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武林外传之公门传奇 » 第四十三章:天,岂如你意耶?!

第四十三章:天,岂如你意耶?!

    金长老自以为得计,却没想到自己成名的五毒手丝毫未能伤到面前这苦人儿。

    不等他多想,那苦人舞动药帆,欺身攻了上来。

    那一袭白帆上下翩跹,直欲让人眼花缭乱;又来势汹汹,逼得金长老连连后退。

    若是平常时候,那苦人的这一波攻势未必能奏效。

    可那金长老此时心神未定之下,竟是没瞧清楚其中路数,后退的脚步甚至有些凌乱。

    情急之下,不得不使出自己的保命招式。

    老家伙一甩肩上的布袋,瞬间飞出十余只小一号的五毒来。

    这些是他尚未养成的幼虫,比不上先前那几只夺命蝎,却也是他精心饲养许久的宝贝。

    冷不丁的五毒俱出,玉捕头自忖便是他也要招架一番。

    可就是那么一刹,原本循着药帆的杆子凶猛袭出的五毒突然身体一颤,倏的四散逃走,动物的本能让他们察觉到了可怕的危险。

    “混账!你们去哪儿!”

    金长老厉声怒骂,下一秒,到嘴边的话生生的卡住了。

    他催动五毒手去接向前捅来的药帆,却没想到帆布翻涌之后,才是致命的危机。

    “啊!!!”

    定睛看去,一根散发着紫气的手指狠狠地插在了金长老的胸口,鲜红的血液溢出,又肉眼可见的迅速变成深紫色,闪烁着妖艳的光泽。

    玉捕头眼神一凝,失声喊道:“这是、七修指!!!”

    七修指,乃是一门致毒的指法。传闻苗疆当地有一种罕见的异种蛇,名曰七修蛇,奇毒无比,见血封喉。

    而想要休习这门指法,便要用七修蛇的蛇胆做引,以身作药炉,每日品之,再以特制解药压制,故名七修。

    在玉捕头的见识中,这门指法,堪称毒中第一。

    那十几只小五毒便是感受到了这毒中至尊,才慌乱逃窜。

    只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看似平和的医道弟子怎么会去修炼这门毒功!

    不待多想,下一刻,金长老浑身发紫,继而胀红,似是无法承受这般奇毒,浑身经脉炸破,目眦欲裂,当即毙命。

    “老头子!!!”

    银长老一声哀嚎,却不敢靠近分毫,不知是因为金长老死的太过凄惨还是畏惧那七修指的剧毒。

    年过半百的老妪佝偻在凳子上,一手搭着桌子,不住地哭嚎。

    “冤孽啊!冤孽!老头子,你这又是何苦啊~你我平生杀人无数,却没想到要死在亲生儿子手上。”

    玉捕头只觉得自己吃的惊已经够多了,可此刻还是讶然的话都说不出来,指了指苦人儿,又指了指银长老。

    “你、是……”

    苦人儿身子有些松懈,凄惨一笑,仔细瞧去,面上竟是有些释然。

    “没错,他们是我亲生父母。”

    “竟是如此,那……”

    苦人儿似有倾诉之意,随手扔掉了药帆,随地坐了下来。

    玉捕头见银长老没有暴起之意,兀自垂头哭泣,也便放下了戒心。

    随手拎起两小坛子酒,递了一坛给那苦人。

    苦人接过,也不废话,一掌拍开泥封,抬手便灌,任由漏出的酒水打湿了衣襟。

    玉捕头也灌了一口,随即静静等待。

    喝了约莫小半坛子,那苦人忽然一阵猛烈的咳嗽。

    听声音,大有伤及心肺之感。

    “咳、咳!咳咳咳……”

    “兄台,你还好吧?”

    玉捕头连忙搭起苦人的手腕,却被他随意挣开。

    “老兄不必费事,我已是药石无医。”

    “怎会如此?”

    苦人又灌了一口酒,苦笑道:“你既认出我这七修指,当知其毒。所谓天道昭昭,老天又岂能容修习此等毒功之人安然存活于世?”

    玉捕头不禁问道:“你既是医道门人,又怎么会修炼这样的邪功?”

