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风雨玉蝶梦 » 第一六二章 好心惹上祸

第一六二章 好心惹上祸

    吃了砍头饭,公孙善已经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到尽头了。自己死了没什么,可害苦了袁楚楚和她肚子里的孩子。

    自己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起了菩萨心肠,去救那个被锦衣卫通缉的闯匪,害得自己也被卷入旋涡。这下惨了,连小命也要搭上了。

    袁楚楚!我那可怜的婆娘。本想和你相爱一辈子,好好把我们的孩子抚养成人,教他读书,长大后,像他爷爷那样有出息。可眼下,梦想即将成为泡影。

    楚楚!都是我害了你。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娶你做老婆。这辈子,有愧于你,亏欠于你。

    公孙善正在浮想联翩。突然,牢门被打开了,几个锦衣卫队员冲了进来,不由分说给他和管家上了枷锁。公孙善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走!到你该去的地方。”一个队员把他推出牢门。之后,把牢门又上了锁。

    “带我去哪里?”公孙善淡淡的问。

    “你不是明知故问吗?告诉你,带你们上午门外刑场。”一个队员冷笑着说。

    “这一天,没有想到来得这么突然。”

    “没有想到的事,还多着哩!”

    公孙善和管家,在十几个锦衣卫队员的押送下,缓缓的在马路上行走,沿途,投来了无数好奇的眼光。有的人,冷笑连连;有的人,摇头叹气。

    走到西门巷口时,公孙善感觉围观的人很多。突然,一个疯子闯到路中间,被一个队员推倒在地。只见疯子从地上爬了起来,扯住那个队员不放。

    这时,只听人群中有人高喊:“锦衣卫打人了。”顿时,围观的人群一阵慌乱,东跑西窜,而且,人数越来越多,似有把十几个队员围在中间之势。

    公孙善兀自骇然,不知怎么回事。突然,听得“轰”的一声,浓烟滚滚,让人睁不开眼睛。公孙善咳嗽连连,只听有人说:“公孙善!赶快跟我们走。”自己还没有回过神,已经被人拉着跑了。

    甩开了锦衣卫,冲出围观的人群,来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刘四、方可行、计可施、赵松和公孙善五人,跑的气喘吁吁,下气接不了上气。

    公孙善知道是他们救了自己。可定目一看,一个也不认识,正用疑惑的眼神望着他们时,刘四卸下了妆,说:“你小子,是不是寿星公公吃砒霜——活得不耐厌了?”

    公孙善一看,原来是刘四,不禁一阵惊喜,说:“原来是大舅哥!这四位是……”

    “他们是我的朋友。今日如果不是他们,你小子早就到阎罗王那儿报到去了。你想死倒没关系,可别害了我妹妹哭哭啼啼的。”

    公孙善连忙向诸位施礼,口称:“谢谢诸位英雄。你们的活命之恩,公孙善莫齿难忘。请问诸位尊姓大名,公孙善永生铭记。”

    刘四向公孙善逐一介绍,今日参加营救的人员。说:“你小子的命,是他们给的,他们可是你的再生父母。从今以后,要好好珍惜自己的性命,善待我妹妹。听到没有?”

    “知道,知道!”公孙善连声答应。

    “不过,”刘四又说,“公孙府你是回不去了,找个僻静的地方安顿下来,等风声过后,再回公孙府。一段时间,不能抛头露面,以免再生祸端。”

    公孙善顺从地点点头。

    这时,只听计可施说话了:“说说,你是如何惹祸上身的?你不会真的私通闯匪吧!”

    于是,公孙善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一日,公孙善和管家,前往郊外的养蜂场,看看蜜蜂采花的情况。

    突然,一个汉子满身是血,举步艰难地走进他临时搭建的茅屋。说:“大哥!能不能让我躲一躲?”

    公孙善一看来人,四十左右岁的年纪,身上多处刀伤,正流着血。惊问:“壮士何以如此?是不是和人打斗?”

    “得罪了他人,被人追杀。”来人痛苦地说。

    公孙善顿生同情之心,便点头答应:“进来吧!包扎一下伤口,可别破伤风了。”

    “谢谢!我包扎好伤口,马上就走。”

    “没事。这里是城郊,偏僻的很。你的仇家不会找到这里来的。安心在这里静养两天,再走也不迟。”

    “好的!可是要给你们添麻烦了。”

    “不会,不会!”公孙善连忙扶他坐到石凳上,又说:“正好我的管家会一点医术,让他给你包扎一下。然后,上山采一些消炎的草药,敷一敷,很快就会好了。看样子,尽是皮外伤。”

    那汉子非常感激,说:“真是想不到,在这荒郊野外,还能遇到好人。看来,我的命不该绝。”

    管家插话说:“壮士别说丧气话。尽管时下世态炎凉,但毕竟还是好人多。”

    “这位兄弟说的对,在下也是这么想的。”

    只见管家不慌不忙,帮那汉子脱掉衣服,拿出自备的消炎水,给伤口清洗消毒。你看他,像是专业的郎中,多么细心,多么仔细。之后,用白纱布包扎了伤口。

    站在一边的公孙善问:“请问壮士尊姓大名,从哪里来的?如何与人结仇?”

    那汉子面对这两个好心人,也不隐瞒。说:“在下张时宗,陕西人氏。”

    “陕西!不是在闹乱子吗?壮士不会是……”公孙善惊讶地问。

    “两位不用怕。在下实话告诉你吧!我是闯王李自成的探子。不料,近日行迹败露,被官兵追杀。所以,东躲西藏,误冲误撞,撞到这里来了。”

    “你们这些人,是不是不想活了?”

    张时宗说:“不是不想活,而是活不下去了。俗语说,恶死不如赖活。活活被饿死,还不如揭竿而起,造皇帝的反,说不定还有活路。反正都是死,与其悄无声息的死,还不如轰轰烈烈的亡。”

    “可是,”公孙善分析说,“纵观历史,造反的人有几次成功?大多是轰轰烈烈一阵子,便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一句话说的好,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必须去争取。说不定成功哩!”

    公孙善摇了摇头,说:“百分之一的概率,必定是渺茫的。与其做这渺茫的事,还不如安安分分的生活下去。”

    “你们身居大都会,整天看的是柳绿花红,繁华世界,根本不了解天下穷苦百姓的生活,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有的是生不如死。”

    “这一点我认可。我们的确无法感受天下老百姓,所受的苦难。但我认为,不应该造反。大凡造反,最终只有死路一条。”

    “这就是人的思想决定的。有一些人认为不该造反,可我们却认为该造反。”

    他们正聊着,突然,茅屋外传来了喊叫声:“投降吧!你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张时宗低声说:“他们找到这里来了。兄弟!这下可要连累你们了。你们的恩情,只有来世再报了。”说着,咬舌自尽了。

    外面的人,听到里面有动静,十几个人冲了进来。只见那个受伤的人已经死了。而另外两人却是战战兢兢的。这时,有一个人认出了公孙善。说:“这不是公孙礼的大公子吗?好啊!原来你们私通闯匪。”

    管家结结巴巴的说:“你们冤枉我们了。他跑到这里来,满身是血,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是闯匪。”

    “不知道?还给他包扎伤口。不是一伙的,是什么?通通给我带走。”领队的一声令下。

    就这样,他们稀里糊涂进了锦衣卫的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