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涅槃 » 第一章 登州之祸

第一章 登州之祸

    山东登州府(现蓬莱)地处渤海湾战略要地,与辽东耀州(现营口)隔海相望,大凌河之战爆发后,当时的蓟辽督师孙承宗上奏朝廷,请求调全国之兵赴援辽东。登州巡抚孙元化不敢怠慢,立即着手救援事宜。

    说起这位孙元化在明末可说是位鼎鼎大名的人物,此人天资极高,绝顶聪明,又得遇名师,跟从徐光启学习西洋火器和数学,有明一代的火炮、火铳等武器制造基本都是由他奠定基础。

    孙元化接到救援命令后,立即将自己设计制造配备火炮的战舰派往辽东,可是还没行进多远,就遭遇恶劣天气,不得不返航。如此贻误不少时间,孙元化心急不已,他虽学贯中西,聪明无比,但毕竟是一介书生,惶急之中,找来参将孔有德,命令他率八百军兵即刻上路,务必尽早从陆路赶到辽东。

    这孔有德又是何许人也?此人原是辽人,跟从毛文龙驻守皮岛。后毛文龙被袁崇焕以尚方宝剑斩杀,手下部分将领率领辽兵进入关内,孔有德、李九成、耿仲明等人四处寻处投靠,可无人愿意收留。等他们找到孙元化的登州府时,孙元化很是欣喜,不但接收了他们,而且对其另眼相看,委以重任。

    孔有德本是兵痞出身,在他的眼中没有善恶是非、礼仪伦常,既然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当兵吃粮,想要我卖命自然看你出多少钱。孙元化为了让这部辽东悍将为己所用,不惜重金笼络,惹的手下其他山东兵怨声载道。

    孔有德突然接到赴援辽东的命令,极端不愿前往。袁崇焕斩杀他原先上司毛文龙,那袁崇焕原部辽系人马就是他的仇敌,怎么会心甘情愿千里救援呢。

    孔有德部队途径吴桥之时,发生一件意外之事。当时天气异常恶劣,大雪突降,寒冷无比,士兵们想去买粮,很多商户听说是辽兵,干脆关门罢市,不予粮食,军兵们气的纷纷找孔有德诉苦。加之部下李九成在一旁煽风点火,怂恿孔有德造反。李九成建议孔有德自己挑起大旗,再找个狠角色做后台,比如投降后金,这样即便造反失利,也有个退路。

    孔有德原本就天不怕地不怕,根本不知道何为君臣社稷,既然逼的老子没活路,那老子就让你们都不好过。他干脆回兵山东,直接向登州进军。

    孔有德所部全是辽东悍勇之士,这下成了土匪,这份职业更让他们游刃有余。孔有德等人从没感觉如此舒畅过,造反的日子整天让人干劲十足。

    那些没经过多少阵仗的明军哪是对手,辽东之匪一路连克数城,竟然直接打到登州城下。

    孙元化紧急组织抵抗,平日里遭到冷遇的山东兵,没多少愿意出力,再加上城内孔有德好友耿仲明突然倒戈,登州城失陷,孙元化自杀未果,被孔有德拘押。

    孙元化最后虽被孔有德释放,但终被以“祸乱之首”的罪名判处死刑,大明失去了一位精通火器不世出的天才,而且与西方火器专家的交流也戛然而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这些辽东之兵最后演变成辽东之匪,在山东半岛掀起一片腥风血雨,大明关内守军对他们毫无办法。这些辽东之匪如此凶悍,该让谁来对付呢?朝廷上下一合计,还是得由辽东将士对付。于是崇祯皇帝下旨选派关宁将领前往登州剿匪。

    关宁前线派出了以金国奇、吴襄、祖大弼为首的两万人马进入关内剿匪。席铭的千人队也跟随吴家亲兵一起出征。崇祯五年八月,关宁军抵达山东境内,准备向叛军的第一个据点黄县进军。

