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烈火燎原 » 第78章 祖大弼

第78章 祖大弼

    再看高桂英不知什么时候身上换了一件翠绿的褶裙,脚下一双绣花鞋。青丝高挽,银簪已换成步摇别头,两耳挂上了玉坠。高桂英脸上薄施脂粉,嘴唇更加红艳,一走一过显得艳丽动人。

    高立功惊异地问道:“妹妹,你这是?”

    高桂英脸颊绯红,说道:“换身衣服,有那么吃惊吗?”

    高立功突然想起了自己来的目的:“对了,妹妹,闯王问你到底什么意思?乐意还是不乐意?说句痛快话。”

    高桂英抿嘴一笑:“闯王乃当世的英雄,妹妹自然是乐意的。”

    高立功一拍大腿:“好嘞!”

    高立功兴冲冲回到正堂,将妹妹的意思告诉给李自成。李自成闻言大喜,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这成亲之事按说需要选个黄道吉日,但我在这里不能呆太久。可是我又不能就这样随便带上高姑娘走,这可怎么办?”

    高立功觉得李自成说得在理,这李自成说好听的是闯王,说不好听的就是个流窜犯。下一次在流窜回来,不知道何年何月,难道让妹妹在等上个三年五载?”

    高立功想了想,说道:“我和妹妹再商量商量。”

    高立功刚要转身,高桂英一挑门帘走了进来:“择日不如撞日,奴家觉得今日就是黄道吉日。”

    李自成见高桂英一身盛装,明艳无比地走了进来,既高兴又羞愧,大英雄不由得低下了头。

    高立功见妹妹大模大样地走了进来,也是尴尬无比。就说自己家是练武的出身,但这么说话也显得过于没羞没臊。

    高立功想要阻拦,李自成发话了:“高姑娘,如果你愿意跟随李某,荣华富贵李某不敢保证,但李某答应你,今生今世绝不辜负你。”

    高立功见李自成都发话了,也不再说什么。李自成立刻派人到自己的军营,凡是游击以上的将官,全部叫到壶庐山高家客栈。李自成命手下亲兵带上钱到集市上采买各种结婚用的东西,然后帮助高立功在高家客栈内外布置新房。

    自此,李自成的绿帽子终于摘掉了。

    李自成成亲之后,挥师直指宝鸡。李自成在宝鸡一举战败贺人龙,随后攻打泾阳、三原两地。一时间,李自成声名赫赫,震动陕西。过天星张天琳、蝎子块拓养坤见李自成在陕西搞得风生水起,便带兵前来投奔。一时间,十几家头领齐聚汉中。

    洪承畴见陕西局势再次紧张,便命宁夏总兵祖大弼率兵赶奔汉中剿贼。洪承畴在信中一再叮嘱祖大弼,行军一定要万分小心,到达汉中一定要等自己的大军到了之后再与贼兵交战。

    祖大弼,辽东人,祖承训次子,祖大寿的弟弟。祖大弼身材魁梧,力大无穷,有个外号叫祖二疯子。

    中原内乱,祖宽、祖大乐等被崇祯皇帝召入关内平定义军叛乱。后来清军入关,祖宽、祖大乐双双赶去京师勤王。再后来,二人奉命出关协助辽东经略守卫宁远。祖氏弟兄一走,三边总督洪承畴立刻感到了压力。他再次上表,要求关宁铁骑前来支援。崇祯接到洪承畴的奏章,便给祖大寿下了一道圣旨,希望他能够再次入关帮助剿贼。

    由于袁崇焕的前车之鉴,祖大寿是说什么也不会进关的。他让自己的弟弟祖大弼代表自己入关协助洪承畴平灭叛乱。为表示感谢,崇祯加封祖大弼为宁夏总兵,虽然是个虚衔,但祖大弼还挺高兴。

    祖大弼与祖宽不同,他虽然勇武,却没有谋略,相比哥哥祖大寿更是差远了。祖大弼接到洪承畴的书信,不敢耽搁。他从宁夏各州城府县凑了七千人马,连同自己带来的三千关宁铁骑,人马刚好凑够一万。祖大弼带领这一万人马浩浩荡荡,向着汉中进发。当军队走到铁锁关的时候,祖大弼发现队伍停止不前了。

    祖大弼很不高兴,他问手下人:“为何军队不走了?”

    参将费邑宰回禀道:“启禀总兵大人,前面的道路太难走了,故此队伍停下了。”

    祖大弼把马往前提,想要到前面看看究竟怎么回事。好不容易来到前面,祖大弼就是一皱眉。这铁锁关说白了就是两山夹一沟,这条沟也就几丈宽,路上到处是石头,高低不平,人勉强可以过去,但马与粮车根本就过不去。沟的两边立陡悬崖,根本爬不上去。

    祖大弼问费邑宰:“还有没有其它道了?”

    费邑宰说道:“此地乃是够奔汉中的必经之路。没有别的路了。”

    祖大弼想了想,又看了看天:“眼看天就要黑了,如果不尽快赶到汉中,只怕又要露宿街头了。”

    祖大弼传令:“大军赶紧前行,莫要耽搁。马人拉着往前走,粮食背在身上,车就不要了。”

    军令传下,可苦了这帮当兵的。军队行进不到三里地,军兵就累得嘘嘘直喘,说什么也走不动了。

    就在此时,突然听到山谷之中有梆锣之声,紧跟着,“嗤嗤嗤”响声不绝。再看,祖大弼手下的军兵很多都中箭了。关宁铁骑身着重铠,真正受伤的并不多。但其他的兵丁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不少军兵中箭倒地,没有中箭的的军兵赶紧用粮包遮蔽身体。

    箭雨之后,数不清的义军开始往山谷里面冲,呐喊之声响彻山谷。

    明军将士纷纷拿起刀枪准备临敌。祖大弼也是吓得急忙抄起自己的大刀。

    这山谷崎岖蜿蜒,高低不平,根本不适合骑兵作战。而关宁铁骑身披重铠,压根就不适合步下作战。那些不是关宁铁骑的明军,刚才扛粮食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这一打起来,干脆就是吃亏的料。

    祖大弼虽然神勇,但步下挥动自己的合扇板门刀,实在不方便。他见势头不妙,便率军撤退。可是撤退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义军人马数万,在铁锁关山谷两端堵住明军的道路,这通厮杀,从傍晚直杀到天黑,从天黑又杀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