现这城内的大明士兵不比他大顺士兵少,只是这些士兵都一副全无斗志的样子,起初还以为这些士兵是没有箭矢弹药来抵抗,那里想到这城内有这么多的火器,只是这大军进城来后,都去找那黄白之物去了,没有人去管这城中武器弹药,至今也没有人上报过,这城里还有这么多的好家伙,李自成此刻得知,心中也是大喜。

    李自成接着对范景文说到“范太师,朕请你出任提督各营军马之职保卫这北京城,你可愿意。”

    范景文答道“皇上,若将此重任交待与微臣,微臣必定效仿大明于谦于少保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只是微臣还是专职负责这军需后勤,城防战备之职,这提督各营军马之职还是请皇上另选他人。”

    李自成听后心中也是暗叹,这大明的阁老果真是有两把刷子,这分析事物之透彻,处事条理之清晰,还能避开君王之猜忌,不愧是难得的人才以后一定要加以重用。

    李自成沉思片刻后说到“范太师,朕本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既然请你提督各营兵马自然是信得过太师,只是太师如今初入我大顺,对我大顺各营兵马不甚熟悉,这提督调动之间对将士不甚了解,反而可能耽误了军机大事,既然如此,朕就封李岩为兵部尚书,专职提督各营兵马,与你一同负责这防卫北京的全部事宜。”

    宋献策与牛金星听李自成此时封李岩为兵部尚书,不由得心中醋意上涌,这宋献策和牛金星与李岩本就不合,这李岩出生大明官宦人家,其父李精白是山东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家世渊源之显赫,本就与这宋献策、牛金星草根出生不同。

    这李岩还是少年中举,是一位文才武略的少年公子,他生性慷慨豪爽,常常周济穷人;又爱打抱不平,伸张正义。他的性格倒像一个江湖侠士,很喜欢结交朋友,他在当地名声很好,百姓都称他为“李公子”。

    崇祯13年,李自成从夔州城鱼腹山突围出来,轻骑由郧县、均县走河南,李自成在此与李岩初见,便相得甚欢,自此李岩参加起义军,跟随李自成征战天下,救民于水火之中。

    李自成自然知道这李岩是坚定的留守派,这防卫北京的军中大权,肯定是交给跟随自己多年且信得过的人来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