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涅槃 » 第四十五章 义释锦州

第四十五章 义释锦州

    席铭回过神来:“但讲无妨。”

    多铎道:“小弟实话实说,我是后金王子,本身又是弓马出身,能入眼者甚少。实不相瞒,在后金汗国之内,我真心佩服者只有大汗与胞兄二人。”

    席铭知他说的是皇太极与多尔衮,此两人乃当世之英杰,他数遍当今世上之人物,确无一人能与他们相比,当下点头道:“你家大汗皇太极和胞兄多尔衮出类拔萃,这一点无可否认。”

    多铎听席铭如此坦诚,甚是欣喜,接着道:“然而,自从那日边界小山一见,小弟却对兄长一见如故,在我看来,兄之潜力甚高,假以时日,必成一方之雄镇。”

    席铭连连摆手道:“你过誉了,我之谋略才学,实是浅薄,不值一晒。”

    多铎道:“兄长不必过谦,我的意思是,兄长潜力很好,不过得不到高人的提拔和赏识,很可能就此埋没。开门见山的讲,如果兄长能加入后金,你我兄弟一起辅佐胞兄,将来封疆裂土、荣华富贵是少不了的。”

    席铭脸色一肃道:“如今大明和后金乃敌对势力,后金野蛮种族掠我财物,杀我人民。每一个汉族同胞都有责任与其血战到底。”

    多铎脸色顿时有些难看,片刻道:“你刚才承认后金领袖乃当世顶尖人物,恐怕你们大明上至皇帝,下到朝臣无人堪与之比。如今的天下讲的是实力,所谓文化、技术再高,大军过后,还是寸草不留。就像你们汉人的大宋王朝,还不是被蒙古人消灭了。”

    席铭微笑道:“可是元朝才不过百年,中华还是回到汉人之手,蒙古人元气大伤,已一蹶不振。实不相瞒,我之毕生愿望就是抵抗异族入侵,保留中华汉家血统,因此投降之事,请君莫要再提!”

    多铎听到这里,知道已无法说动席铭,脸上乌云密布,似乎动了杀机。

    他双目逼视席铭,沉声道:“兄长可知,我当日在大凌河城箭下留人,已算还了你的人情,今日你还是执意不降?”

    席铭的眼神毫不退缩,缓缓摇了摇头。

    多铎气极转身,跟旁边的亲兵耳语几句。二十余名亲兵答应一声,众人兵刃出鞘,只听得数声惨叫,十几名明军的尸体栽倒在地。

    这一切发生的实在太快,转瞬间,身边士兵已尸横就地。席铭呆立当场不知所措。多铎却不以为意,只说了句:“兄长莫要惊慌,这些人知道了你我相识的秘密,如若全部放回,今后恐对兄长不利。兄长既不允加入后金。你我兄弟以后只能战场相见了。”

    说着又一拱手道:“就此别过。”接着长叹一声:“但愿后会无期。”转身上马,二十余骑亲兵呼啸离开。

    席铭战立半晌,心想:“多铎干练果断,实是万里挑一的将才,日后大明与后金交战,此人乃大明之劲敌也。

    此时已是艳阳高照,浓雾尽退,席铭跨上惊鸿,向锦州方向而去。行了约半个时辰,前方一座巍峨的大城出现在面前,青黑色的高大城墙拔地而起,城墙四角建有炮台,炮台上旗幡招展,冷森森的红衣大炮对着城下,威慑着数百米范围的土地。此处便是与宁远一道形成坚固防线的锦州,一处让**哈赤和皇太极十几年都无可奈何的坚城。

    席铭疾驰到城下,却见城门立时打开,城上一个人高声喊道:“席铭,快进城来!”

    席铭抬头看时,城上一个魁梧的将领,正是祖大寿。他急忙催动战马进了锦州城。席铭刚进城不久,远处征尘飞扬。后金的四千军队紧随其后,也来到锦州城下。

    多铎放了席铭之后,径直去见德格类和岳托,只是说:“祖大寿派人埋伏在乱石岗上,大雾弥漫,部队不敢轻动,待发现对方埋伏人并不多,将之歼灭后,祖大寿已经进跑的远了。”

    德格类心道:常听人言多尔衮兄弟是厉害角色,两个人都颇有谋略,从今日之事来看,多铎实在是缺谋少断,毕竟是年轻小子,乳臭未干。竟然被祖大寿轻易骗过。

    岳托虽然心存疑惑,但从辈分来说,他还属晚辈,也不便多说什么,又听多铎问道:“祖大寿逃进锦州城,是否可以断定他此次投降便是诈降?”

    德格类道:“未必,当初他跟大汗约定是进入锦州之后,如果顺利蒙过守军,则以号炮为信。两到三日内,如果得到开城机会,则也以号炮通知。如今他已顺利进入锦州,且看他是否放信炮再定。”

    多铎和岳托都觉此话有理,便一起把军队带到锦州城外,等候祖大寿的信炮。

    守卫锦州的长官乃是辽东巡抚邱禾嘉以及团练总兵吴襄,吴襄见祖大寿带领十多个骑兵归来,欣喜异常,赶紧开城放他们进入。邱禾嘉心中存疑,他仔细询问祖大寿如何从后金重重围困中脱身,祖大寿言明乃是冲出重围杀回锦州,根本没提诈降之事。

    邱禾嘉的疑团未解,但他知道祖大寿是关宁军的领袖人物,向来说一不二。他既然这么说了,再行质疑无疑会形成对立,于是立即将此事密奏朝廷,他的背后靠山是朝廷首辅周延儒,也是周延儒安插在关宁前线的棋子,享有密奏之权。

    当日夜间,祖大寿吩咐从人找来席铭,与他商议今后的计划。

    祖大寿道:“如今后金军兵聚集在锦州城外,等待我发出信炮,席铭,你说这信炮我是否要发。”他又把自己与皇太极的约定讲述一遍。

    席铭清楚祖大寿此次诈降,大明王朝付出的代价,如果现在应对不当,皇太极知道被耍之后,必然恼羞成怒,一旦蓄意报复,大明王朝必定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于是道:“祖将军,我看这信炮必须得发。有如下两个理由,其一,目前包括您的义子在内的三十余名将领和一万关宁铁骑在彼,如若我们未能按期鸣响号炮,建奴便会认为我们乃违约的小人,恐怕对这些投降的人不利。”

    祖大寿听到“违约的小人”这几字,脸上一红,道:“说的有理,还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