    见玉捕头终有此一问,苦人似乎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拎起酒坛遥敬玉捕头一下,随即将个中苦楚缓缓道来。

    “我本是江西赣州府人,家父是当地有名的杏林圣手。我自幼随我父亲修习医道,志在济世救民。我母亲温良持家,一家三口,日子过得还算富足。可两年前的一日,我父亲出诊回来,神色慌乱,一到家就嘱咐我赶紧离开赣州,不要回去。我心下疑惑,不明所以,可父命难为,不得不离开赣州。出了赣州,我无处可去,年轻气盛之下,仗着一身医术,便去了苗疆,试图挑战那里的巫蛊之术。”

    说了半天,似是回忆往昔,难免伤感,有些口干舌燥,苦人儿又猛灌一口,惹得咳嗽连连。

    “咳、咳……现在想来,真是无知亦无畏。几番比斗,差点死在那里。可也不是毫无收获,我的医术大有长进,更是无意中得到了一门奇门毒功——七修指。”

    “可细看之下,才知道这门毒功的可怕,不仅是施毒于人,更是以自身为药炉,以毒养毒,求成毒尊。”

    “我既是医道弟子,自然不想让这样的毒功流传于世,可又感叹天地造化,不忍这样的绝学随意销毁,便一直带在了身边。”

    “流浪江湖年余,思家之心日切。”

    “可老父告诫在耳,不敢违逆,只能托人捎去家书,稍解相思之情。”

    “我日夜期盼回信,哪知捎信人带回来的确是晴天霹雳。”

    “我父母竟然都死了!死于蛇蝎之口!!!”

    说到这里,苦人的目光不自主的向死去的金长老和银长老望去。

    “我不顾一切,回到赣州,赶去父母坟前,却遇到了他们二人。”

    那银长老似乎感受到了苦人的目光,以袖掩面,不敢对视。

    “他们在我父母坟前烧纸祭拜。”

    “我本以为是父母生前好友,便与之攀谈了两句。”

    “终究是天道昭昭,因果循环。他们身上的那些五毒散发的气息终究是没有逃过我的鼻子。”

    “在我的质问下,他二人竟也没有矢口否认,一口承认了杀了我父母之事!”

    “我爹,一生行医济世,布施赠药;我娘,为人温婉贤惠,辛勤持家。他二老一辈子乐善好施,却惨死于蛇蝎毒口,我要问苍天岂有眼哉!!!”

    言至于此,苦人已然泣不成声。

    “兄台节哀!”

    玉捕头只觉得胸口有些闷,想要说些什么,却只冒出了这么四个字。

    一阵的沉默,那银长老突然抬头,居然顺着他的话说了下去,本来中气十足的语调此时尽显疲惫。

    “可你那时杀不了我们,只能一路尾随。若是寻常人物,按老头子的脾性,早就打杀了事。可你,却追踪了我们八百余里,一直到此。”

    玉捕头闻言,看向了苦人,只见他涕泗横流,却也继续说了下去。

    “不错,你二人凶名赫赫,乃是五毒教的客卿长老,哪有人能一路追踪你们八百里之远?”

    “这般奇哉怪也,我又不是傻子,心下岂能不疑?终有一日,我忍不住有此一问,却得知了一个我根本不想知道的残酷事实。”

    “他们,金银二老,竟然是我的生生父母。”

    言毕,又是一番泪流。

    银长老的嗓音已然沙哑,整个身子半倚在桌边,接过话头道:“不错,我夫妻二人年轻时,杀人作孽,树敌无数,偏偏我那时又身怀六甲,之后诞下一子。”

    “所谓江湖杀手,杀人、杀亲、杀己!”

    “我二人混迹江湖多年,六亲断绝,连父母姓名都早已忘记,又岂敢奢望养儿育子?”

    “无奈之下,只能将幼子找了户好人家寄养,从此断了念想。”

    “可天意弄人,我二人与五毒教有了些分歧,本想一拍两散,却被告知他们已经寻到了我们遗弃的幼子,并引以为质。”

    “老头子假作顺从,让我暗中带话给你养父,要你远走天涯,不要再回去。”

    “可偏偏老头子被五毒教的手段吓怕了,总是放心不下。为保证你的绝对安全,我俩狠下决心,杀了你养父养母,断了这世上仅有知道你行踪之人。”

    “啊!!!”

