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林外传之公门传奇 » 第十六章:本自江湖客,宦游常苦心

第十六章:本自江湖客,宦游常苦心

    “尚书大人。”

    面对六部首脑、庙堂巨擘,即便是郭巨侠,也要按朝廷礼制恭敬地行礼。

    在他的面前,一张墨色桌案后头,端坐在太师椅上的,便是本朝的刑部尚书——萧大亨。

    萧尚书身材魁梧,面相方正,身着锦鸡绯色官袍,一手扶着书案,一手拿着几张公文,面色肃穆,看不出喜怒。

    见是郭不敬来了,也不多客套,直接将手中的公文递出。

    “来啦,看看吧。”

    显然,两人很是熟稔,毕竟当初建立小六扇门的决议,便是萧大亨一手促成的。

    郭不敬也不犹豫,接过公文细细查看,一丝惊怒的神色一闪而过,轻轻呼出一口气,看向了萧大亨。

    显然,他是在等尚书大人的解释。

    萧尚书苦笑一声,并没有介意郭不敬的质问之意。设身处地的去想,如果他是老郭,恐怕也会是这般反应。

    文曰:

    司礼监至刑部尚书萧:

    悉闻尔刑部私拿内监杜忠义一事,此人系辽东盐监委派江南之要员,身负盐务,东厂风闻,或有贤名。尔等无故缉拿,又不见罪证,是何居心?

    着尔刑部,按此文到日,速将该员释放,不得有误!

    后边儿附的,是一张江南名门士族联名的保文,粗略数来,竟有百余家之多。

    以杜忠义在江南之恶行,在司礼监的公文中居然成了“东厂风闻,或有贤名”,更离谱的是司礼监居然能拿出一封百余家望族联名的保文。短短几日的时间,唯一可能做到,只有那令人生畏的东厂了。

    而如今执掌东厂者,便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厂都——魏伸。

    再看这公文最后的署名,司礼监掌印——成敬!

    这样看的话,这是一封由处于司礼监权力最巅峰的两名太监联手背书的公文,其中颠倒黑白不说,更是不乏申斥之意。

    行文至此,书还未完。

    后附一页,是一张调令,文曰:捕头朱景行,自恃骁勇,行事无忌,目无法度……调任关中广阳府平谷县七侠镇副捕头,望其好生反省、自珍自重,幡然悔悟,不负朝廷。

    近年来六扇门陡然升起的新人、前途无量的玉捕头朱景行,一下子被司礼监的一纸公文打入了谷底,到一处小镇当了个副捕头。

    这不仅是职级上降了半级,京城刑部本部的捕头和关中小镇的捕头也可谓是天壤之别。

    刑部这次的行动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虽然杜忠义什么都撂了,但也只是人证而已,刑部目前还没有搜集到足够的证据一举扳倒那位辽东假王——高淮。

    他们本想敲山震虎,引得高淮异动,却没想到连司礼监都亲自下场,掺和了进来。

    如今这份公文一到,那如今的形式也便明了了。

    一、刑部有内奸。

    杜忠义才被抓到没多久,对方就知道了消息,甚至在数日内准备好了一封江南士族的联名保文来颠倒黑白。即便刑部有杜忠义画押的供词,到时候他也可以反咬一口,说成是屈打成招。

    而最终解释权毕竟在司礼监的手里。

    二、司礼监的两大巨头亲自下场了。

    原本只以为是三法司与高淮之间的斗争,不想司礼监的掌印和秉笔太监亲自为其背书撑腰,刑部面临的压力一下子平添了数倍。

    看来这两名大太监与高淮也有不小的利益纠葛。

    三、杜忠义不得不释放。

    司礼监的公文明令放人,申斥之意俨然。若刑部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贸然与司礼监撕破脸,必然打狐狸不成反惹一身骚。

