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烈火燎原 » 第90章 谈判

第90章 谈判

    左良玉直盯盯望着熊文灿,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熊文灿见左良玉如此表情,干咳一声说道:“如今张献忠愿意投诚,而我一向希望化干戈为玉帛,故而此次前来就是想要和将军商讨收编之事。”

    左良玉如梦方醒,他大喊一声:“大人,此事万万不可!”

    熊文灿被左良玉的高调门给惊呆了,一旁的陈洪范有些不乐意了:“左良玉,此事乃是天大的好事,有何不可?”

    熊文灿也缓过神来,问道:“是啊!息兵罢戈,乃是百姓之福,国家之幸,有何不可?”

    左良玉强压怒火说道:“大人,这张献忠与他人不同,此人一向奸狡,曾三番五次投降朝廷。但他贼心不死,屡次反叛。张献忠还曾刨过大明祖陵,杀我大明臣僚与官军无数。是想如此罪孽,陛下焉能愿意宽宥,而这张献忠又怎么能愿意真心归顺。”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是啊!这张献忠可不是一般人,他曾经刨过朱家的坟茔,就这一条,诛九族都不够。

    但熊文灿还是不死心:“左将军,此事我会上报朝廷。如果能够收降张献忠,我还是愿意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谷城之事,还请左将军暂时撤兵,好让我和他们进行议和。”

    左良玉实在压不住胸中的怒火,他腾身站起:“熊大人,招降一事,恕左某万万不能从命。告辞!”说着,大步走出厅堂。

    望着左良玉愤然离去的背影,熊文灿叹了一口气。而陈洪范心中也是老大地不高兴,他手指左良玉对熊文灿说道:“大人,您瞧瞧!这左良玉居功自傲,全然不把您放在眼中。”

    熊文灿苦笑一声:“此事由他去吧。不过他说得也有道理。这张献忠不比他人,有盗挖皇陵的大罪。此事还要上报朝廷。”

    就在当天,熊文灿写下一道表章发到京师。这份表章并未事先经过杨嗣昌的手就直接落在了崇祯皇帝的龙书案上。

    崇祯皇帝虽然愚鲁,但表面上是个比较敬业的皇帝。他一见熊文灿的奏章,就气得浑身栗抖,体似筛糠。熊文灿出任六省军务总理之后,中原的形势还真得越来越好。安徽、江北一带局势大定。张献忠、老回回等人的活动范围被压缩到湖北与河南交界,四川也进不去了。

    就在局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熊文灿居然请折子要招降张献忠,这下子可把崇祯给气坏了。他立刻命小太监把杨嗣昌招进内宫。

    一见杨嗣昌,崇祯就把熊文灿的奏章扔到杨嗣昌的面前:“杨嗣昌,这熊文灿可是你力荐之人,你瞅瞅,他这是要干什么!”

    杨嗣昌从地上捡起奏章,打开一瞧,不由得出了一身的冷汗,他有些后悔当初启用此人。这熊文灿简直就是个混蛋,怎么和自己的父亲杨鹤一样浑呢?

    崇祯拍案说道:“这张献忠刨了皇陵,罪不容诛,灭其九族都不为过,熊文灿竟然想招降与他。你说我是不是现在就该把他捉拿进京问罪!”

    杨嗣昌此人虽然聪明绝顶,但死要面子。正所谓人要脸树要皮,作为一国的兵部尚书兼内阁成员,杨嗣昌怎么也不会说自己错了。

    他躬身施礼说道:“陛下,这张献忠确实是罪无可恕。但如果现在我们不同意熊文灿招安,那张献忠手下贼兵数十万,一旦逼急了,恐怕中原的形势会再次大乱。我们如今外有清贼屡犯边陲,内有流寇经年肆虐,倘若长此以往,必定危及我大明的江山社稷,还望陛下三思。”

    崇祯闻言沉默不语。杨嗣昌说得不错,皇陵被刨,自己起码还活着。倘若这江山社稷要是丢了,自己可就没有活路了。良久之后,崇祯问道:“那依爱卿之见,该当如何?”

    杨嗣昌说道:“不如假意收编,等到时机成熟,将这些贼寇一举歼灭。”

    崇祯叹了一口气:“只得如此。”

    崇祯下诏,命熊文灿与张献忠商谈招降事宜。实际上熊文灿从上表招降一事开始,一颗心就一直悬着。同意熊文灿招降的诏旨传至襄阳,熊文灿的这颗心这才放下。他立刻前往谷城大营,向左良玉宣读圣旨。

    有圣旨在,左良玉纵然有千般不愿,也不干公然违抗。不过左良玉从谷城大营退兵之前,对熊文灿、陈洪范冷笑道:“二位大人既然已经请旨招降,末将也不拦着。不过你们记住,他日张献忠反叛之日,便是二位大人人头落地之时。恕不奉陪,告辞!”

    左良玉的话不多,但却有千金之重。熊文灿与陈洪范均是听得浑身一颤。

    陈洪范很快就接管了左良玉原先的谷城大营。接下来,便是张献忠与熊文灿开始关于投诚事宜进行交涉。因为双方就招降条件有很大分歧,这谈判就谈了一个多月。

    张献忠与刘国能不同,他不同意收编,执意要求保留军队的控制权,并且要求朝廷派发自己手下十几万士兵的粮饷。这让熊文灿很难接受。因为这明显有为将来造反做准备的意思。军队是张献忠的,军衣号坎、粮饷发放是朝廷的。一旦朝廷不发放粮饷了,张献忠就会和当初一样说造反就造反了。

    可是张献忠一再坚持,这让熊文灿十分为难。他再次上表朝廷,看崇祯皇帝是个什么意见。崇祯一见怒火直冲顶梁:“这哪里是归顺朝廷,分明是拥兵自重,以图他日再次反叛。”

    杨嗣昌势成骑虎,便向崇祯皇帝谏言:“如果张献忠想要投诚,就需要投名状。如果他能够用自己的兵马斩杀或擒获其他的反王,未为不可。”

    崇祯听了之后,觉得在理,便下旨给熊文灿,让张献忠拿来投名状。这下子张献忠有些为难了。如今身边的反王倒是不少,比如老回回马守应就是最好的投名状。但是这老回回征战多年,颇负盛名,他看出李自成、张献忠都有吞并其他义军的野心,为保存实力,与革里眼贺一龙、左金王贺锦、改世王刘希尧、乱世王蔺养成等人合兵建立革左五营,实力强大,不次于张献忠与李自成。

    如果动了老回回,不仅其他四人要反,而且张献忠会与所有义军为敌。这对于张献忠而言,实在得不偿失。就在张献忠为难之际,手下谋士给他献了一计,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洒不了油。干脆将革左五营的五位当家人一并杀了,把罪责算到熊文灿的脑袋上。就是将来再反,其他义军也对自己没有意见。

    张献忠思虑再三,一咬牙:“就这样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