    孔有德早已接到探报,急招李九成商议。李九成赶到登州帅府,却见孔有德端坐帅厅之上,正自出神。

    李九成善于察言观色,当初在吴桥他便洞察了孔有德的谋逆之心,一经怂恿,果然奏效。这段时间,叛军连克多县最终杀入登州,孔有德自封都元帅,他的脸上一直泛着红光,一种兴奋、刺激的神情一直充溢他的脸庞。可今日他彪悍黝黑的脸上明显泛出焦急之色。

    李九成小心翼翼的叫了声:“大元帅。”

    孔有德回过神来,一见李九成急问:“听说了吗?关外军队派出两万人马,目前已经进逼黄县了。”

    李九成微微一惊,问道:“带兵将领何人?”

    孔有德道:“据探报言,主将乃是金国奇、祖大弼和吴襄。”

    李九成道:“金国奇、祖大弼无须多虑,这吴襄可有些麻烦,他自有一部吴家亲兵,而且所部乃是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战斗力非常之强。”

    孔有德皱眉道:“正是如此,我才找你来商量,有没有什么良策?”

    自从吴桥叛乱之后,李九成屡屡献策,孔有德对他言听计从,甚为倚仗。

    李九成是个瘦高个,三角眼,他沉吟半晌道:“今时不比往日,当日我们在吴桥起事,只有八百军兵。如今席卷山东,应者云集,已有数万军队,当可与之一战。”他知道孔有德虽性格暴戾、胆大包天。但遇大事时总有些优柔,必须先坚其志。

    孔有德心想:所谓应者云集实属贴金,不过连克数县之后,军队将各县杀掠一空,劫获大量金银财帛。目前重金之下招募了一大批拼死效命之人。当即点头道:“论兵力我们也有数万之众,可是这仗如何打呢?”

    李九成道:“我有一计,可与关宁军一战!”

    孔有德眼睛一亮道:“快讲!”

    李九成的三角眼中泛出精光:“我军在黄县城外埋伏一支人马,放敌军先头部队过去。然后截住中军厮杀,敌军断成两截,必然慌乱。然后四周伏兵四起,将敌军围困攻击,即便不能将他们歼灭,也可重创敌军。”

    孔有德眯着眼睛点点头道:“就依将军之策。”接着咬牙道:“此部关宁军乃是大明能抽调过来的最强部队,如果击溃这支部队,山东全境可得,继而可图直隶。”

    李九成道:“大元帅深谋远虑,当然很好。不过还有一件事,也需尽快去做,派使者从海路奔赴辽东,与后金大汗联络。万一出现状况,也好有个退路。”

    孔有德道:“未思进先思退,言之有理,我即刻安排。”

    此次关宁军的布阵,以祖大弼为先锋,金国奇和吴襄坐镇中军。虽说号称关宁精锐,不过关宁铁骑在大凌河之战中折损三分之一,剩下大部还要驻守关外抵御后金。因此此次出征的关宁铁骑只有三千军马,其中一千人便是席铭带领的千人队。除了这三千人,还有一千吴家亲兵,战力很强。剩余的一万多人则是临时从关外八镇拼凑出来的,战力一般。

    祖大弼率领包括两千铁骑在内的五千军兵为先锋,这一日已经开到了黄县以北。

    前方出现一片茂密的竹林,祖大弼不以为意,从竹林中穿过,径直向黄县而去。他没有想到这片竹林中埋伏了大批叛军人马。

    这批叛军由耿仲明率领,他按照李九成事先安排,将先头部队放过。等金国奇和吴襄的人马一到,竹林中埋伏的叛军突然杀出,关宁军本来由先锋部队开路,没想到中军先遭攻击,场面顿时一片混乱。

    由于叛军主力乃是皮岛的兵痞,这帮前辽兵的战力比之中原部队强悍不少。因此甫一冲锋,关宁军竟有些招架不住。

    席铭率领他的千人队正自行军,突然听得前方喊杀声四起,己方军兵向后溃退,大批叛军从竹林各处冲杀出来,象狂风巨浪一般向千人队冲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