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平凡之光 » 第二十五章:大恩大德

第二十五章:大恩大德

    老赵正在照顾老娘,忽然传来“嘟嘟嘟”的门铃声。原来是街道干部来了,让老赵去开会。老赵妻子照顾家,老赵去开会了。

    一进会议室,那里有十几个人到了,叽叽喳喳的聊天等开会的时间。

    在会议室的桌子上放着几面锦旗。老赵想看锦旗上面的字,打问发生了什么事,开什么会。

    一位半熟的街坊四邻,告诉他,这锦旗是开会的人送来的,说是感谢街道办事处的,感谢他们养老的事情办得好。还告诉老赵今天开的是关于养老工作的座谈会。听说有人大代表参加。记者也来了,还要报道呢。

    座谈会开始了。王主任主持会议,她说明了开会的目的,首先,介绍社区养老工作的情况,然会,听听大家的意见建议,回答人大代表提问,接待记者采访。

    坐在王主任旁边的一位中年女性发言,王主任介绍说,她就是负责街道养老工作的李大姐,大家礼貌性的鼓掌。

    李大姐谦和有礼貌,拿着一个牛皮本,翻看,缓慢的说起来。

    “我们在社区党委领导下,一直牵挂社区养老工作,经过多年摸索实干,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在我们社区养老中心全体同事的共同努力下,对社区六十岁以上年龄的老人进行统计,形成了三级养老模式,就是老年活动中心,托老所(养老院),家庭养老模式。”

    李大姐看大家注意听,顿一顿,接着说:“我们社区共有459名老年人,目前,235名身体健康的退休人员参加了老年活动中心,以活动站为中心,举办了适宜老年活动的健身,阅读,文化,艺术,娱乐等活动,实现了老有所乐。193名身体不好,无依无靠,还有活动能力的老年人员参加了托老所,就是养老院,集中进行了托管。在托老所里,主要照顾老人的一日三餐和起居生活,实现规范化管理。组织一些力所能及的老人活动,健身,读书,看报,娱乐等活动。有的白天来,晚上回。有的临时来,随时回。常住人员112人。我们要求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动态,掌握一手情况,每天签到统计,特别注意临时性托管人员的情况,了如指掌。这是老有所管。其余31人就是常年卧床不起,身边不能离人的年龄大的,一般在80岁以上和常年患病人员的管理,就是家庭式养老,由养老中心负责每天看护,由养老中心和家庭共同担当他们的生活护理。这是老病关怀。”

    在李大姐喝水的空挡,参加会的人们热情鼓起掌来。他们的目光都盯在李大姐脸上,流漏出敬佩和羡慕之情,让她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这感觉就像她去看望老人时,他们给予她的那种感觉一样温暖和幸福。

    李大姐接着说:“不是我谦虚,这掌声应该是給社区党委的。王主任为搞好社区养老鞠躬尽瘁啊。”她用敬佩的目光望着王主任。“这掌声应该是給为社区养老做事的老年活动站,托老所,家庭养老院的领导和同事们的。他们做了开拓性和创新性的工作,令人敬佩啊。至于中心只是做了些调研,创办,管理工作,大量的具体的辛苦的工作,都是具体岗位工作人员做的。资金的筹集是政府和家庭共同承担的,当然,有许多捐款捐物的好人帮助我们。我们自己为了搞好养老,和一些企业研发,开发了一些项目,研发了老人养老床,大小便用品,喂饭喂药用品,挣了些钱,进行有计划的贴补。还和社会与养老有关单位联系,成了综合性一条龙服务医疗性群网。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养老没钱不行,但不能赚昧心钱。我们只有一个目标,始终围绕这个目的,就是让老年人晚年生活快乐幸福。我们共同努力基本实现了这个心愿。当然,还要改进和发展,把养老这个关系每个人,每个家庭,全社会的工作做实做活做细做好。在这里我要代表中心感谢大家,不会忘记大家的信任,不会忘记社会的援助,不会忘记我们的诺言——谁都有老的时候,让老年人老有所乐,老有所管,健康长寿,安度晚年。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火热爱心!”

    “哗!”会场又是一片沸腾的掌声。

    “我发言。”一位男同志站起来,手里托着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家庭养老,为民分忧”。他平静一下心情说:“我父亲九十岁了,前年应为年事高风湿病终于卧床不起,我们哥几个轮流照顾。耽误了工作不说,受累不说,心情还不好。后来,报名参加家庭式养老,中心来人帮助,我们不仅减少了劳累。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找医生登门看病,派车派人到医院看病,贴膏药,喂药,一日三餐,营养搭配,生活起居,科学有序。现在老爷子风湿病减轻,已经不卧床了,能下地活动了,还能下楼坐轮椅推着转弯了。老爷子说,临老还赶上了好社会好时代好心人。谢谢太平盛世,谢谢他们吧。我们全家送锦旗表达感谢!”他深深的給社区王主任和李大姐鞠了一躬,眼里充满了泪花。

    “我说。”一位中年女同志托着一面锦旗,上面绣着“养老事业,功德无量。”她说,她们是社区的一家饭店,承担了养老中心老人的一日三餐,不光繁荣了饭店,还让她们的餐厅多招了二十多人就业,发展到两家连锁店,创收翻了一倍多呢。她们不光送锦旗,还向养老中心第三次捐款10万元。大家激动的鼓掌!

    “我说。”一位华侨模样的中年男子,向王主任和李大姐送锦旗,上边绣着“临终关怀,高尚品德。”他給大家讲述了,无依无靠的舅舅,不久前去世的事情。中心不仅给予老人临终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老人安详离世后,还千方百计找到居侨海外的远方外甥,处理舅舅的后事。他手里拿着两样东西,一是舅舅的房本,一是舅舅的存折,非要捐给社区中心不可。他说,这是舅舅的遗愿,必须收下,为老年人做些事情用得着。

    “我说。”“我说。”大家都拿着锦旗,有千言万语一肚子话说啊。由于时间的关系发言暂告一个段落。

    王主任介绍一位六十多岁的人給大家,他是市人大代表,说他有“一份关于养老提案給大家讲,想征求意见建议。”老人家已泣不成声。说,不要征求了。他要以人民代表的名义,报告这里养老的事情,尽快在全社会推广。

    王主任介绍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同志给大家,她是一家报社的记者。问她有什么采访材料需要补充。女同志说不出话来,眼里闪着泪花。最后说,不用了,报道题目都拟好了——“家庭养老,势在必行”,回去赶稿子,明天见报。

    老赵激动万分,掏出一个红纸包,替老娘交了一千元特殊党费。并致谢社区中心。他说,人心换人心。端午节社区党委送的粽子,老娘留一个没有吃,闻着香甜。

    此时,会议室墙上挂着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条幅分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