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风雨玉蝶梦 » 第二七零章 重回乌龙镇

第二七零章 重回乌龙镇

    经常有人这样说,一个人,只要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三个要素,想不成功都难。也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在官场上,还是在事业上,只要具备这三个要素,一定会成功的。

    王景隆少年得志,首先,他是一个官二代;其次,他有很强的办事能力;最后,就是他人缘好,有很不错的人脉关系。

    像这样的人,升官是迟早的事。

    果然,洪同知县任期一满,就被上司调往大同当知府。他的仕途生涯,又前进了一步。

    听到夫君升官了,并且是家乡大同府的最高行政长官,周倩玉可是乐坏了。首先,她可以作为知府夫人,出现在公众面前;其次,有机会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这可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

    听说姐姐要走了,刘玉凤有些依依不舍。自从周铁虎带着刘玉凤,住进了王景隆的家,两块洁白的“玉”,好的像是亲姐妹,两人无话不谈。如今,姐姐要随姐夫搬走了,刘玉凤自然不舍。

    王景隆走了,刘玉凤也只能搬到隆盛庄去住,因为周铁虎在隆盛庄训练营当教官。

    王景隆调离洪同后,这里的知县就由师爷长孙乐接任,娄启明仍然是衙门的捕快。

    临走时,王景隆对周铁虎说:“铁虎兄弟!姐夫到任上后,向上司反映一下,把你调到大同来,当我的衙门捕头。你干不干?”

    “这样当然最好了,我们又可以在一起了。”

    刘玉凤听说,也高兴得像八月里的石榴,合不拢嘴。

    “不过,你要事先跟雷教头通气一下,假如真能调到我的身边,你不但在衙门当捕头,还可以从事正义事业,请求联盟组织,在大同设立分机构,你同样是教官。这样,可是一举两得。”

    周铁虎闻言,连连点头。说:“姐夫的建议很好。我回去先和我师傅通个气,让他有个心理准备,他也好安排其他人替代我。”

    王景隆拍了拍铁虎的肩膀,说:“耐心的等待吧!批文一下来,我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不过,现在你姐不在玉凤身边,你可要好好照顾她,她可是重点保护对象。”

    “会的,姐夫尽可放心。”

    来到大同的第三天,周倩玉归家心切,毕竟离开家乡六、七年了,总想回去看一看,走一走。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有一种家乡情结。有人在外奔波,到老了总想落叶归根,把骨头留在故土。

    周倩玉在王景隆的安排下,跟着他的亲信王兴,乘坐马车,回到了阔别多年的乌龙镇打石埔。一到乌龙镇,他觉得有一种亲切感。直到这时,她才真正体会到“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真正含义。心想,没有离开故土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感受的。

    此时的乌龙镇,和她离开时没有什么两样。街道上,人员稀少,买卖叱喝声听不到了。街道两边的店铺,关门的关门;开着门的,货品奇缺,门庭冷落。用“惨淡经营”来形容,并不为过。

    凭着记忆,周倩玉回到打石埔,想看看自己的家。可是,原来的房子早就倒塌了,房子四周长满了野草,有的有一米多高。“若市茶馆”已不复存在,只能依稀看到原来的位置。

    王兴忍不住问:“三婶!这就是你的家?”

    “是啊!人走茶凉。我们人一离开,家也没有了。”周倩玉感慨地说。

    两人在打石埔绕了一圈,发现这些村民都不认识。从门前经过,他们都投来了异样的眼光。他之所以回到乌龙镇,就是要寻找儿时的记忆。

    “从这里出发,约五里路,有一座城隍庙。我小的时候,经常和娘到那里烧香许愿。走!我们再去看一看,顺便烧烧香许个愿。”

    马车来到城隍庙,周倩玉发现,香客依然不少,进进出出,甚是热闹。她在王兴的陪同下,走进庙里,点燃一炷香,插进香炉里,然后双手合掌,念念有词。

    她的到来,引起了一个和尚的注意。这个和尚的法号叫知悔。他一眼看到周倩玉如此端庄,又有贵妇气质。料定,此女决非普通妇女,不是官家太太,也是大户人家的姨太太。

    知悔和尚走了过来,双手合十,口念“阿弥陀佛”,说:“女施主请留步!”

    周倩玉回头一看,是一个和尚。说:“大师有何指教?”

    “女施主如此高贵,夫君肯定是官老爷。”

    王兴接过话茬说:“我家老爷是当今大同知府,她就是知府夫人。”周倩玉急忙拉了王兴一下,白了他一眼,怪他多嘴。

    “怪不得!听说知府大人是新调到的。知府夫人怎么就来这里烧香?难不成你早就知道这座城隍庙?”

    既然人家问了,周倩玉便跟他聊了起来:“不瞒大师说,小女子也是乌龙镇人。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烧香许愿。”

    “哦,原来是这样。敢问家父何人?”

    “我爹是大同府有名的秀才,叫周彦博。逃荒那年,到外地逃荒去了,至今不知何往。”

    知悔和尚很惊讶,说:“这么说,女施主就是他家闺女周倩玉了?”

    周倩玉闻言,退了一步,骇问:“大师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事已至此,老衲给你说个明白。我的法号叫知悔,取‘知道悔改’之意。我的原名叫高瞻,以前在锦衣卫混饭吃。记得有一年,我和路远来大同,帮刘熙物色美女,那天大雨过后,在这里抢走了一个美人,让轿夫抬到一个叫黄岭界的小亭里,天色完全暗了,准备在亭里过夜。

    没有想到,关爷显灵了。我那个朋友不自量力,想和关爷过招,一拳被关爷拍出老远,当场毙命。还是我老实,遵循关爷的指令,把美女送了回来,又让轿夫帮她抬回家。”

    周倩玉一听,更是惊讶。心想,他怎么像是在说我呀!当时那个被关爷显灵救下的女子,就是我呀!那个坏人,怎么当起和尚了?

    知悔和尚看了周倩玉一眼,说:“后来,我才知道,那个美女就是周秀才的闺女。也就是现在的女施主。”

    “你就是那个坏人高瞻?”

    知悔和尚笑了笑,说:“人总是会变的。坏人不可能永远是坏人。就像我,得到关爷的点化后,我不再回京城了,也不再做刘熙的帮凶。隐名埋姓,出家做了和尚。为了表示悔过,我便自取法号‘知悔’。知府夫人!为了当年的冒犯,老衲正式向你道歉。阿弥陀佛!”知悔和尚说着,转身走入了禅房。

    周倩玉呆在原处,不知在想些什么。

    “三婶!我们该走了。”王兴小声地叫着。

    “不!我还想到黄岭界的小亭子看一看。”

    “好的。”王兴问明去黄岭界的路。马车便向黄岭界奔去。走了四、五里路,便到了黄岭界。果然,在路边有一个小亭子。

    周倩玉下了马车,走进亭子,在石条板上坐了下来。她感慨地说:“当时,如果不是关爷显灵救了我,我肯定被高瞻和路远这两个坏蛋,送到京城。我的命运,又不知道如何?”

    “是啊!有时候一个举动,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像三叔,他当年硬要走进‘怡春院’,如果听了我的劝,他也不会认识三婶你了。这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周倩玉有些不高兴,说:“不要再提那个肮脏的地方了。一想到它,我就恶心。”

    王兴吐了吐舌头,不敢再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