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四十九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二)

第四十九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二)

    魏主曹叡认为,合肥、襄阳和祁山是曹魏边疆的三个重要军事要地,不容有失。若是主动放弃了合肥,到时再想要拿回来,就不知道有多艰难了。所以要求守军不计死伤依城固守,他将亲率大军南征。

    曹叡觉得,有司马懿在西边堵住诸葛亮,不要让他跑出祁山来就行了。眼下最大的威胁,还是东吴的孙权。毕竟东吴地广人多,鱼米之乡,富贵之地,钱粮兵甲人马,都不是区区益州可以相比拟的。

    满宠得信大喜,遂率众先行往救合肥守将张颖,以为曹叡前驱。但田豫知道满宠的计划之后,却有不同意见:“贼悉众大举,非徒投射小利,欲质合肥以致大军耳。宜听使攻城,挫其锐气,不当与争锋也。城不可拔,众必罢怠;罢怠然后击之,可大克也。若贼见计,必不攻城,势将自走。若便进兵,适入其计。又大军相向,当使难知,不当使自画也。”

    田豫以为合肥张颖那边自守有余,不足为虑,若满宠率军去救,搞不好孙权就会围点打援先把满宠这一部人马给吞了。吴兵要打就让他们打,反正我们援军先不出动。我们要是一动,就是中孙权的计了。我们先不动,让孙权搞不清楚我们出兵的方向和时间,让吴兵在合肥城下消磨锐气并心怀焦虑。到了那时,才是我们魏军上场的时候。

    田豫,当初追随刘备,被刘备赏识不已的少年,如今也已经成长为曹魏的一方重臣了。也不知道他在某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怀念过往事,有没有想起过刘备。

    不提吴、魏合肥争锋。却说汉营这边,陈到既至,便是兵发之时。这日,诸葛亮召集众将,开始布置命令。

    “高翔!”

    “末将在!”

    “令你率本部兵马往攻阳遂,途中偃旗息鼓,莫要让敌军发觉了。”

    “末将遵令!”

    “魏延!”

    “末将在!”

    “令你率本部兵马往攻北原,见机行事。”

    “末将遵令!”

    “吴懿、吴班!”

    “末将在!”

    “汝二人率本部兵马往攻西围,多立旗帜,鼓噪而行!”

    “末将遵令!”

    “陈到!”

    “末将在!”

    “尔率本部,于北原、阳遂道间寻一处设伏,待高翔攻城,若敌有援军来,破之,勿使其近阳遂一步。”

    “末将遵令!”

    “其余诸将,与吾一道守住魏军大营,若司马懿出营相援,随吾往击之!”

    既然三路都是主攻,诸葛亮在调兵遣将上就尽量制造一种错觉出来,他要让魏军觉得汉军兵少,只能偷取一城。吴氏兄弟多立旗号,鼓噪而往西围,若郭淮探得消息,他必定会以为自己真正的目标是北原或者是阳遂。

    只要郭淮做出了这样的判断,那么西围落入汉军的手中,也就是迟早的事情了。至于能不能再把阳遂和北原夺到手里来,那就得看运气了。

    吩咐完了之后,诸葛亮又计上心来,唤来王平道:“你率本部,往渡口林中设伏,去了之后展露旗帜,要不小心让魏军看到。”

    王平不善言辞,心想又要设伏,又要让敌人看到,这岂不是多此一举,究竟是个啥意思啊?可又不好多问,只是抱拳接令而去。

    诸将走后,刘璿一头雾水的问诸葛亮:“丞相,王将军设伏,为何还要让魏军发现,如此一来,司马懿还会出兵相救么?”

    诸葛亮抚须而笑:“我先设伏,又故意展露旗帜,便是要告诉司马懿,我在此处有伏兵,你信还是不信?你觉得司马懿知道了,他会如何想?”

    见刘璿一脸沉思,眉头紧皱,诸葛亮便道:“司马懿见了伏兵,必然以为我是在诈他,其实是无有伏兵。但司马懿肯定也知道,我知道他会如此想。至于他最后会怎么想,就看他怎么想我了。”

    刘璿听了一脸懵懂,丞相你在说啥?

    好半天,刘璿才反应过来,自己好像是在第一层,司马懿大概在第三层,丞相似乎在第五层?

    汉军这边一出动,魏军斥候们就纷纷把汉军的动静给汇报了上去。郭淮听得汉军几路兵马齐出,其余几路兵马都低调得很,独往西围一路兵马,大张旗帜,鼓号齐鸣,生怕自己这边不知道似的,不禁笑道:“此乃声东击西之计耳,诸葛亮必取阳遂矣。”

    旁边有人就道:“诸葛亮狡诈之徒,若其反其道而行之,实取西围,佯攻阳遂,为之奈何?”

    郭淮两次料中诸葛亮之先,此时信心十足,想了一想,便意气风发的道:“诸葛亮每日搦战,恨不能与大将军决一死战,可见军中粮草之不足,既然如此,又岂会攻取西围?若彼攻西围,吾与大将军出兵往攻其后,其必无攻而返,除了浪费粮草,又有何意义?而若偷袭阳遂得手,则可与孟琰合击大将军营地,如此方为上策也。”

    郭淮话音方落,又有斥候快马来报,说是探得一支敌军,正偃旗息鼓,潜往阳遂。听罢,郭淮抚掌而笑,众将皆为之拜服。郭淮刚欲使偏将引兵往救阳遂,未几,又得斥候来报,说是魏延引兵来攻北原。

    郭淮对左右诸将道:“此乃不欲我往救阳遂也。”遂令阳遂援兵立即出发,又让人把情报送到司马懿那里去。这才邀众将一道登城,以观魏延军势。

    等上了城楼,看见汉军如潮而来,郭淮心中不禁就是一沉,暗道莫不是是中了诸葛亮之计了,敌军阳遂、西围两路都是假,来取我北原才是真?

    魏延引军到了北原,也不多话,稍作休整,便往攻北原城外,郭淮之别营。郭淮见魏延来势汹汹,想起昔日屡败于魏延之手,不禁心中一紧,下意识里就不愿与之接战,于是便传令城外别营不得出战,固守待援便可。

    郭淮对诸将道:“大将军若得信报,必来援我。我有坚城为依,固守可也。魏延无能为也。”

    众将纷纷称是。郭淮总觉得哪里不对,心头细细思索却又无所得,只得站在墙头,仔细观察起敌军的人数来。

    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季汉能出多少兵马,郭淮心里那是一清二楚。等大致估计出魏延所率兵马的数字后,郭淮心中便想道,难道真要夺我北原?嗯,先守上一守再说,果真不行,再请援不迟。到时还得派人送信去大将军那里,可莫要又中诸葛亮那围点打援之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