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心魔传说 » 辽州告捷

辽州告捷

    清晨,凤凰大道两边渐渐支起了摊子,街道上的行人开始多了起来,商户老板也开始打开了大门做起买卖。

    突然,一骑快马如同利剑一般划过街道,过往人群皆是回避,似划破水面般掀起一道涟漪。

    街道上的行商走贩虽然皆是避开了,虽然明知早晨多有忌口,但还是忍不住骂出声来,直到那骑快马冲入皇城,不久禁宫传出的鼓鸣响彻帝都后,那咒骂声才停歇下去,转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今日圣上与大臣们与议政厅如往常一般议论国事,这时一声急促的报声由远至近传来。圣上闻听来报心想必是军报,便速传斥候进殿诉说军情。斥候嗓子沙哑,每个字都发出如刀刮钢板的嘶鸣声,但这刺耳的难闻的声音串联出的内容全让圣上与满朝文武共出笑声。

    “辽州安山城一役,太子以雷霆之势率王师大破蒙军,并在城破时果断率军追击于关外峡谷歼灭敌军,此役共歼敌十二万,步兵九万,骑兵三万,俘四万。缴获马匹不计其数,如今太子于石安城外驻扎,与百姓面前将那蒙军领将拓跋雄斩首示众,以平民愤。“

    圣上闻听笑声不止,此战不仅平了辽州之乱,更是打出天朝上国的大气来。文武百官俱是歌功颂德圣上英明神武,太子身具霸气,威武不凡。

    国家打了胜仗,必然要广而告之了,不出一个时辰,一道道声音便从皇宫中传出,禁军更是敲响了凯旋鼓!短短一天时间,帝都上下便都是知晓了此事。

    墨承当然也知道了此事,甚至比圣上还要早一天知道。墨承关注的并不是此战的结果,坐拥如此辽阔的国土与那些蛮子要还打输了,那才笑掉大牙呢。

    墨承关注的是此行的计划,看到从王野发来的密信中,计划十分顺利的字样,墨承的心才沉了下来。如若不能将三道防线中最后一道掌控,那后续计划不过是笑话罢了。不然选那郭茂为何?

    与辽州事了,各路援军在辽、齐两州交界处便各自分开了,向各自所属返回。

    太子领着三关的将士们向帝都赶去,军阵中郭茂看着前面不远处的王野,满眼通红,俱是仇恨。

    自己带来的三万兄弟死在了辽州战场上,死在了王野手上!犹记得按计划,自己一行勾引蒙军骑兵阻拦以混淆视听,此计却是让自己所部损失惨重。

    但是与大局有利,按计划自己本应退至幽州休整,但谁曾想到没死到对敌蒙军的战场上,却死在自己人手中。

    原来那日退至一半,突然一股三万人左右的兵马拦住去路,虽是北邙帝国兵甲服饰,但郭茂还是派人上前打探。来人领头说是拓跋雄队伍以进入谷内,王野怕你们被恼羞成怒的蒙军骑兵所牵连,在此接应。

    郭茂还是警觉的多问了几句,”那为何在帐前不与自己说过此事“那人又答”因王野与将军虽然只是行军几日,但却相谈甚欢,对将军品性也有所了解。若是告知将军您有军部接应,那将军定是无后顾之忧,与那蒙兵决一死战。王野知晓将军心系百姓,怕没人守护幽州关口,被那蒙兵骑士恼羞成怒下,烧杀抢掠一番在离去。是以让将军有所顾虑,才能按计划撤离。

    来人说的有理有据,郭茂一时间无法反驳。随后一想这些日子里自己与王野的相识点滴,确实是个足智多谋之辈,顿时心中感动莫名。如此便行了来人的所说。不过还是稍稍留了点心眼,第一日还有所警戒,直到第二日郭茂看对方连在夜间也未有所行动,便彻底接纳了对方。

    行了两日快进那幽州城了,郭茂与其部下俱是放下警戒,谁知就是此时。突然墨家族兵便将刀子捅进昨日还聊天打屁的”好友“身体内,此番情景频繁出现在两军之中,当郭茂反应过来时,眼中只有那化不开的鲜血与自己所部将士们那眼中的不甘!

    自己的兄弟尽数被屠,却独留自己!

    郭茂几次寻死都被墨家军将士们拦下,直到其中一小将告知郭茂,若是不想管自己妻儿的死活,自便就是了。他们在不会阻碍与他。郭茂闻言果然不敢再行妄动。直到那一行人恭身迎来的那个人到来,王野!

    王野告知了郭茂一切,他要求郭茂将墨家四万军士作为自己的部下带回第三关,并在入关后提拔墨家将士,不然其妻儿难保。

    郭茂已经失去了兄弟,不能在失去妻儿了。他只能答应此事,王野答应他。入关后他的条件完成后,会安排妻儿与他相见一面。当然,是在墨家军陪同下。

    郭茂耿耿于怀,恨透了王野。王野也知晓郭茂恨自己,但那有怎样。自己与郭茂相识的这些时日,自己确实对郭茂有些相惜之情,但是也仅仅是相惜罢了,对于自己的信仰,王野从前,乃至未来都不会摒弃。

    这般年月自己除了对敌沾满血腥之外,郭茂也算自己少有认同的人之中占有半席之地。少主是自己的信仰,自己只能仰视,除此之外,郭茂也算是入了自己眼之人。自己能做的便是在事成之后,不在难为与他郭茂一家,放其一条生路已经与自己的平时的作为不符了。

    要知道,在幽州外三处官道上,还流传着王野血手人屠的阴影呢,能够对郭茂做到这般地步,站在王野的立场上,已然待他不薄,当然若是出现无法掌控的情况下,王野的屠刀依旧会落下,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