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一章 为思身世怯登楼(改一)

第一章 为思身世怯登楼(改一)

    汉建兴十一年冬(西元233年),十二月。

    丞相诸葛亮以木牛流马运米粮至斜谷口,以备攻魏。

    皇长子刘璿游猎于野,因马失前蹄,跌落于地,昏迷旬日不醒。朝野纷议,云此非吉兆,恐不利于兵事。随后有议郎、侍中等上书请罢北伐事。诸葛亮不听。

    建兴十二年(西元234年),岁在甲寅,春正月初四夜,21世纪的五好青年、伟大事业的后备接班人、某市图书馆馆员刘璿,一梦千年,魂穿后三国时代。成为汉昭烈皇帝刘备的长孙、汉后主刘禅的长子刘璿。

    正月初五,清晨,梳洗已毕,已经接受事实的刘璿看着自己现在这具身体的小胳膊小腿,还是有些欲哭无泪。自己父母双全,家庭和睦,工作稳定,压根就不需要这个逆天改命的机会啊,何苦来哉?

    作为一个三国迷,刘璿很清楚,季汉是个短命王朝。再过个几十年,魏国就会分兵伐蜀,姜维等人率军正欲死战,奈何后主开城献降,于是蜀汉宣告灭亡。便宜爷爷昭烈皇帝刘玄德英雄一世,可惜后人太不争气,辛苦一辈子打下的基业一朝丧尽,而再兴炎汉的梦想,也就此彻底成空。大汉王朝就这样覆灭了。幸运的是,四百年大汉王朝的精气神,仍然贯穿了历史的长河,一代代的传承了下去。

    皇长子突然苏醒,殿中的一干奴婢们喜不自胜,忙忙的到处报信。不一会,太医脚步匆匆的来了。再过一会,皇后的凤驾也来了。

    皇帝刘禅没来,不知道在忙啥,刘璿也不敢问。几个年幼的弟弟也没来,皇后说太医不让他们来。刘璿表示理解,在这个幼儿夭折率超过一半的年代,自己在很多人眼里还是个“病人”,太医自然要防着自己把病气过给其他皇子。

    皇后张氏,乃汉西乡侯、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张飞之长女。章武元年为太子妃,建兴元年被册立为皇后。她自己无所出,陪她一起入宫的王姓小侍女却生下了皇长子刘璿。张皇后视刘璿如己出,向来疼爱得很。此番听闻刘璿醒来,便匆匆忙忙赶了过来。

    “谢天谢地,我儿总算醒来了。”张皇后紧紧抓着刘璿的小手,蛾眉轻蹙,凤目里泛着泪花。

    张皇后是真的担心刘璿。刘璿虽是她侍女所出,她却把刘璿当做嫡子从小养到大,感情深厚。而且刘璿未来必然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她自己没有孩子,将来刘璿就是她在深宫中的唯一依靠。

    虽然她贵为皇后,名义上其他嫔妃所生的子女都得认她为嫡母,但又怎么比得过她一手带大的刘璿呢?

    曹昂死了,作为养母的丁夫人为什么和曹操直接翻脸了?还不是因为丁夫人心痛爱子的同时,也觉得自己下半辈子的依靠没有了,这才心如死灰的。

    以孝治天下的汉朝,唯有母子间的关系才最牢固。这次刘璿坠马昏迷,最担心、最紧张的其实就是张皇后。

    刘璿很清晰的感觉到了张皇后的舐犊之情,心中一阵温暖翻腾,被人关心的感觉真好啊。被放养了好多年,终于又能感受到母爱了。

    他看了一眼张皇后,又忙垂下眼睑,不敢与张皇后对视,生怕她看出什么破绽来:“孩儿不孝,惹父皇、母后担忧了。”

    张皇后拉着刘璿絮絮叨叨的讲了一大通,又吩咐了太医好几遍,见刘璿神色恹恹,生怕他劳神受累,便命刘璿好生休养,言罢便自归寝宫去了。

    张皇后一走,随后刘璿也把太医都轰了出去。然后就吩咐左右近侍去拿最近的文书诏令来给自己看。

    由于《三国演义》这部名著和后来影视剧的原因,后世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谈及三国,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来。刘璿是个历史迷,后来又考进了图书馆,有事没事就抱着书啃,是以对三国这段历史的了解水平,远在普通人甚至是一些所谓的砖家键仙之上。当然,也仅仅只是如此了。

