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重生小农女之芦花 » 第五十七章 重病

第五十七章 重病

    薛丞相一走,太皇太后便让红袖去请胡太医,胡太医带着几分惶恐面见了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先是赐了坐,然后问道“皇上的药服了吧。”

    “回太皇太后,皇上已经用过药了。”

    “那皇上的病情?”

    “微臣瞧着或许还能拖上几日。”

    “几日?那哀家要让皇上过不了后日,胡太医可有良药?”

    胡太医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珠不知该如何回话,一旁的红袖姑姑道“胡太医可要好好想着你家族人的性命才是。皇上如今这身子不就是多亏胡太医的药吗?”

    “微……微臣领旨。”

    第二日清晨,胡太医再次进宫诊脉,到了皇上跟前,皇后只留下采薇然后让一众宫人退到殿外候着。

    “皇上,微臣有事儿启奏。”

    皇上赶忙坐起来“说吧。胡太医”

    “昨日太皇太后召见微臣,说是要让皇上活不过明日。”

    “哼,皇祖母倒是心狠手辣,片刻容不得朕。”

    “那皇上预备怎么办,还请示下。”

    皇上起身踱步思考片刻才道“你回太皇太后说,药性要今晚才发作,只要拖过今晚,朕估计冯将军的队伍若胜利,明日就可抵达帝京。”

    “那微臣尽量拖延”

    太皇太后那边则等着消息,因大事快成,反倒有些坐立不安。“红袖,你给三个郡王那边发了消息没有。”

    “昨日已经发消息了。最快也得明日才道。”

    “那就好。你再去看看太医那边是怎么回事。”

    “是,奴才这就去。”

    红袖正准备出门,就见一个宫女说胡太医来了。

    “传他进来”

    胡太医一进来便按照皇上的说法告知了太皇太后

    “怎地这样累赘,非要晚上才发作?”

    “若皇上突然殡天,怕有心人说事儿有蹊跷,所以微臣用了慢性毒药。”

    太皇太后觉得有理“行吧,这几日你好好替哀家看着皇上,不许出纰漏。”

    “是,微臣告退。”

    见胡太医走后,红袖便道“胡太医这样说也是有理,不过,是不是去凤藻宫瞧瞧更妥当些。”

    “唔,摆驾吧。”

    太皇太后在一阵拥护下去了凤藻宫,见是太皇太后,采薇和于瑶都有些紧张,毕竟现在皇上已经“好”了,太皇太后先是去床榻边看了皇上,为了确保皇上是否真的有恙,太皇太后则以关心为借口,一直坐在床榻边观察。一旁的于瑶和采薇则急的团团转,还好皇上定力十分好,竟然没有睁眼,整整躺了半个时辰。

    见皇上一直未醒,太皇太后这才起驾准备回宫,临走前叮嘱道“皇上病情越来越差,哀家瞧着早些准备寿材冲冲喜也是好的。”

    于瑶听了带着哭腔道“一切听从皇祖母的。”

    太皇太后安慰了几声便起驾离开,见一众人没了身影,于瑶赶紧带着采薇回到皇上身边,皇上这时才睁眼。“总算熬过去了。”于瑶站在皇上身边抱怨道。

    “恩今晚才是最难熬的。采薇,密信发出了没?”

    “已经发出去了,臣女父亲还有窦大人,王大人都已接到密信”

    “那就行。”

    夜幕降临,而此时的皇宫也真正进入这暗黑混沌的时刻,太皇太后宫里因一直没收到皇上驾崩的信息,便开始对胡太医起疑,预备去召见胡太医的时候,却得到回信说胡太医今天带着家人去外地了。太皇太后此时才觉得不对劲,于是赶忙命人关宫门,同时发消息给薛丞相。

    太皇太后指挥着宫里的太监和侍卫一起拥在凤藻宫门外“来人,给哀家开门。”

    可是凤藻宫却一直闭门不开,太皇太后一个眼神,旁边的侍卫和太监用力推门,突然宫内却发出许多利箭来,还好太皇太后轿撵靠后,并没祸及,但推门的侍卫却大部分遭殃。

    太皇太后让轿撵退后几步“给哀家把宫门打开,哀家不信,这箭还有用不完的时候。”

    一时间太监和侍卫一起发力推门,里面的箭也如同雨点般射出来,但逐渐越来越少。而门缝也逐渐被打开,终于凤藻宫门被强行打开,里面的侍卫也拿着刀开始朝外面乱砍,一时间凤藻宫里乱作一团,但到底是寡不敌众,不一会儿太皇太后的侍卫便攻进了内殿。此时太皇太后见胜券在握便下了轿撵,扶着红袖的手进了宫内。但寝殿里却不见皇上和皇后的踪影,太皇太后一声令下“赶紧给哀家搜宫”

    一时间宫里灯火通明,到处搜索皇上的消息,可是皇上和皇后像消失了一般不见踪影。此时红袖道“老奴记得凤藻宫有条密道去宫外的。或许,皇上和皇后正在密道中。”

    “来人,把密道出口给哀家堵上,在进口出烧上火。”

    侍卫们领了命就去堵口烧火,这一闹一直到三更,太皇太后以为皇上必死无疑时,突然收到冯立仁将军带着窦大人王大人以及家奴少许士兵攻进宫门。

    “大胆,居然敢闯宫门。”太皇太后留下一些烧火的侍卫,便带着其他太监侍卫一起朝宫门敢去,刚好撞见冯立仁,冯立仁身披战甲,太皇太后便质问道“现在宫门已关,你们可知闯宫门是死罪。更何况,你们还是带着利器进宫”

