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91,从赶海开始 » 第十三章 渔家菜

第十三章 渔家菜

    他靠近看,笑了自己一声。

    呵呵,自己想什么呢。

    可不是个锅盖,大概是个海洋动物,不过看不出具体种类。

    一个青灰色的大壳后面连了一截长尾巴。一共三四十厘米的样子。

    这东西搁浅在沙滩上,一动不动,看起来有点恶心。

    汪骁洋拿铁铲把他翻了过来,没想到这玩意还活着!八只脚藏在壳底下,现在疯狂地乱动!

    很像电影里的抱脸虫!

    看着真怕一下子扑到人的脸上!

    这到底是什么啊!!

    汪骁洋仿佛觉得皮肤上立起鸡皮疙瘩。

    【检测到珍稀物种】

    ??,这玩意是珍稀物种?

    【海洋图鉴百科53/10000】

    【解锁图鉴:中华】

    【等级:珍稀】

    【特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021年)】

    【中华鲎:音[hòu],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有四只眼睛,其中两只是复眼。】

    【鲎的祖先出现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代的泥盆纪,当时原始鱼类刚刚问世,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它同时代的动物或者进化、或者灭绝,而惟独只有鲎从4亿多年前问世仍保留其原始而古老的相貌,所以鲎有“活化石”之称。】

    活化石?

    汪骁洋看着介绍。

    确实,这东西长得很不一样,看起来有点像远古生物的味道,和远古蜈蚣虫,奇虾的画风很像。

    要说是活化石,他还真信。

    他又继续往下看。

    【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

    汪骁洋还没见过蓝色的血,世界上只有鲎的血液是蓝色的,真是奇特。

    那鲎被汪骁洋翻过来,还在挣扎。

    汪骁洋思量了一下:

    这还是二级保护动物,还是放回去。

    他不太想用手去碰,就用铲子把鲎又返回去,想找个偏僻的地方扔回海里,免得被其他赶海人拿走了。

    毕竟渔村里的人,大多数也就小学三四年级的学历。不可能知道这是保护动物。

    这也没办法,以前生活苦,也上不起学,大多数人辍学,还能帮家里干活。村里就算有人高考考得好,也很有可能没有钱上大学,而去中专。

    汪骁洋的妈妈小学四年级学历,爸爸初中学历,还算是村里学历高的了。

    想着想着,汪骁洋已经快把鲎挪到离村子较远的地方。这儿有一块大礁石,一般没什么人来,他把鲎轻轻抛回了大海。

    从礁石这儿远远望去,能看到高耸入云的四根烟囱。

    那烟囱属于七十年代建造的。

    在那之前,渔村非常落后,很多区域都没有通电。

    不过也有努力追求精神生活的村民,买了黑白电视或者其他电器,不过需要使用的时候需要自己发电,用脚踏发电机。

    渔民上午出海,之后就没什么事情做,父亲正和村民一起,在打“木塞”。

    渔村打牌的时候,往往会再加1点筹码,图个彩头,所有有些赌博的意思。

    村里有好几处打牌的场所,每天下午一直能持续到半夜,有时看牌的要比打牌的人还多!

    妹妹在门口和其他孩子玩跳皮筋,三个女孩一起大声念着着儿歌,欢声笑语:

    “小红花,地上菜,地上长满了小青菜,百花香,百鸟叫,春天的喜雀就来到。”

    蒋稻月正在补渔网,看见汪骁洋,放下工具笑着说:

    “逛完啦?中午咱们就吃菜脯蛋和金不换炒薄壳,我知道你馋了!”

    午饭时间,汪骁洋拿着木筷子,端着瓷碗,口水都要留下来。

    菜脯蛋冒着热气。

    菜脯,就是晒干的萝卜。菜脯蛋是具潮洲风味的家乡菜,做法简单,萝卜干的清香和鸡蛋的蛋香混合在一起,无比下饭!

    还有一道菜是金不换炒薄壳。

    薄壳是特有海产品特有的贝类海产品,顾名思义壳很薄。

    炒薄壳必须旺火,金不换、薄油、香鱼露,猛翻猛炒,方才能出一盘美味

    金不换当地叫做鱼生菜,其实就是罗勒叶。这种独特的香草与薄壳的鲜味天然融合,俨然已经成为薄壳的一部分。

    炒薄壳而无金不换,犹如吸烟无火,不吃也罢!

    炒薄壳还有个小典故:“吃薄壳找不到屐”。由于吃薄壳时人会忍不住叫了一碟又碟,壳桌子上堆满了,就往地下扔,最后吃的脱地上的木屐都给埋起来了!

    这下汪骁洋中午吃的很满足。

    刚吃完午饭,蒋稻月又开始忙起来。

    今天亲朋好友要来走亲戚,蒋稻月得做点硬菜,她准备做当地特色的鱼饭,这道菜准备时间相当长。

    潮洲人的海鲜美食,以“清而不淡、鲜而不腥、嫩而不生、郁而不腻”为标准。其中代表性的属“鱼饭”。

    鱼饭不是饭,并不是和着饭做鱼,而是一种以独特蒸制技艺做成的凉熟鱼。

    古时捕来的鱼,因没有好的冷藏方法,一般不是晒成鱼干就是腌制成咸鱼。

    这两种做法虽然可以减缓腐败的速度,但会极大破坏鱼肉的鲜味。

    但勤劳而智慧的潮州人,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

    渔民打上渔,趁鱼肉还新鲜时,就用高盐分的盐水将其制熟。这样就最大程度地保留鱼肉本身的口感与独特鲜味,所烹调出来的鱼肉质洁白紧实,鲜美异常。

    有了新鲜的鱼,首先要清洗和腌制,这样鱼肉能够变得浓缩结实、不失原味。

    这一步蒋稻月上午就已经做完了,是一筐别人送的杂鱼。

    在渔村,互相赠送渔获是稀疏平常的事情。若是得了吃不完的渔获,或者是没赶上鱼市、鱼的价值太小等等,都会把多出来的赠送给亲朋好友。

    腌制完,就是处理。蒋稻月按照鱼的品种分别处理。大的鱼需要开膛去肚,斩成小块,不然鱼篓放不下;小鱼掏了内脏,可以直接装入竹篓。

    把一筐鱼处理完,蒋稻月把鱼篓上放上铁筛。鱼饭如果批量制作,一次可叠装十几篓。然后把铁筛放入盐水锅中猛火烧煮。

    起锅之后,用沸盐水淋洒鱼身,冲洗干净,再将鱼篓放在架子上晾凉,鱼饭就制成了。

    饭桌上,这道鱼饭,果然是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