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吴家寨的井 » 第五十章

第五十章

    回到志坤家的时候,志坚跟志圻都去河沿上割草了。这次是推着平板车去的,显然这次想多割点。

    “三婶,你真行,真让你说着了,爷爷同意租给我们了,钥匙都给志坤哥了,就是租金还没定。”

    兰大娘,把戏匣子声音调到最小,看看志城,又看看志坤。

    “嗯,娘,志城说的对。我们能动手收拾那个院子了。”

    志坤见老娘看向自己,又补充了一句。

    “嗯,我知道了,你们也别高兴的太早。老爷子把宅子让你们用,是想让你俩长长久久的干,可不能让他失望。”

    “三婶,放心吧,我知道。我肯定听志坤哥话,让我咋干就咋干。”

    “明白,娘。今天还得是老二去县里忙活。家里的事你得多操心。我得忙活忙活养猪场的事。”

    “你们去西里间商量吧,别耽误我听戏匣子。”

    “好,娘。”,“好,三婶。”

    哥俩进了西里间,把收拾院子,盖猪圈,盖院墙,盖房子,铺地面的预算,还有养几头猪,养什么猪。猪吃什么都研究了一遍。

    “志城,收拾院子,咱就自己来了,但是咱俩不够。得喊着二伯二大娘,还有我娘。志坚也得来帮忙。志基哥在家也没事,也得喊着志基哥。”

    “嗯,志坤哥,猪场盖房子盖成啥样你有没有想过?盖房子盖猪圈的事你只要告诉我怎么盖,其他的你就不用操心了。”

    “好,我以前给爷爷送饭,进过那个院子。东西方向正房大体能盖四间还能有点余富,东偏房和西偏房的位置都有。南北向很长,大体除了咱来的大门以外,东偏房还能盖4间。西偏房能盖5间。南面还可以和西偏房连上。我现在大体跟你说一下咱们怎么盖,等到了地方咱们再量尺寸以后再小改动一下。”

    “志坤哥,咱用不了那么多房子吧?要是盖这么多,这些钱就得全花了啊。一共1200,你之前盖的结婚用的才花了多少钱啊。”

    “别着急,我这不还没说完呢吗。首先有北屋先挨着东边盖起来两间房,一间堂屋用来办事和接待,一间里间用来住,那养上猪就离不了人。一是防着有贼,二是得伺候那些猪。西面就空着用院墙围起来,西偏房位置盖猪圈,盖猪圈的时候把正屋位置空出来。东偏房位置垒成猪圈。至于南面,南面也得盖一间南屋,挨着西猪圈,用来放猪吃的饲料。”

    “得,志坤哥,我大体知道了。我画一下,画出来你看看。你再想想别的事。”

    “好,你在志圻作业本儿上撕一张空白的吧。用铅笔画就行。”

    “算了,作业本儿挺贵的,我虽然不咋喜欢学习,但是特别愿意闻书里那味,也喜欢闻作业本里的味道。哈哈,我去院里画得了,当天里挺好。画完我叫你。”

    “行,去吧。”

    志坤也没管志城,开始思索着剩下的事。

    砖,可以去一趟陈家庙,陈家庙有窑厂,玉华他大哥是陈家庙当家的,看看能不能便宜点。檩条跟木梁就用杨木就行,自己跟二伯两个人一天就能修出来。杨木就用河沿上的木料就可以,得去找找支书,支书同意就行了。电工活志垣哥领个人干就行,挂表让大伯在公社里给找找变电所就行。除了堂屋和卧室连面泥都不用抹。大不了,从畜牧局弄些报纸回来,贴一遍报纸就是了。

    其他的都不用花钱,电线需要去趟县里那个人民商场,跟李经理也算认识了,估计能用一卷花线,花个四十多块钱就够了。外墙不要三七的,用二四的就够了,里间墙用一二的就行,猪圈垒三七的,高度就八十公分也就够了。这样砖也就需要一万五千块就够了,现在市场价两分钱一块。找找玉礼大哥应该还能便宜点。

