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贤大帝 » 第13章 父子谈话

第13章 父子谈话

    “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贤儿回来了,快让为父好好看看,我儿这次可让为父长脸了,哈哈哈。”

    说话的正是刘度刘贤父子。

    刘贤率军先返回零陵招揽蒋碗,到时候再与父亲一同去桂阳参加会盟,毕竟到时候盟主之位是由刘度担任,刘度是必须到场。

    “父亲大人,此次孩儿不过是略施小计,便杀得刘备、诸葛亮等贼子抱头鼠窜,以后孩儿当亲率大军把这些贼子逐出荆襄。”

    刘贤自信满满,信心十足,在刘度面前一定得把这架势做足,否则以刘度保守的性子,很难支持自己四处扩张。

    “好,贤儿有此胆略和雄心壮志,为父甚为欣慰,贤儿你尽管放手去做,为父必定竭尽全力支持你。”

    自己儿子败赵云、擒关羽,计退刘备、舌战卧龙,赫赫威名,如今天下皆知,天下间有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身为人父的刘度,自是听在耳中,乐在心里。

    刘度有自知之明,但不妨碍对儿子刘贤的未来的展望,儿子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弱冠之年,便已立下如此不世功勋,将来定是前途不可限量。

    是故,刘度心中思索,必须不遗余力,全力支持,力求能给儿子带来一点点帮助也好。

    “多谢父亲大人,只要能得到父亲大人的支持,孩儿何惧刘备、周瑜、曹仁等小贼。”

    刘贤神色严肃,抱拳施礼,这个便宜父亲的表现,很让刘贤满意,这样一来,可以避免一些父慈子孝的名场面,一家人和和睦睦,和气生财,正是如此。

    “贤儿志向远大,为父自当全力支持,你我父子间,不必言谢,此乃为父该做的。”

    刘度随手一指,继续道:“贤儿,坐下来,你我慢慢说。”

    “诺,父亲大人。”刘贤拱手称诺,也不客气,走向旁边蒲团,盘膝而坐。

    刘贤实在是不习惯跪坐的姿势,只能先暂时这样,以后刘贤打算普及凳椅,那才是真正的坐着。

    “听闻贤儿生擒赵云后,还招降了赵云,任命其担任零陵都尉,可有此事?”刘度微笑着开口一问。

    “确有此事,孩儿正想亲自像父亲大人禀告此事,不过赵云现在在外地有些许小事缠身,等赵云回来,孩儿定让赵云前来拜见父亲大人。”刘贤恭敬回道。

    “哦,可惜啊,为父还想一睹这常山赵子龙的风采呢。”刘度叹息一声,显然对常山赵子龙,非常重视。

    “赵云文武双全,乃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可惜大耳贼不会用人,才让孩儿侥幸获得此等大才,父亲大人只需稍待几日,自会见到。”刘贤借机向刘度心里告个底,赵云乃是大才,以后切不可怠慢。

    “常山赵子龙之名,如雷贯耳,更何况贤儿如此推崇其才,为父自当重视,贤儿不必多虑。”刘度眼眸之中忽闪一丝狡黠,便已明白儿子言外之意。

    能作为一方割据势力的领袖,都是人精,刘贤丝毫不怀疑这个父亲的智商。

    “赵子龙虽然此刻不在,孩儿还有贤才像父亲大人禀报。”刘贤又道。

    “好,看来贤儿此次一行,收获颇丰,速速请他们进来一叙。”刘度大喜,颇为激动,乱世之中,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刘度又岂会不知,以前常常感叹自己麾下无人可用。

    “来人,让邢道荣去通知赵雨、恒阶、恒纂、恒嘉四人,前来拜见主公。”刘贤吩咐下去。

    少倾。

    “赵雨拜见主公,拜见少主。”

    “恒阶拜见主公,拜见少主。”

    “恒纂拜见主公,拜见少主。”

    “恒嘉拜见主公,拜见少主。”