    四、玉捕头保不得。

    司礼监的公文中虽然措辞严厉,但并无追究刑部之意,只是在另一张公文中将负责此次抓捕的玉捕头贬职,其意自明。

    贬斥玉捕头,给了刑部一个警告,同时释放善意:若是刑部识相释放了杜忠义,不管背地里如何暗流涌动,双方表面上依旧能维持相安无事的状态。

    而玉捕头便成了这次双方默契妥协下唯一的弃子。

    沉浮官场数十年的萧大亨早已过了动不动就义愤填膺的年纪,一个捕头的前途也不在他的考量之内,即便是他曾经亲口夸过“丰神俊朗”的优秀后生。

    六扇门,从不缺少好苗子。

    他所要考虑的,是更加残酷的庙堂斗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弃子。

    最终,萧大亨也是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已经在考虑后续的事情了。

    至于向下属解释什么,从来不是他这位二品刑部尚书的事情。

    老郭等待良久,见萧尚书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一副不欲再多言的架势,也不再问,草草一拱手,退出了书房。

    小六扇门素来在三法司低人一等,这次更是完全被当做了牺牲品。

    他无法改变上层决定的既定事实,但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小六扇门可以低人一等,但不愿随意被拿来当做替罪羊。

    而更令他心寒的是,萧尚书毫不犹豫的就把他小六扇门卖了。

    果然,在朝廷眼中,他们这群身披官衣的江湖人终究只是随手可弃的棋子。

    对此,萧大亨眼皮微微一动,端起热茶来,慢慢刮着沫子。直到老郭走远,才悠悠地念了一句:“江湖之人,可使之,不可任之,此言不假……”

    小六扇门的小院内,玉捕头正与白三娘继续讨论着案情,郭巨侠走到门口,推门的手刚伸出去又犹豫了下,手指曲了曲,推门而入。

    见到郭巨侠回来了,两人也是停止了讨论,白三娘直接问道:“老郭,尚书大人找你何事?”

    郭巨侠瞥了一眼朱景行,嘴唇蠕了蠕,没有说话,径直走向了书案,站在桌旁沉默了一会儿,屋里的气氛一下子尴尬了起来。

    终究,郭巨侠还是平复了心神,将一切告知了二人。他可以在上司面前表示不满,但在小六扇门内,他就是众人的主心骨,容不得他流露出什么过激的情绪。

    “他娘的!这群狗东西!”

    “拼命三娘”的外号果然不是白来的,白三娘的脏口也是张嘴就来,毫不掩饰。但她到底还是女人,心细如丝,旋即就看向了玉捕头,担心他一时想不开。

    郭巨侠也是观察着面前算是他半个得意门生的俊公门。玉捕头平日里看似谦和,但他却知道,这小子的内心是极为桀骜的,又兼年纪尚轻,哪能受得了这般委屈?

    令二人意外的是,朱景行并没有像他们想象中那样愤怒、不甘,反而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甚至还笑了出来。

    “玉小子……”

    白三娘见玉捕头居然发笑,不由的凑近了些,抬手就要去搭他的脉搏,担心这小子是不是迷了心智,毕竟玉捕头也是她素来看好的后辈。

    玉捕头抬手示意他无妨,反而对郭巨侠说道:“这回看似是三法司输了,但若是反过来看,何尝不能理解为他们怕了!”

    郭巨侠与白三娘一拍脑门,此言不差!

    司礼监与高淮看似气势汹汹,却主动地大事化小,只贬斥了一个捕头了事,何尝不是怕三法司继续查下去?

    他们两人之前因为站在各自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一个要顾虑小六扇门的地位,一个则是出于护犊子的心理,都一时被蒙蔽了双眼。

    老郭老脸一红,估计萧大亨那老狐狸早就知道了,才故意装作向对方示弱。

    自己方才闹了那么一出,倒是平白让人看轻了。

    白三娘猛地一拍朱景行的肩膀,笑道:“还的是你小子心眼儿多。”

    玉捕头疼的微吸了口凉气,只能苦笑道:“我就当您是在夸我吧。”

    郭巨侠看着眼前笑呵呵的俊公门,还是担心的问一句:“你真的甘心调去关中任职?”

    玉捕头闻言,放肆的伸了个懒腰,神态中说不出的松弛:“不知为何,听到要被调离京城,心中竟是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大概是我天生不适合京城这烟花繁华之地吧。”

    白三娘听了这话,心里也是微微触动了一下,她又何尝不想远离这是非之地,带着儿子逍遥的过日子呢?

    本自江湖客,宦游常苦心。鹏程八千里,野鹤自归去。

    不知怎的,有那么一刻,玉捕头的脑海里,想起了祝无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