    剩下的就是管饭了,清理院子,还有瓦工活木工活,工钱不给,管饭是必须的。

    总共,10天把房子盖起来应该没问题。剩下那些,用报纸糊墙,把院子当天里用砖铺上。这样的活,零零散散自己人就解决了。

    妥了,那就这样。争取400块钱解决问题。剩下的钱买二十头猪崽,还能剩下400多。

    哦对了还有豆粕的事。只吃玉米猪的出栏速度不快。豆粕能喂猪的事应该知道的人不多,应该不贵。豆粕是榨豆油剩下的余料,现在还在被当做废料处理。豆粕有很多种,华北地区现阶段就是花生豆粕跟大豆豆粕,至于棉籽豆粕也能当饲料。但是现在纺织厂还是少,附近只有坊子乡驻地坊子村有一个村办纺织厂。没有去县里食品厂要豆粕方便,坊子村书记目前找不到能够联系上的人。

    “志坤哥,你出来下。你看看。是不是这样?”

    志城的大嗓门,打断了志坤的思考。

    “来了”

    “嗯,差不多这个意思。角门和过道不要了。只开一个东南的大门就行。有了角门和过道车不好进。”

    “对,要是这样的话,咱就还能省点。”

    “钱的事,我都盘算完了,估计咱们得花四百左右。猪的话,咱得买二十头。还剩下四百块钱左右,给猪准备玉米啥的。”志坤把大体的规划跟

    “行。我先找人。先把瓦工准备好,小工得咱自己人来了。”

    “嗯,我下午出去把砖料跑一下。”

    志坤拿出一根烟递给志城。

    “好,那我一会儿就去找人。”

    志城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志坤递过来的烟。

    “咋地?没在家抽过?放心,二伯不会骂你的。哈哈”

    “嗯,我知道,我爸跟我说了,以后不骂我了。志坤哥,檩条啥的咋整?红松现在不好买,你那房子的檩条还是本烁大伯,去市里的十八里庄找到爷爷以前的徒弟,卖了好大人情弄来的红松。这回咱怎么弄?”

    志城显然不太习惯在自己三婶家里抽烟,一直左瞅瞅右看看的。

    “这个我也想好了,河沿上的杨树也都成材了。就连边上自己冒出来的小杨树有很多都能当檩条了。还得让二伯跑一趟,去趟支书家里。二伯的拖拉机没少给队上拉拉拽拽的,这点面子应该能给。”

    志坤没再调侃志城,得给志城点时间。自从昨晚两个人签过字以后,肩膀上就有了分量了。志城还没适应自己已经被允许抽烟的事实。

    “行,你开始准备干活的人吧。砌墙用麦秸泥就行。素泥摸一下那两个正屋,其他的不用。这会儿我去你家找一趟二伯,把檩条的事说一下。下午我去一趟陈家庙,把砖的事搞定。”

    志坤现在感觉,浑身都充满力量。原以为最大的阻力是梨行那个院子。没想到,让娘的一席话把死疙瘩给解开了。以后还会有别的阻力,但是他浑身的力量促使他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好,志坤哥,咱分头行动。晌午饭后再碰面一次。万一有哪个地方没通过,我们就得及时想办法。”

    “对,中午吃完晌午饭,我去你家,要做好遇到不顺利的准备。爷爷以前老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都要做两手准备,遇到了不顺利,千万记住,别着急,当场没有办法那留活扣,回来商量。包括和你一起玩的不错的几个哥们,来不了就来不了,别急头白脸。”

    “我知道了,志坤哥。晌午饭后见。”

    “晌午饭后见”

    志坤。志城。早上还迷茫无措的小年轻,现在又踌躇满志。不知道他们前路几何,还会不会迷茫无措。

    但是这一刻,信心满满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