    刘璿已经再三确定过,自己没有系统傍身,脑袋里也没有什么资料库,还是原来那个连大学同学的名字都想不齐全的普通人。三国历史事件和人物,他心里大概有个数,但要说现在能够全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了如指掌,那简直是痴心妄想。

    那就好好的翻翻文书档案吧,看看现在的炎汉,到底是个什么鬼情况。这也是融入这个时代,最好的办法了。

    大略的翻了一下,刘璿把目光主要放在了去年,也就是建兴十一年。

    汉建兴十一年,东吴孙权遣使封辽东公孙渊为燕王,加九锡。公孙渊笑眯眯的把孙权送来的金银珠宝都收下之后,便翻脸不认人,把东吴的使者太常张弥、将军贺达等人全部给砍了,首级则拿去献给了魏国。魏帝曹叡闻之大喜,遂遣使拜公孙渊为大司马、封乐浪公。

    看到这里,刘璿不禁乐了,嘴里啧啧有声:“不愧是割据一方的老狐狸,这左右逢源的本事真是了得,这下公孙渊还不吃得满嘴流油?”

    不过印象中公孙渊后来的结局似乎并不好,玩墙头草玩脱了。刘璿继续往下看,嗯,孙权派到辽东去的那些人,还是有逃了出来的。小吏秦旦就跑到高句丽去了,还被高句丽王给救了。高句丽王把秦旦等人送还给了东吴,并遣使向孙权称臣。

    嘿,这高句丽王也是个不怕死的。胆挺大。也不知道该说他傻大胆还是脑袋缺根筋了,要抱大腿也不知道选根粗的抱。旁边那么大的魏国看不见么?远交近攻那是大国强国才能玩的呀,我的哥!怪不得后来被曹魏一顿乱打,丸都城被毁,高句丽人抱头鼠窜到沃沮去了。

    鲜卑好汉轲比能引诱仇人步度根一起联手攻魏,也不知道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说了怎样的鬼话,骗得步度根和轲比能一起肩并着肩杀向边关。魏并州边将苏尚、董弼等战死。魏帝闻讯大怒,遂遣秦朗领军击之。

    秦朗的亲娘,就是传说中肤白貌美的杜夫人。据说当时关羽对杜夫人念念不忘,跟曹操说了好几遍说我帮你打仗别的都不要,到时一定要把这杜夫人赐给我。曹老板先是满口答应,后来一见杜夫人,立马就反悔,自己收入房中一起玩耍去了。再后来杜夫人还给曹操生了二子一女。秦朗打小就在曹操身边长大。也就是说,曹操是秦朗的便宜后爸。

    唉,也不知道自己的关二爷爷,当年执意要离开曹老板,里面是不是也有杜夫人的一部分原因呢?刘璿心里暗戳戳的胡思乱想。

    可能是打小耳濡目染的原因,秦朗还是很有能力的。秦朗带着兵马到了并州,打得轲比能与步度根抱头鼠窜,望风而逃。兵败之后,轲比能与步度根也翻脸了,轲比能一怒之下,索性先下手为强,果断背刺干死了步度根,然后兼并其众,率部退回漠北继续放羊去了。

    东吴因公孙渊之事而恼羞成怒,收了我的彩礼,还和别人眉来眼去,高句丽你这个贱人!于是东吴出兵攻打魏国六安、新城,结果无功而返。

    唉,不对,难道东吴不应该派兵攻打公孙渊么?怎么打起魏国来了。这可真够乱的。

    嗯,自己季汉这边,南中夷帅刘胄反,庲降都督张翼奉调回成都,马忠代张翼为庲降都督,大破夷兵,斩刘胄等,南中遂宁。

    看到熟悉的名字了,刘璿拿笔把张翼和马忠的名字先记下来。这两个人,算是益州派系里有数的几个人才之一。他以后都是要用的。

    丞相运粮至斜谷口,以备攻魏。看到这一条,刘璿目光一凝,马上就站了起来。以备攻魏,这是丞相诸葛亮第几次北伐了?

    刘璿隐隐约约的记得,之前好像有过几次出兵了。那这一次是几出祁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