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秦影 » 第七十六章 两点之间

第七十六章 两点之间

    “多谢先生谬赞!

    两名刀笔吏学问有限,许多学识不懂,如今先生到来,真是如虎添翼。

    到时,还望先生为孩子们和我等授课,也为下江的所有愿意学习的乡民授课。”

    杜哲九十度拱手敬拜道。

    谷子玉却是有点疑惑,教孩子读书识字,他是能懂的。

    “大人也需识字读书吗?”

    面对谷子玉的疑问,坐在旁边的嬴政一一解释道。

    “好教先生知晓,此为夜校,乃是哲哥提出。

    其中,校即为读书识字的地方,许多教授不同的学堂聚集在一起,就成为了学校。

    而夜校,即是夜晚教授学识的学校,是一种工学结合的方式。

    白天人们忙于生计和劳作,晚上,人们无事可做,便可聚集在火堆旁,一起识字学理。

    既不浪费时间,耽误工作。

    也能充实大家的夜晚生活。

    还能增长才识。

    我们的夜校,是免费给自愿学习的乡民开放的,大家也都愿意来。”

    谷子玉听完,很是震撼,这发明夜校之人真是个伟人。

    “杜小友是有大智慧之人,谷某拜服!”

    谷子玉朝着杜哲恭敬道。

    “不敢不敢。

    不满先生,此法并非小子所为,乃乃搬抄他人功业,小子实在受不得此等殊荣赞誉。”

    杜哲连忙解释道,毕竟,这是后世的法子,虽然有心剽窃,但这种改变命运,造福后代的功劳,杜哲自问做不得窃夺他人智慧而据为所有。

    不过,这话还是让谷子玉充满了兴趣。

    “不知此人姓氏为何,名号为何,居于何处?

    能有如此智慧之道者,谷某很是渴望能有机会上门拜访相谈,共论道理。”

    杜哲无奈,总不能跑到两千年后去见吧?

    再说,就算是奇人,也不一定能活到那么久,否则女娲伏羲、炎黄两帝之类的,早就统治人族至今了。

    “此人乃是一位故人,已无法寻得,小子只是捡拾先人遗慧,故作卖弄,还望先生勿要见笑。”

    确实,提出这个想法的人已经仙鹤而去了,毕竟杜哲穿越而来时,已经是公元二十一世纪中期了。

    谷子玉听完,看出杜哲没有撒谎,心中不由得感到失望,同是神情透露着哀伤。

    这是一种与一门学问失之交臂的遗憾,也是对一代大家逝去的惋惜。

    “原来如此,谷某真是不逢时。

    不过,小友能学得其中智慧,也是有大智慧之人,今后,还望能多与小友共论。”

    谷子玉鼓励道。

    杜哲自然是无不可。

    “如此,小子却之不恭,到时请先生多加指教!”

    谷子玉看向嬴政,一种迫不及待想上班地问道。

    “里典小友,老夫如今已经从山野中走出,不知谷某的具体工作如何?”

    如此积极的员工,嬴政当然是及其高兴的,于是介绍道。

    “先生目前的工作事项,其一是白天教授院子里的孩子们读书识字认理。

    其二是编辑字本,由折墨和席文,就是现在院内授课的两位,由二人在晚上教导乡民们识字。”

    谷子玉听完点点头,算是应下了。

    接下来,杜哲、嬴政、蒙恬以及课间休息的孩子们,一起搬来竹简到房间内,并摆放好笔墨,方便谷子玉编辑识字册。

    最后,安顿好谷子玉后,杜哲和嬴政来到了工地上。

    看着眼前的忙碌场景,嬴政的眼光看向远方,那是他们初来下江的方向。

    杜哲也跟着望去。

    至于去帮忙挖土施工,两个孩子,去除了添乱,就是增加施工危险。

    “哲哥,这路,通向外面的路,该当如何?

    先前的路,只够一人通行,若是担着重物,怕是得小心翼翼,步履蹒跚。

    山里,沟深林大,其中蛇虫潜伏,稍有不慎,便命丧黄泉。

    若是没有一条通往外界的好路大路宽路,商行的商品如何运进来,下江的东西如何运出去?

    若是有宽大的好路,而乡民们缴纳的赋税就会减少更多损耗,也就少缴纳许多。”

    听完嬴政的话,杜哲终于感觉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嬴政看待问题的方向已经转变。

    也没有乍富乍贵所带来的骄奢淫逸倾向,而是视如今的太孙身份如寻常之物,至于王族子弟的待遇,更是不习惯。

    对待底层民众,少了怨恨,多了同情和理解。

    看来,方向是对的。

    “确实,需要一条好路。”

    杜哲点点头。

    “走,政哥儿,咱俩去走走。

    看看新路修在哪里最适合。”

    说干就干,才是年轻人的样子,畏畏缩缩做什么忸怩作态。

    两人寻了顾作为向导,蒙恬作为形式保镖。

    在顾的带领下,三人来到了通往山外的一处视野开阔的山顶上。

    站在山顶,向下俯瞰,群山万壑赴荆门之势扑面而来,绵绵不尽的山峰,让人不禁疑问,山的那边还是山?

    只是,嬴政知道,蒙恬知道,山的那边除了山,还有平原,还有大海。

    而杜哲知道,山的那边,除了山海,还有无垠星空。

    “大人,从这里走,然后绕过这里,再到这里,在从山谷里走过,在翻过这几座山,从那边那座高山半腰走,就可以抵达乡里。”

    顾一边手指点兵点将,一边双手擎画天地,将下江外出的场景描绘出来。

    “顾先生,请问去往九里亭该如何前往?”

    嬴政听完后,向顾问道。

    “从这里,然后走过那座山,在从沟里过,延着峭壁,再过一座山,就可以到九里亭了。”

    顾指了另一方向,同样是翻山越岭的路线,听完后,只觉头皮发麻。

    这上下级交代工作,走个一两天才是里亭乡的汇报,到县郡怕是没有十天半月是不够的。

    一个来回,数月过去了。

    这办事效率低就不说了,时间久,途中的消耗也就多了,此外还有各处占据山头的匪盗,于是,办个事还有生命的危险。

    这或许就是皇权不下乡的客观原因之一吧。

    要改变这种政令不通的现象,道路是关键。

    “政哥儿,你觉得该当如何修建这条通向外界的路?”

    杜哲来到前头,指了指通向江南乡的那个方向。

    “下官以为,应当沿着老路,进行扩宽,砍去杂草丛林,方便通行。”

    顾建议道。

    嬴政听完后,点头示意中肯顾的想法是一个方案,随后开口说道。

    “可是,最好的办法还是修一条很短的路,这样,下江和江南乡的联系就能快捷许多。

    来回途中的消耗也会减少许多。”

    “直线修建!”

    蒙恬想到了快速行军中,最快的方式就是直线行军,一个方向插过去,不偏不倚,最是省时省力。

    “对,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

    杜哲也说道,却是引来三人的疑惑,纷纷看向杜哲,嬴政发挥不懂就问的求学态度,而顾和蒙恬则是想问,却不敢冒昧。

    “哲哥,何谓‘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

    杜哲心想,轮到我装杯了:

    “简单来说,以下江为一个点,江南乡为一个点,如恬所说,直线行军最快,那么,从下江到江南乡直线到达,两点之间形成直线段。

    而这个直线段,就是所有从下江到江南乡的路程中最短的。”

    也不知道三人听懂了没有,只见点点头,好似听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