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国师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因为理想 因为信念

第一百五十八章 因为理想 因为信念

    “茶,当然是用来喝的。”

    李想一边吹着热气,一边解释道:“你们那种吃法,跟喝粥有什么区别?加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只会把茶的本味掩盖掉,变成了喝水。”

    “没想到先生还懂茶。”李孝恭笑道:“之前听闻先生家的吃食,皆与别家不同,如今倒算是见识了。”

    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李老庄的各种特殊之处,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当属吃食。

    在这方面,几乎所有吃过的人,都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最有名的自然是炒菜和香粉。

    这两样东西如今都能在桃花源酒楼尝到,因此也不算稀奇了,但这种独特的泡茶方式,却让李孝恭眼前一亮。

    “郡王没有去过桃花源?”李想笑问道。

    “去过几次,但没尝过这个。”李孝恭答道。

    “那倒是我的疏忽了。”李想笑了笑道:“以后客人一到,先上一壶茶再说。”

    其实并不是他的疏忽,而是茶这玩意的产量实在太小,根本经不起消耗。

    天下刚刚经过大乱,百姓连吃都成问题,哪有空闲去种茶?

    更何况,这个时代的长安还没兴起喝茶的风气,这玩意现在都还不算饮品,而是一种药材!

    李想家里喝的茶,都是以药材的名义收购来的,价格还挺贵。

    事实上,他们现在所在的这家茶楼,都是李想跟一个药材商人合伙开的。

    一开始,人家还不信能赚钱,是李想亲自出面劝说,这才谈下来。

    “那我得尝尝。”李孝恭也笑道:“看看此物到底有何妙处?”

    说罢,他端起茶杯,学着李想的样子吹了吹热气,随后轻抿了一口。

    茶水入喉,先是一股略带苦涩的味道,随后苦涩化为淡淡的回甘,满口留香,让人回味无穷。

    “好东西!”

    李孝恭咂了咂嘴道:“此茶入口虽然苦涩,但细品之后,又满口回甘,悠远绵长……”

    “就像是人生一样。”李想笑道。

    “啊?哈哈哈,还真有点。”李孝恭大笑道。

    “所以这茶只能细品,不可牛饮。”李想又道。

    “此话甚妙!”

    两人一边品茶一边闲聊,没过多久,楼下的舞台上忽然响起了一阵鼓声。

    咚咚咚!

    “哇,开始了开始了!”

    “是第二部!”

    “听说叫重八传奇,可有意思了。”

    伴随着鼓声响起,无数人欢呼啊雀跃,翘首以盼,都在眼巴巴的等待着戏剧上演。

    就在这时,锵的一声响起,红色大幕徐徐拉开,一名牧童牵着木牛从后方缓缓走来。

    “小子有名无姓叫重八,自小生在贫民家,家中六人皆牛马,肚子整日叫呱呱……”

    随着一段顺口溜般的开场白,少年重八开始了他的传奇一生。

    对于大多数在场的百姓而言,他们虽然听说过“戏剧”,但却没有亲眼看到过。

    这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去观看这种崭新的表演。

    剧中的人物,有血有肉,表演有哭有笑,每一段情节看起来离谱,但又十分贴近生活,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

    小小的重八,就像是邻居家的孩子,牵挂在每一名观众的心。

    当遇到高兴的事时,他笑,台下的观众跟着笑。

    当遇到愤怒的事时,他怒,台下的观众一起怒。

    当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时,他哭,台下的观众陪着哭。

    从少年到青年。

    重八从被赶出寺庙,孤身流浪,一个破碗四处行乞的孤儿,慢慢成长为一个有理想,有见识,有智慧的年轻人。

    最终,他来到了晋阳,加入了秦王的军队,成为一名勇敢的小兵。

    青年的重八是意气风发的。

    在秦王的带领下,他所在的军队战无不胜,一路攻城拔寨,横扫天下,只用了短短九年就实现了天下一统。

    天下一统之后,重八也因为功勋卓绝,被封为将军。

    随后,重八功成身退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成为一名父母官,开始了另一段完全不同的人生。

    上任的第一天,重八把官衙当成了军营,把手下的官吏当成了军中的士兵,各种误会和错乱,闹出了不少的笑话,把台下的观众也逗得哈哈大笑。

    但从第二天开始,重八一改往日毛病,开始认认真真的做官,并且主动向幕僚和长史学习。

    为了能读书识字,他甚至买了三本蒙学读物,从头开始学习。

    看到父母官如此尽职尽责,手下的官吏纷纷被其感动,再也不偷奸耍滑,同样变得认真起来。

    在重八的认真治理下,只用了三年时间,家乡就变了模样,人人都能吃饱穿暖,人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在这三年期间,重八也跟府衙旁边卖豆腐的姑娘看对眼了,随后双方互诉衷肠,定下婚期。

    就在订婚后不久,熟悉的旱灾又来了。

    面对着无情的天灾,重八展示出了不同以往的一面,他仿佛变回了曾经的将军,不但跟父老乡亲立誓同甘同苦,而且还身先士卒,奋斗在抗旱的第一线。

    甚至……忘记了自己的婚期。

    随后,便是“舍小家,为大家”的经典场面,还有“河边结拜”的双向奔赴式爱情。

    看到这一幕,在场的观众哭得稀里哗啦,哭喊声甚至一度打断了台上的表演——因为演员也全都哭了。

    茶楼上,李孝恭看到这一幕,双目含泪,不能自己。

    “先生……你说……这样的人,真的存在吗?”他有些激动地问道。

    “为什么不存在呢?”李想淡淡一笑。

    这样的人,在新中国建国后的那段日子里,不是很常见吗?

    若是没有这些先辈的艰苦奋斗,又如何能有后来的幸福生活?

    “这样的人,应该算得上圣人了吧?”李孝恭又问。

    “当然。”李想点头道:“这样的人,即使没有朝廷的宣布,也没有儒家的认可,在人民心中他也是圣人!”

    “他为什么能做到这些?”

    李想长叹了一口气道:“因为理想,因为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