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烈火燎原 » 第88章 陈洪范

第88章 陈洪范

    眼看张献忠病势越来越沉重,孙可望有些急了,他一把拉住军医官,剑压脖项,沉声说道:“如果我义父有任何差错,我就那你陪葬!”

    军医官吓得抖衣而战,突然,他的脑海中灵光乍现:“将军莫急,我还有一个祖传的偏方,一定能够救大王。”

    孙可望推开军医官:“赶紧治!”

    军医官思索片刻,立刻开了一个方子,然后将方子递给孙可望:“将军,这几副药还请将军派人去找。”

    孙可望不敢耽搁,他怕方子中的药不好买,便派出好几拨人。过了好半天,终于有人拿着药跑了回来。军医官一顿折腾,熬了一大锅药。

    张献忠此时昏迷不醒,众人只得撬开他的牙关,往他嘴里灌。你还别说,这药还真起作用了。张献忠的烧渐渐地退了,脸色也没有那么难看了。

    又过了几天,张献忠居然醒了。眼见张献忠醒了,孙可望、李定国等义子皆抱着张献忠痛苦失声。

    张献忠强打精神,冲着义子们说道:“哭什么?难道哭丧不成?”

    话没说完,旁边有一人嚎啕痛哭,声音直接把这些义子们的哭声给压下去了。张献忠扭脸观瞧,不由得纳闷:“他为何在此嚎啕痛哭?”

    孙可望本想说两句,军医官一边哭一边说:“大王您终于没事了,不然小人就没命了。”

    张献忠苦笑一声:“你救了本王的性命,本王不会忘记你的大恩大德。我给你纹银一千两,下去领赏去吧。”

    打发走了军医官和其他各营的首领,张献忠看身边只有自己的四大义子再无他人,张献忠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我们被困在谷城,为父又身受重伤。只怕这次我们插翅难逃。你们都有什么好的办法没有?”

    众人都是一阵沉默。过了好半天,孙可望说道:“我听闻熊文灿一直向各地的义军首领颁布招降令,闯塌天刘国能都归顺了他。不如我们暂投熊文灿,来个缓兵之计。”

    张献忠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我们数次投降明廷,又数次叛反。你说那熊文灿能相信我们吗?”

    刘文秀是张献忠身边最有智谋的,他向张献忠建议:“我听说父王您曾与明朝的总兵陈洪范有过来往,何不求他帮忙?”

    张献忠的眼前一亮,是啊,自己怎么把这事给忘了。陈洪范与张献忠之间的关系非同一般。早在天启年间,张献忠曾经在延安府当过捕快,后来因为工作失职而丢了饭碗。没办法,张献忠投身延绥吃粮当兵。这张献忠好酒贪杯,与顶头上司发生争执,最后把刀都亮出来了。总兵王威听说此事,为整顿军纪,就命人将张献忠拉到辕门,开刀问斩。

    可巧,陈洪范就在王威的手下当一名副将,当他看到张献忠黄面虎须,相貌非常奇特,陈洪范的心中就是一动:“此人相貌惊奇,绝非池中之物,杀了未免可惜。”

    陈洪范来到王威的面前:“王将军,这张献忠虽然吃酒带醉,抗上不遵,但他罪不至死。不如留他一条命,也算积德行善。”

    王威本来不想答应,自己身为总兵,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怎么能说变就变,将来哪还有威信可言。但这陈洪范平时颇有人缘,与自己的关系也很不错,当众驳了陈洪范的面子好像不妥。

    王威左思右想,点了点头:“既然陈将军为张献忠求情,那我不能不给这个面子。来人!把张献忠给我推回来,重打一百军棍,然后轰出大营。”

    就这样,张献忠在鬼门关前走了一圈又活着回来了。张献忠当时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一打听,这才知道是副将陈洪范救了自己的性命。这张献忠虽然心眼不大,但对陈洪范还真的存着感激之情。

    前不久,陈洪范与左良玉应熊文灿之命在郧西与张献忠的部队发生了遭遇战,因为义军的首领很多,故而双方打了半天,陈洪范与张献忠也没有罩面。

    最后陈洪范与左良玉大败张献忠的军队,把张献忠撵到了宛城。陈洪范所带人马乃是熊文灿的嫡系部队,算是鄂系军阀。而左良玉是河南总兵,算是豫系军阀。两家虽然合力打败了张献忠,但心里都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熊文灿的作风是招抚为主,自己尽量保存实力。陈洪范在辽东大败而回,差点被崇祯给宰了。若不是上下打点,好悬丢了自己的小命。后来,陈洪范用重金贿赂崇祯皇帝身边的红人总督太监曹化淳,这才重新被崇祯启用,在熊文灿手下效命。故而,陈洪范是熊文灿政治方针的绝对支持者。

    左良玉当然同样喜欢保存实力,但这个张献忠实在太讨厌了,他在河南、湖北一带徘徊,就是不走了,好像一只苍蝇总在左良玉的眼皮底下晃悠。这一点让左良玉不胜其扰,进而恨之入骨。左良玉发誓一定要了张献忠这条命。

    左良玉继续追击张献忠,直到兵困谷城。而陈洪范则在襄阳作壁上观,没有熊文灿的命令,陈洪范一兵一卒也不会出的。不过说实在的,由于左良玉在谷城与张献忠对峙,陈洪范的压力周建。

    这一日,陈洪范正在屋中喝茶,有一名小校前来禀报:“启禀将军,外面有人求见?”

    陈洪范一听就一愣:“什么人要见我?”

    小校回禀:“来人说是襄阳城的一个富商,姓刘。”

    陈洪范一听是襄阳城内的乡绅富贾,心中立刻乐开了花。陈洪范本来就是个贪婪无度之人,加之曾经遭贬,为了能够重新当官,好悬没有倾家荡产。这一次,听说有当地的乡绅富贾前来求见,他的眼中仿佛已经看到白花花的银子正在成箱的摆在自己的面前。

    陈洪范虽然心中激动不已,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失态,他吩咐小校:“让他进来。”

    不大会儿的功夫,门外走进一人,陈洪范不见来人还则罢了,一见来人,脸色大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