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浮仙若梦 » 第29章青丝倏忽为皓首,云峰甲子仍然翠

第29章青丝倏忽为皓首,云峰甲子仍然翠

    玄清子哀叹一声,“哎,咱们倒霉就倒霉在这里”

    “师兄何出此言”?叶明在心中想了又想,一个脑袋四个念头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好当个专业捧艮,向玄清子问道

    “山外弟子,多是那些凡俗之人中的达官显贵、豪强贵胄的庶出但受宠的子嗣,知晓这世间有许多修仙求道之人,寿元绵长可以逍遥世间。他们空有向道之心但所求无门,咱们三仙观又不收上门的徒弟,不入山门便不得传法,只能追随咱们三仙观在外行走的师兄师叔们,处理一些杂物俗事,这边是我刚才所说的得富贵,不可得逍遥”。

    玄清子顿了顿,又说道

    “从咱们修行境界的角度来说,他们与凡人无异,只是多了些凡人不会有的烦恼。但是又帮着三仙观做事,所以勉强算是三仙观的山外之徒。至于那些迷道之徒,算是困在了问道境,有朝一日若是能在寿元未尽之前,勘破胎中之谜、勘破虚实与自我之辨,也会在这茫茫道途上继续走下去”

    “所以?”叶明问道

    “所以咱们翠云峰上的倒霉孩子全是道体境界!”玄清子心想刚才还夸他聪明呢,怎么连这一点都没有领悟。于是嫌弃地瞥了叶明一眼,心念一转继续说道

    “尊敬伟大又最帅气有才华的鹤师尊为了让我们尽快突破《观云自在经》第一境,炼体有成,又担心弟子们吃不好、睡不好。

    尊敬伟大又最帅气有才华的鹤师尊啊,每三日便在这山中放一些走兽野物,既可以让我们这些锻炼道体的弟子们,摔摔打打、熬练身子,也可以结伴猎取这些野兽,增加血食打打牙祭。

    你们说尊敬伟大又最帅气有才华的鹤师尊,是不是考虑的周到?”

    玄清子一边恭维一边咬牙切齿地说道,显然恭维是惧怕的虚伪假象,咬牙切齿的怨念才是内心真正的想法

    “我当你们自己人,才同你们说这些的。食一旬一授,授的只是油盐糖醋而已;衣一季一授,授是那桑苗蚕种而已,给你两只白胖小蚕,还让你自己养蚕、采桑、织布、纺绸,塞牙缝都不够。若是不去想些办法,只能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这深山老林之中过野猿般的生活”

    玄清子用手抚摸着身上的弟子青袍,有些愤愤地继续说,言辞之间语调激昂起来

    “学问一年一考,这才是最真实、最准时的”!

    “如果没有啥特殊情况,我们的引道师长便是我们以后要追随的授业师长了。他们平日里都在各自的红尘观中修行,只有一年一次回山聚事时才与咱们相见。

    虽然咱们的课业功法、锻体修行皆是看着那些书籍自己修习,但咱们若是能在年考之中拔得头筹,也证明他们的眼光不差。

    师长们都是德高望重的体面人,而且无论是哪个修士都是要凡事争胜争先的,自然相互暗自较劲,我们的学问成绩,就是他们比较中的一项。

    若是考较得体,师尊大悦,还有些许好处,若是不成,哼哼~”

    玄清子不再言语,看来半扇羊排也就值这些了。

    叶明听出他言语未尽的意思,面对这艰难的未来,他心中倒是并不担忧。

    小二牛往叶明腿边靠了靠,叶明自然的伸手揉了揉小二牛的脑袋

    “敢问师兄,咱们是不是道体有成,突破了这道体境界便可出山行走了”?叶明思忖片刻,再次询问

    玄清子等了半晌,见叶明思忖便毫无顾忌的跽坐在开慧崮的小台地之上。他也看的出来,这新来的两个师弟是以叶明为首,心中暗暗构想出了一个套路,就等叶明开口呢。但是叶明开口之后他却笑而不语

    叶明心中知晓玄清子的意思,对着那片乱七八糟的物件做了个请的手势

    “我要那捆茅草,我道庐上的茅草有些发霉沤烂了。不过我不白要你的,待我回答完这第二个问题之后,你可以再多问一个”

    叶明笑了笑,并不急于发问

    于是玄清子清了清嗓子,开始回答叶明的第二个问题

    “非也非也,翠云峰入山难、出去却很容易,关键在于咱们以何种方式出去罢了。

    出去的方式有三种:其一,可以自己弃道离去,无人阻拦,只是心有不甘;

    其二,什么时候我们修行的《观云自在经》突破第一境界,也就是道体小成之后,什么时候便可离开翠云峰;

    其三便是在年考之中拔得头筹,并且主动去往紫阳峰,通过诸位师长的考校,也可以离开翠云峰”

    玄清子简明扼要地回答完叶明的问题,开始上下打量着那一顿乱七八糟的东西,心中选定一二,转身对着叶明笑而不语

    “师兄,不知这三种方式有何不同?”

    “这算我送你俩的第三个问题了”,玄清子心中长出一口气,有问有答,有解惑便有回报,这便是翠云峰的道理

    “翠云峰上的求道童子们,以一甲子为一届,以人皇更迭为一辈。一甲子一届却只在前三十年收徒,算起来咱们算是这洪武年间的第三届翠云峰之徒了

    慕道之人年年入得山门来,可真正的近道之人却寥寥无几。求道之心人人皆有,可清净之心少有。

    道体有成,才可得三甲子寿元,一甲子白发、二甲子黄发、三甲子复黑,再得一次青春。

    可是这道途寂寥、西窗久坐,道体若是未成,寿元不过一甲子有余而已,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翠云峰上蹉跎半生的。

    过柴扉问道求我容易,可是修身炼心却需要日复一日的熬筋练骨与晨省昏定的叩问本心。

    一部分师兄弟觉得修仙无趣,学了些识文断字和先贤经义,归家做个账房先生,或者跟随入世为官的师兄们做个胥吏,结个善缘,后代子孙也可做个山外之徒得一世富贵

    另外一部分师兄弟,修身小有所成,修的一身横练筋骨下山去。他们大多放不下颜面,不愿仰人鼻息寄人篱下,或入了江湖武行做个镖师护院,或去了戍边卫所搏个功名。常年在生死之间搏杀,也有很多人就此道体有成,活出三甲子寿元,再回山修行

    无论如何,这两种师兄弟们也算是知己认命了,总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