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红楼风起 » 第八十四章:缘由

第八十四章:缘由

    “呼!”

    听到这话,李涉可算松了口气。

    方才陈显荣说话来了个大喘气,真是把他吓了一跳。

    倒不是李涉惧怕欺君。

    他都敢谋划覆灭周国了,区区一个欺君小罪又能如何。

    方才之所以会那般表情,主要是他没想到陈显荣也有那么大的胆子,现在听其转变话锋,才明白这里面或有其他原因。

    想了想,他道:“外公,这到底是发生了什么?”

    陈显荣解释道:“是你参加科举的事情。”

    “科举?”

    李涉皱起了眉头,不解道:“我知冷籍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可之前薛伯父在世时,不是说已经把我的籍贯问题解决了吗?”

    顿了顿,又道:“既然现在因为我的籍贯问题闹出了追究,那前番向县衙核实时,于县令不是也承认录籍了吗?”

    “呃。”

    陈显荣闻言一顿,然后尴尬的瞥了一眼贴在他旁边的那间牢房。

    李涉下意识的望了过去。

    那里,同样有一个坐在茅草堆上,背靠着墙壁。

    且听到二人的话后,其人便朝他们这边看了过去。

    那人的脸上满是忧虑。

    其面貌……

    李涉微微张嘴:“于大人?”

    “咳咳。”

    于成才掩饰般的咳嗽了两声,然后勉强笑了笑,解释道:“那什么,我确实是将你的籍录入了陈家,然后快马程给了金陵户部。”

    李涉不解道:“即如此,那为何会变成现在这样?”

    “我也不知。”

    于成才摇了摇头,他也觉得有些疑惑:“像以前,类似你这种改籍这种事情,一般只需要乡老和县令应许,然后走个形式给户部递个书文汇报即可。”

    “户部的官员见了虽然不会回应,但做这种事,上面肯定会有打点,他们收到后就会将其划入归档。”

    “这算是默许了的事。”

    说着抬起了头,分别看了一眼陈显荣与李涉后,继续道:“按理说,就以薛家主的身份,京城的户部或许会有难度,但摆平金陵的户部绝对是没有问题的。”

    “不然的话,我那文书早就被打了回来。”

    “也是因为文书未被打回,我便以为这次和以前一样,上面默认了。”

    “唉。”

    说罢一声轻叹,忧心道:“至于现在为何变成了这个样子,我是真不知道。”

    听完了于成才的讲诉,陈显荣的疑惑尽去,李涉的心里却是“咯噔”了一声。

    是!

    以薛大老爷的身份,他要摆平金陵户部确实不难。

    但这前提是,他要去摆平啊。

    其死亡时说的那些要另起灶炉的话现在还在耳边回响。

    李涉无奈抚额。

    奈何薛大老爷他另有想法,没用心去办啊。

    想到这里,李涉连忙追问:“那于大人,这件事若是真按照这种情况追究下来,咱们的结果会怎样?”

    “结果?”

    于成才四下一看,道:“就现在这样啊,大家全部下狱,然后等候户部和礼部……”

    说到这里,他似乎是想起了什么东西,瞬间眼神一亮,紧张的问道:“李涉!我没记错的话,今天应该是县试开始的日子吧?你被人抓来时,开始考试了吗?”

    “没。”

    李涉摇了摇头,回答道:“当时我正在考场里面,钟鸣了两声,第三声还未开始时,一个叫做吕思的监察御史便领着士兵进了考场,将我从号舍里捉了出来。”

    “呼!”

    于成才听完松了口气,感慨道:“怪不得。”

    陈显荣疑惑道:“于大人?”

    于成才回过神来,脸上的愁虑较之方才,明显要少了许多。

    他若有所思的说道:“怪不得你们今天才会被抓进来,看来这背后是有人特意要整你们啊。”

    顿了顿,又道:“不过那人倒也没下死手,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也或许背后还有人在帮衬。”

    “种种原因不予置评,现在结果摆在这里,李涉没进行考试,那便不用担心礼部,只需要等候户部一部来处理了。”

    分析完,于成才的眼中多了些幽怨:“我这是你们给害了啊。”

    “嗯?”

    陈显荣听了,不解道:“于大人难道不是今天被抓进来的吗?”

    于成才幽幽的说道:“我三日前就被关了进来。”

    “呃。”

    二人听了瞬间无声。

    不过……

    这背后之人到底是谁呢?

    陈显荣皱起眉头开始回忆:“我这一生奉行的便是与人为善,很少会得罪别人,凡有接触之人,无论身份地位,皆是笑脸相迎,也不知到底是什么时候做了让人不如意的事,使得对方这般针对于我。”

    于成才摇了摇头,说道:“与其在这里胡乱猜想给自己添加忧烦,不如趁着还未审判,抓紧联系这背后可能帮你的、或者外面能帮你的,请他们帮你去奔走一下,别等到事情落定,只能相泣无声得好。”

    陈显荣明悟了过来,忙道:“于大人说的是,是显然狭隘了。”

    但跟着又叹了口气,道:“现在我陈家男丁皆被关押在此,唯一的能帮上忙的也就是今天过来的冯元均了,之前被抓时,全靠其阻拦,方才使得家中女眷免于牢狱之灾,现在我能靠的也只有他了。”

    有时候事情真的很巧。

    说曹操,曹操到!

    陈显荣这里刚说到冯元均,牢房的过道上便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几人闭上嘴巴看了过去。

    只见一个身穿锦袍,身高七尺左右的男人在牢房狱卒恭敬的引领下走了过来。

    看见来人,陈显荣脸上一喜,扶上牢门道:“元均兄!”

    “显荣兄!”

    冯元均听到声音,疾步走上前来,上下一阵打量之后,道:“显荣兄可有事?”

    陈显荣摇了摇头,道:“无事,此地狱卒对我还算客气。”

    冯元均点了点头:“这样便好。”

    末了,从袖子里掏出了几锭银两递给了引路的狱卒,道:“我好友突遭此难,实属运道不佳,我这里有些腌臜之物,就麻烦你们多多照顾了。”

    “谢大人恩赏。”

    狱卒眼带贪婪的结果银子,然后马上就躬身行了一礼,同时表示道:“陈举人往日行善,滁县的乡亲多是享受过陈家的福恩,小人一定会好好照顾陈举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