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炎汉再兴 » 第五十九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十二)

第五十九章 百战沙场碎铁衣(十二)

    待搞清楚诸葛亮是秘密从永安把陈到这一支精锐给调了过来,然后作为奇兵使用,彻底打乱了自己的部署,从而轻取阳遂之后。司马懿不禁又惊又怒。

    这下全玩完了。司马懿忙忙跑到地图跟前,仔细一看,脸色又为之一变:“糟糕,诸葛亮若取了三城,必趁势夺我陈仓,嗯,兵发郿县也有可能。不行,不能留在这里了。”

    如果说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是连接曹魏中原地区与陇右五郡及凉州的唯一通道的话,那么陇右五郡就是连接关中与凉州、关中通往凉州的战略通道。谁控制了陇右,谁就控制了凉州。陇右这里汉人与羌胡杂居,民不畏死,是此时最好的兵源地之一,同时陇右还是著名的产马地,曹魏四分之一的战马就产自这里。

    陇右因为地形复杂,总共也就那么几个战略要点。陈仓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以渭北三城和陈仓为界,一路往东,就是一望无际的关中大平原。一路往西,则是陡峭连绵的陇山。

    要是让诸葛亮夺了渭北三城,再往西攻占陈仓。这陇右五郡,大概率是与曹魏无缘了。

    就算曹魏能够调集重兵来与诸葛亮争夺陇右,可是东吴那边会坐视不管吗?孙权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啊。

    而若没了陇右,凉州怎么办?

    这下,司马懿就头痛了。他想得很长远。该想的不该想的都想了。但以目前情况来看,他也只能先行撤退,去夺回阳遂,最不济也要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北原和西围。

    司马懿连忙给在长安城中坐镇的秦朗写了一封信,让他派遣援军过来。司马懿自己则留了一部人马在这里监视诸葛亮,然后拔众而走,往阳遂去了。

    司马懿心想,阳遂刚刚打完仗,听汇报说城中火光冲天,只怕汉军也是惨胜。既然如此,阳遂城只怕也是各种物资不充足,正是重新夺回来的好时机。莫如趁此良机,先以精锐之师夺回阳遂,再往北原去不迟。

    司马懿能想到的,高翔和陈到也想到了。

    高翔和陈到就觉得,若是司马懿知道阳遂失陷,一定会调转头来,重新攻打阳遂。而丞相诸葛亮那边,只怕也会被魏军别部所拖住,救援不得。那既然如此,就赶紧通知魏延好了。反正阳遂已经打完了,魏延在北原那里也没啥作用了。

    魏延接到战报的同时,郭淮也得到了消息。得知阳遂已失,郭淮不由心口一痛,大叫一声,往后便倒。左右忙抢前一步,扶住郭淮。也不知道郭淮是因为判断失误而羞恼,还是真的心痛阳遂之失。

    郭淮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头晕脑胀,心跳剧烈。舒缓一阵之后,郭淮忙吩咐道:“快请费将军来。”

    费曜到后,郭淮道:“阳遂已失,渭北危矣。我等当如何是好?”

    费曜心中已然平复下来,乃道:“当死守北原,以待大将军消息。”

    阳遂城破是因为援军败亡,守军士气不振,这才被汉军抓住机会一鼓作气破了城,但魏延想要夺北原,却是休想。

    在搞清楚了阳遂失陷的真实情况之后,郭淮又怕司马懿没能收到情报,于是又派了人去司马懿那里送信。并且告诉司马懿,自己等人在北原坚守,渭北一定不能落入诸葛亮之手。

    魏延得报之后,喜悦之余,却也觉得头功被陈到与高翔二人得了,心下颇不畅快,于是便又试探性的发动了一次攻城战。他也没多想,吓唬吓唬守城的魏军好了。退兵之后,副将对魏延道:“将军,敌阳遂已失,西围与北原又被围,其粮道已断,莫如且围之,时日一久,其军必自溃。”

    魏延从其言,转念又想,魏军粮道断了,可己军运粮也实在是艰难呐。于是便着副将引军扫荡附近诸村邑,反正就是不要让一粒粮食让魏军给征用了。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嘛。

    司马懿引军往阳遂的时候,也着人不断留意陈到的动静。诸葛亮使了瞒天过海之计,取了白毦兵来,由不得司马懿不防备一二。

    汉末以来,四海烽烟,天下大乱。涌现了无数的名将和精锐部队。先期有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高顺的陷阵营。后来又有曹操的虎豹骑和马超的西凉铁骑。

    到了此时,天下最为精锐的,也就只剩下老曹家的虎豹骑、东吴的解烦军和季汉的白毦兵了。

    白毦兵的底子是刘备在徐州时招募的丹阳精兵。平时保护刘备,战时则作为最后一支机动力量。白毦当年曾于长坂抵御曹操的虎豹骑,亦曾于夷陵阻挡东吴的解烦军。可见其悍勇。

    在雍凉,虎豹骑原本也是有的。但是虎豹骑是曹魏精锐,这支部队的主将,只能姓曹。前后三任主将,分别是曹纯、曹休、曹真。曹真死后,司马懿继任大将军,来长安坐镇,都督雍凉诸军事。洛阳那边就把虎豹骑给调了回去镇守京畿。战区司令已经不姓曹了,这种顶尖力量还是捏在老曹家的手里比较好。

    先有王平的无当军,后有陈到的白毦兵,司马懿吃个闷亏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想到这一招的,也不知道诸葛亮是怎么让陈到率部悄无声息的潜至前线的。按照常理,陈到应该会在永安看住益州的东大门。但司马懿已经不想知道了。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盯死诸葛亮的一举一动。

    司马懿忽然就有些为戴陵担忧起来。自己带着兵马来渭北,留守的戴陵,会不会是诸葛亮的对手?如果只是两军对峙,那还无妨。但诸葛亮总是能够从细微处找到己军的薄弱环节来。

    不行,要尽快夺回阳遂了,继续再拖下去,说不定又有什么新的变化。若是诸葛亮和阳遂敌军一南一北联手封锁河道和陆路,到时自己还能从容而退。北原那边的郭淮能不能顺利退回长安,可就不好说了。

    司马懿疾行军往阳遂的时候,诸葛亮和高翔的信也到了魏延手里:“司马懿知阳遂失陷,必引军至渭北。可协守阳遂。若事不可为,弃阳遂,与高翔回渭南,与我合击马冢。”

    高翔的信则如此说:“吾料敌必来,阳遂残破,兄速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