    银长老说到这里,苦人心中苦闷积蓄到了极点,大声宣泄着。

    “父母因我而死,终究是我的罪孽。我立下誓言:此仇不报,枉为人哉!”

    “可凶手竟是我的血亲父母!”

    “为了杀了他们,我不得不去修习七修指这样的毒功,却弄得我如今毒深入骨,半医半毒,不人不鬼!”

    “老天!何以如此戏弄于我!!!”

    “父母之仇不报,岂为人哉!”

    “然弑父杀母,禽兽亦不忍为之!”

    “天意弄我!天意弄我!”

    “煌煌天地,岂容我耶?!”

    高呼了几声,气血上涌,这苦人竟是猛喷了一大口鲜血,咳喘连连。

    玉捕头沉默了,不由感叹天意弄人:身为医家弟子,却不得不为了报仇去练邪门毒功;本已家破人亡,却又不得不去杀父弑母,天下竟有这样的惨剧!

    逼他的不是别人,也不是自己,而是这不公的命运!

    老天似乎把所有的苦难都加给了这苦人,不给他一丝的活路。

    无论他选择哪一条路,终究还是要走上死路。

    天意如刀,何其残酷!

    银长老也是涕泪连连,那双不和谐的素手不断在满是沟壑的老脸上抹着眼泪。

    “终究是要有个了断!”

    苦人似乎哭够了,缓缓地抬起头来,再次拿起药帆,站起身来,面色竟是趋于平和,眼中或是决然、或是解脱。

    银长老感受到了他的目光,佝偻的身子缓缓坐直,看向面前的儿子,眼中满是怜爱、不舍……

    “我的儿,你这辈子已经够苦了。为娘生了你却没有养过你,今日便为你做最后一件事吧。”

    言毕,不及二人反应,银长老抬起右手,化掌为刀,狠狠地戳向了自己的心脏,在最后的一丝留恋中死去。

    她不愿自己的儿子杀了父亲,又要亲手来杀自己这个母亲。不如自我了断,哪怕只为儿子减轻一半的罪孽。

    苦人怔住了,呆立良久,忽的身子一软,瘫倒在地,随即状若疯癫般大笑。

    “哈哈哈哈……”

    “兄台!”

    玉捕头连忙扶起苦人,搭住脉搏,又无奈的放下。

    苦人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可此时的他已经呕血不止,生机近乎灭绝。

    “这辈子,我唯一高兴的事情,便是遇到你这位朋友。我与你虽是初见,却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所谓正道不孤,天意弄我,只能寄希望于兄台:莫要让这世间正气断绝!”

    苦人握住玉捕头的手,不住地倾诉,言辞不断,可语气难免虚弱,已是回光返照之时。

    玉捕头:“得遇贤兄,亦我之幸!敢不从兄台之命!”

    苦人欣慰一笑,旋即看向金银二老,又把目光挪开。

    玉捕头会意,说道:“兄台,可要将你们合……”

    苦人摇了摇头,说道:“若是贤兄有心,烦劳将我葬回赣州老家,父母墓旁。活着被老天如此愚弄,难道死了还要见到他们吗?”

    即便金长老拳拳爱子之心,银长老舔犊自尽,可他终究还是没有原谅金银二老。

    玉捕头闻言,竟是也忍不住的落泪。

    “谨遵兄意。”

    苦人微微一笑,面上的凄苦之色早已不见踪影,只有解脱之意。

    “多谢!恨不能早些相识,多与你饮上几杯……咳咳!”

    玉捕头早已泣不成声:“兄不要再说了……”

    苦人哪里肯,似乎要将未曾倾诉的话一股脑说出来。

    “说来可笑,我与你尚未通过姓名,总是兄台、兄台的叫着。”

    玉捕头抹去眼泪,正色沉声道:“在下朱景行,今年二十四,扬州府人。”

    苦人笑道:“如此我虚长贤弟一岁,愚兄练子宁,虚活二十五。得遇贤弟,三生有幸!”

    “弟亦是此心!”

    练子宁闻言,嘴角流露出一丝笑意,便不再言语,而是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窗外望去。

    “天,岂随你意耶?!”

    言罢,气绝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