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刘贤大帝 » 第35章 南郡之战(十三)

第35章 南郡之战(十三)

    江陵,太守府。

    一员左边胳膊上绑着厚厚的白布,眼神暗然,面带忧色的大将,坐在上首,正是荆州地区曹军统帅曹仁。

    堂下,一众曹营诸将,与曹仁情形,大同小异,身上腿上胳膊上,或大或小,皆是有白色布条缠身。

    尤其是徐晃和牛金二人,由于身上伤口众多,更为显目。

    “赵子龙已经率军突袭拿下夷陵,正在从西边向周瑜杀来。

    而刘子成这几日与周瑜连番苦战,双方均已疲倦,值此周瑜军士气低落,兵将离心的时刻,刘子成欲邀请我军,出城夹击周瑜。

    届时,集齐我军、刘子成部、赵子龙部,共三路大军,一起齐攻周瑜,一战灭了周瑜。

    诸位,以为如何?”

    曹仁缓缓道来,对刘贤、赵云的称呼,都颇带敬意。

    因为上次曹军被周瑜设计埋伏之战,曹仁事后知晓,是刘贤军突然袭击了周瑜,造成周瑜军军阵的变动,才让他和徐晃等将士,趁机杀出重围,救了他们一命。

    故现在曹仁等将士,都对刘贤的荆南兵马,心生感激之情。

    先前怀疑刘贤别有用心的想法,早已被救命之恩代替,都已认为荆南四郡是真心投效丞相,投效已方,把刘贤、赵云都已当成自己人。

    “据探马来报,周瑜军现在还剩三万左右兵马。

    而刘子成所部约有一万,赵子龙部也是一万上下,我军在江陵尚有一万五千大军,我们三路大军总兵力共有三万五千,兵力上略占优势。

    如若布置得当,此刻确实是个上好机会。”

    军师杨俊,扯了扯嗓子,抚了抚美须,从容不迫分析道。

    “周瑜的江东军骁勇善战,乃是百战精锐,我军江陵还要留下一部兵马守卫,可出战的兵力也就一万出头。

    集齐三路大军总兵力也只有三万出头,与周瑜军人数差别无二,将军还当三思而后行。”

    参军赵俨眉头紧锁,反驳道。

    “赵参军的意思,难道我军不如江东军精锐,还怕了江东军不成?”

    牛金眼冒杀机,气愤冲冲,拍案而起,牵动身上伤口,不禁嘴角抽搐一下,怒声质问。

    “牛将军误会了。”

    赵俨急忙转弯道:“俨乃是担心刘子成、赵子龙所部的荆南兵马,兵少将弱,训练不足,难以媲美江东军。”

    “狗屁兵少将弱。”

    牛金怒骂道:“刘子成天下第一猛将,邢道荣天下第二猛将,赵子龙……”

    “好了,诸位稍安勿躁。”

    曹仁厉声喝止,“诸位所言,皆不无道理。

    眼下当务之急,我们还是看看,此战该不该打,要打,又该如何去打?”

    曹仁脸色一沉,凌厉的目光,望向牛金、赵俨,使二人心中一凛,低头不再言语。

    长史陈矫适时出言,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

    “赵参军所虑也不无道理,刘子成、赵子龙虽勇猛盖世,但其麾下的荆南将士可就难说了。”

    “难道我们真要错失此次良机?”

    曹仁虽然心中与牛金一样愤恨,想把周瑜千刀万剐,但身为主帅,自然清楚轻重缓急,赵俨、陈矫的担忧,是非常有道理的,故心有不甘反问道。

    “其实附近,尚还有我军一支精锐。”杨俊道。

    “军师的意思,莫非是指,当阳满伯宁(满宠)将军所部五千兵马。”

    徐晃恍然大悟,却马上又提出质疑:“但当阳位置重要,不容有失,否则我军后路被断,就会成为一支孤军。”

    曹仁听闻杨俊的话后,同样只是闪过一丝惊喜,很快又是满面愁容,忧虑重重,显是与徐晃所虑一样。

    “徐将军所虑,本不无道理。”

    杨俊呵呵一笑,又道:“但那是以前,此刻荆南已经归顺,当阳即使被占,又何来孤军一说,我们大可与刘子成、赵子龙的荆南兵马合兵一处。

    况且,如今周瑜自顾不暇,他哪还有多余的兵马去攻打当阳呢?”

