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风雨玉蝶梦 » 第一九五章 选择当叛徒

第一九五章 选择当叛徒

    最新域名【八零书屋】

    易庆生身亡后,州府很快又派来一个新任知县,他的名字就叫崔富贵。

    俗语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为了树立自己在百姓中的权威,崔富贵着重要做以下三件事:

    一,整顿衙门,把那些没有责任心,或者说是在衙门里浑水摸鱼的人,全部劝离,重新招募有责任心的人充任。

    二,延续前任知县兴修水利,鼓励农耕的惠农政策,降低农田的废荒。

    三,禁止辖区百姓加入起义军的行列,如被官府发现,将殃及父母兄弟。将以“犯上作乱家眷”的罪名,而被抓捕。示情节轻重,被判各种刑罚。

    崔富贵把这三条政策,写成文稿,贴于衙门外。一时,围满了观看的百姓。识字的人,细读条文,揣测新官员的施政方略;那些目不识丁的人,仅仅是矮人观场,跟别人凑热闹而已。

    这些人中,就有多尔衮的身影。

    自从天悟被杀后,多尔衮成了宝贤庄的庄主。这位大清国的王爷,并非看重这一小小庄主之位,而是因为,宝贤庄是大清间谍,进行颠覆活动的基地。他是集组织者、领导者和策划者于一身的首脑人物。

    从天悟实施颠覆活动,多次碰壁中,多尔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他认为,为了达到最终目的,只有在各级地方官的身边,安插自己的死党,才能最终实现颠覆目的。

    正好,剑陵县新来的地方官,正准备招募新的办事人员,这正是安插死党最好的机会。这位地方官的上级领导,正是天悟策反成功的人。

    俗语说,不看僧面看佛面。通过这一层关系,多尔衮找到了崔富贵。多尔衮说明来意后,拿出了州府最高长官的介绍信。有道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崔富贵虽然涉足官场不久,但也知道这些潜规则。

    多尔衮要介绍人加入他的领导团队,崔富贵不敢说个“不”字。因为他知道,眼前这个人,便是自己上级领导的朋友。领导推荐的人,他只能照单全收。

    就这样,除了崔富贵本人,下属的师爷,捕头,判官等各种职务,都是多尔衮推荐来的。而这些人,大多是宝贤庄的人。

    在剑陵县衙门的领导层,形成一个“宝贤派”,他们有意无意地架空了崔富贵。作为剑陵县的第一把手,他不但左右不了下属官员,更多的是,被下属官员牵着鼻子走。

    崔富贵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知县老爷。

    多尔衮知道火候已到,便又到衙门找崔富贵。这位崔知县不敢怠慢,把他捧为上宾。崔富贵虽然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但觉得此人并不简单。

    最新域名【八零书屋】

    这次,多尔衮毫不隐瞒,向崔富贵摊牌了。

    多尔衮说:“崔大人,实不相瞒,本人名叫多尔衮,乃大清国王爷。今日找你的目的,不说相信你也猜到了。”

    崔富贵一听,大吃一惊,有些坐不住了。眼前这个少年,竟然是大清国的王爷。对大清间谍,到处拉拢地方官,大搞颠覆活动,他是知道的。没有想到,今日都“统战”到自己的头上了。

    上一任的易知县,就是拒绝大清间谍的劝降,而遭来的横祸。这可是前车之鉴。自己的顶头上司,既然和多尔衮走得很近,肯定早就被他“统战”了。看来,如果要保住“项上之物”,别无选择,只有和他合作这条路了。

    识时务者为俊杰,才是乱世枭雄,最明智的做法。此时此刻,并不是我崔富贵要背叛朝廷,而是眼下无奈的选择。时下的朝廷,内忧外患。看来,大明的气数已走到尽头了。最终的结局,不是被李闯所取代,便是被大清所取代。

    “崔大人!如果你选择与大清合作,你的项上人头,将安然无羔;你的仕途之路,将是有升无降。你可要考虑清楚。最起码要知道,易庆生是怎么死的。”

    崔富贵面无表情,说:“小人愿意与大清合作。”

    “好!痛快。”多尔衮拍手点赞。

    “小人愿听王爷教诲。”崔富贵最后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成了背叛朝廷的地方官。

    “既然崔大人选择与我们合作,从现在开始,必须接受我的领导。我们今天的谈话,只有你我知道,不能对外泄漏,不然,会对你的性命构成威胁。”

    “那小人应该怎么做?”

    “现在不需要你做什么,也不要求你与朝廷对着干。如果需要你做什么事,我会派人通知你。如果没有,你照样做你的事。”

    “知道了,王爷!”崔富贵唯唯诺诺。

    送走了多尔衮,崔富贵的心情非常沉重。现在的处境是,骑虎难下!朝廷得罪不了,大清国也得罪不了。万一哪一天,李闯也派来了说客,我将如何应对?时下的形势是,三方势均力敌,谁的老虎屁股都摸不得。

    崔富贵新官上任,所要实施的三条方案,除了兴修水利这一条,落实到实处。第三条却不了了之。

    再说,崔嵬夫妇到处在张贴“寻人启示”。一日,来到了剑陵县。

    崔嵬说:“卓凤的父亲易庆生,曾经在剑陵县当过知县。因为拒绝与满清同流合污,而被间谍杀害。如今的知县,不知是何人?”

    “问一下,不就知道了。”玉姑

    最新域名【八零书屋】

    随口说。

    经过打听,知道现任知县,是一个叫崔富贵的人。崔嵬心想,这个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说过。他把自己的疑问对老伴说了。

    “不会就是清木叔的儿子崔富贵吧!”

    崔嵬一听,非常高兴,说:“很有可能。可是,据清木叔说,崔富贵是出去拜师学艺,怎么会当起知县呢!”

    “天下之大,同名同姓者多的去了。”

    “说的也是。”崔嵬点头说。

    “不过,”玉姑说,“凡事也有例外。我倒有一个主意,打听一下新知县的年龄。如果是四十左右岁的人,十有**就是清木叔的儿子。因为即使有同名同姓,但同年龄的概率就比较小。”

    “老婆子说的有道理。”崔嵬非常赞同。

    于是,崔嵬又向别人打听了新知县的年龄。回答是:是一个四十左右岁的人。

    这下,崔嵬大胆断定,这个新任知县,就是清木叔的儿子——崔富贵。

    为了证实崔富贵是清木叔的儿子,只有面对面谈话,也就是当面问他,才能最后确定。

    于是,经过打听,崔嵬夫妇找到了崔富贵的住处。崔嵬对家丁说:“这里就是知县大人的家吗?”

    “是啊!你们两位是……”

    “你就说,堂叔崔玉龙相访。”崔嵬告诉家丁。

    “好的,两位稍候!”

    这时,崔富贵刚从衙门回来,正坐在太师椅上闭目养神。突然,家丁走了进来,低声说:“老爷!外面来了一对夫妻,男的自称是老爷的堂叔崔玉龙,想要见您。”

    “崔玉龙!”崔富贵想了想,从哪里冒出一个堂叔?不会因为也姓“崔”,就说是堂叔吧!还是因为我是知县,想来攀亲?别理他,见见再说。

    “把他们请到这里来。”

    一会儿,崔嵬夫妇走进他的会客厅。崔富贵一看,原来是一对六十多岁的人,根本不认识他们。

    而崔嵬一看崔富贵,非常高兴,说:“终于找到你了。”原来,崔嵬一看他,觉得他有几分像清木叔。就此断定,他就是清木叔的儿子。

    而崔富贵一听,愣了一下,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