    “诸位不必多礼,既然是贤儿请来的大才,本府自当以国士待之,贤儿何不为为父介绍一番?”刘度望着几人,心中喜悦,言溢于表。

    尤其见到赵雨之后,已经年过半百的刘度,都不禁动了欲火,此女当真是只应天上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说得就是这种倾世绝色吧,刘度心中默念着。

    不过刘度很快就反应过来,暗骂自己一声无耻,在瞎想什么呢。这绝色女子应该是自己儿子的,贤儿今天让她来见自己,说不定已经是贤儿的人了。

    刘贤并未注意到刘度的表情变化,也未曾想过其它,直接起身走上前一一介绍道:

    “此乃常山赵雨,正是鼎鼎大名的常山赵子龙的妹妹,和其兄赵子龙一样,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孩儿打算推荐其担任参军。

    此乃长沙恒阶恒伯绪,伯绪昔日年少便已闻名乡里,才华横溢,为孙坚张羡所识,为其出谋划策,孩儿打算推荐其担任主簿。

    此乃长沙恒纂,恒伯绪的三弟,……”

    “贤儿,你莫非这里出问题了?”刘度对着儿子刘贤,右手指向自己的脑袋,忧虑道。

    怪不得刘度如此,刘度原以为这赵雨是来当自己儿媳妇的,可没想到,儿子刘贤要让赵雨这个女子来当官,这简直就是千古奇闻,刘度不得不怀疑儿子刘贤脑子受到什么刺激或者击打。

    “父亲大人,孩儿清醒得很。”刘贤要不知道刘度什么意思,那真该去撞墙去。

    “可是?”刘度又指了一下那绝色女子赵雨,焦急问道。

    “父亲大人,值此乱世之中,欲成大事者,当行非常之事,岂可拘于世俗之礼,若为世俗所缚,何以扫平乱世,还定四海?

    如今曹操统一北方,雄兵百万,上将千员,谋士如雨,根基深筑,国力雄厚,时刻不在准备南下。

    江东孙权羽翼已丰,益州刘璋拥有天险,江夏刘备更是一头恶狼,其麾下皆是人才济济,兵精将勇。

    这些诸侯无不是虎视眈眈,视我荆楚为眼中钉肉中刺,欲吞之而后快。

    我们零陵兵少将寡,要想在这乱世之中立足,必须要发展生产,训练精兵,广招良才,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如此方有力量,与天下诸侯,一较高低,逐鹿中原。

    退一步讲,父亲大人岂不闻,商妇好之名?古即已有之,孩儿此刻效仿又有何不可。”刘贤镇定自若,凯凯而谈,早已料到此事,想好应对之策。

    赵雨闻言,心中虽惊骇,但很快便被惊喜给代替,心中发誓,此生绝不负少主,望向少主的眼眸之中,更是凭添几许波澜,几许情愫。

    恒阶、恒纂、恒嘉、刘度四人,被刘贤这番惊世骇俗的言论,给惊地张开碗口状的大嘴巴,良良不能自语。

    他们都知道刘贤文武双全,智勇兼备,有济世安民的雄才大略,但都没想到刘贤有此逆天想法,惊天言论。

    一些传统,一些祖训,一些约定成俗的东西,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一着不慎,就是万丈深渊,死无葬身之地。

    自古以来,改革都是要流血的,吴起、商鞅这些改革家,都是前车之鉴。

    除非能君临天下,以铁血手段,强制进行,如秦始皇这般雄才伟略的帝王。

    难道刘贤……

    刘度、恒阶等人皆时两眼放光,身躯不由一颤,不敢在想下去。

    “这,贤儿所言虽不无道理,可是。”刘度刚才已在心中斗争一回,此刻已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儿子才思敏捷,雄才大略,或许真如他所言,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才能成就大事。

    何况刚才自己已答应全力支持儿子,倒不如放手让其一搏,刘度便不在反对,正色道:“好,既然贤儿有此魄力胆识,为父今日也放手一搏,与我儿共进退。

    赵雨听令,任命你为参军。

    恒阶听令,任命你为主簿。

    恒纂听令,任命你为功曹。

    恒嘉听令,任命你为军侯。”

    “多谢主公。”

    赵雨、恒阶、恒纂、恒嘉四人齐齐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