    众将士一听,纷纷点头不断,确实是这个理,现在荆南已经归顺,周瑜自顾不暇,当阳还驻这么多军队干嘛?

    曹仁也有些意动,周瑜令他损兵折将,不报此仇不足泄心头之恨。

    “将军,军师言之有理。”

    “将军,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下令吧。”

    “将军,末将愿为先锋,去取了周瑜的脑袋当尿壶。”

    ……

    曹仁见群情激昂,军心可用,觉得事有可为,遂咬牙喝道:“传令,命满宠将军率部前来江陵助战。

    其余诸将,立即下去准备出击,汇合三路大军,围攻周瑜。

    此战,一定要把周瑜首级取来,本将亲自为先锋,徐晃将军统中军,赵俨、陈矫二人留守江陵。”

    “将军英明,末将领命。”众将激动领命而去。

    ……

    赵云所部,确实如刘贤所料一样,此刻已攻下夷陵,并击败吕蒙的援军,正率军从西边赶来,准备完成事先战略,夹击周瑜。

    赵云当初攻下油江口后,马不停蹄,率军赶到夷陵。

    赵云亲率敢死队,趁着夜色掩护,偷袭夷陵,携带突袭之威,又在赵云强大的实力之下,很快便登上夷陵城墙。

    甘宁惊闻敌军杀上城墙,急忙指挥军队,挥刀赶来迎战。

    见前方一员大将杀来,赵云当机立断,一边挥舞涯角枪去阻击敌将,一边派将士去杀向城门,开城迎大军入城。

    甘宁是练气成罡巅峰境界,而赵云乃是宗师境界的绝世高手,不到五十回合,甘宁就被赵云一枪刺中左腹,兵器接着被打落,被生擒住。

    随着甘宁被擒,夷陵城门大开,夷陵守军全面溃败,死得死,降得降,少数逃逸出城的人马,在赵云精心布置的四面埋伏下,无一人幸免,全部擒获。

    至此,夷陵完全落入赵云之手。

    赵云攻下夷陵后,又听斥候来报,江陵派来数千援军,赵云冷冷一笑,转眼便思出一个计策。

    令夏侯兰率领五千兵马,埋伏在城内,城头上的士卒全部换上江东军服饰,继续打着甘宁的旗号,等待着敌军到来。

    而赵云则是亲自带队,埋伏在城外,只等敌军入城,实施关门打狗,瓮中捉鳖之策。

    吕蒙率领五千大军急匆匆赶来,见城墙之上仍然是江东军旗帜飘扬,心头大喜。

    毕竟日夜兼程,赶路多时,早已人困马乏,心下又以为是大都督识破对方的计策,故夷陵还未遭受攻击。

    吕蒙遂未多想,便挥军入城。

    待大军前部刚入城,吕蒙身在中军,感到一丝怪异,猛地一惊,却是反应过来。

    大军入城这么大的动静,甘宁竟然还没出现,而且再仰头一望城墙之上那些面孔,感觉甚是生疏。

    吕蒙心知中计,急呼大军后撤。

    赵云和夏侯兰见吕蒙反应如此之快,大骂一声:好一个奸诈的吕蒙,便指挥军队,对吕蒙军进行围杀。

    好在吕蒙反应及时,并未完全掉入陷阱之中,再加上吕蒙指挥有方,麾下将士拼死效命。

    一番苦战之后,吕蒙率领不到三千人马,突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