    “微臣只是担心皇上安危,只要见皇上无碍,便自领死罪。”

    “你们真是胆大妄为,皇上如今在休养生息,待皇上病痊愈,就可让你们见皇上呢。”

    王鸿飞道“可是薛大人却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居然敢关押朝廷重臣?反了天了,来呀,把这群逆贼给哀家拿下。”

    话音刚落,双方开始斗争起来,冯立仁乃武将,王鸿飞和窦大人是文官,而所带的随从数量也并不多,双方较量起来,窦大人这边略处下风,但是为保皇室,几位大人也是拼尽全力,这时,薛丞相突然带着一些大臣从宫外赶来,原来自己被王鸿飞拘禁起来的时候自己暗自留了线索,太皇太后党派的大臣收到线索之后立马搭救两人薛丞相,薛丞相见事态严重便猜测出宫廷政变,于是赶紧带着一帮太皇太后党派臣子们进宫,没想到果然猜中。太皇太后见状,觉得大局已定。而冯立仁等人却不肯降服,太皇太后道“冯将军窦大人王大人,现在什么情形,识时务者为俊杰。几位大人还是早点归顺得好。”

    但冯立仁众人却像是没听到一般,最后冯立仁等人都被擒住,正当太皇太后要开始享受这胜利的果实,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后面传来“皇祖母,这是干什么?”

    只见皇上穿着龙袍精神奕奕地从后面走来,太皇太后满脸惊讶“皇上,你——”

    皇上轻笑道“皇祖母以为朕在何处?是在密道中吗?还是以为朕快命不久矣”

    “你,不可能,你”

    “哼,皇祖母好毒的心思,让戚宝林从胡太医那里拿药害儿臣,不过胡太医早已投诚,他给的不过是日常药物,当日朕昏倒也不过是胡太医与朕演的障眼法罢了。”

    太皇太后见皇上还要说下去,便打断“快,把这个假的皇上给拉下去。皇上如今缠绵病榻,不可能在此处。”

    太皇太后身边的侍卫犹豫不决,不敢妄动,一旁的红袖姑姑指着一个侍卫将领“快去把这个假皇帝捉拿了。”

    得了命令,那侍卫便正去捉皇上,此时一只箭飞似得射穿了侍卫的头颅。

    “瑞王叔来的正是时候。”

    原来瑞王爷刚好平定了平城郡马不停蹄得赶来,“臣救驾来迟,皇上恕罪”

    “瑞王叔来的正是时候,才让朕看到这一出好戏。”

    太皇太后见瑞王爷带着兵马一时间不敢妄动,瑞王爷却拿出一封书信道“太皇太后可知道这封书信,这封书信是您写给平城郡郡王,说皇上命不久矣,让他们起兵进帝京拥护禹王后裔登基。不过,此时的平城郡郡王已经被本王拿下。这封信便是太皇太后弑君夺位的证据。”

    “只不过是一封书信,你们居然敢给哀家乱扣罪名。各位大臣在此,你堂堂一个王爷,居然带兵进宫,可知是谋逆之罪?而且,你还在这里信口雌黄,说哀家夺位,是否太过牵强?”

    皇上怒气道“那太皇太后为何要烧密道,为何要让戚宝林从胡太医那里拿药?”

    “胡太医如今不在帝京,戚宝林是你后宫侧妃,她与胡太医是否勾结,也要待胡太医捉拿回来审问过才是,即使戚宝林下毒害皇上,也不过是侧妃行凶,关哀家什么事儿,至于密道,哀家听说有人误闯密道企图对皇家不利,所以才烧密道。”

    果然是能说会道,皇上本就受了许多委屈,此时早就怒气难耐“那你为何让刚才的侍卫捉拿朕”

    “哀家不是说了吗?按理皇上应该在病榻上,不可能再外面,哀家怕是冒牌货,不过是让侍卫捉拿皇上好好审问一番。”

    “你——”皇上气的不打一处来

    一旁的瑞王爷赶紧安抚皇上,太皇太后脸色未变道“今日宫中大变,因冯将军等人夜闯宫门所致,皇上既然在此,就好好责罚一番”

    “可是薛大人也夜闯宫门。”

    薛丞相道“微臣并未带任何利器进宫,而且,微臣被拘禁之后听说王大人要夜闯宫门,为确保皇上与太皇太后安危,微臣才斗胆进宫的。”

    皇上气的拂袖不语,瑞王爷小声对皇上说了几句,皇上这才收了怒气“既然几位大人都是为了皇宫安危而夜闯皇宫,这份忠心难得,就让各位大臣各自回府,至于这封信,窦大人,你好好查查,对了平城郡的郡王已经被瑞王叔捉拿,既然太皇太后觉得此事有蹊跷,那就好好查查吧。”

    太皇太后听完,捏紧拳头,仍是微笑道“皇上既然要查就好好查查吧。”

    一时间,大臣皆散,太皇太后回宫,而皇上也带着瑞王爷回到自己的宫里。

    这一闹已经是拂晓,不仅皇上没休息,太皇太后也没休息,一直在等着沧州郡王和上谷郡王的消息。

    太皇太后焦急地等着,还不到辰时,就听到皇上驾到,皇上耐人寻味地看着太皇太后道“皇祖母是不是彻夜未眠,只等着沧州郡王和上谷郡王的消息?其实朕已经收到消息了,冯将军与候侍卫已经见过两位郡王,现在正带着两位郡王回来,估计巳时,就能见到皇祖母呢。”

    太皇太后听得消息惊了,但有听的皇上继续道“皇祖母可知道,当初两位小王爷的毒药是谁下的?其实追根寻底是朕授意的,若皇祖母要想禹王后裔活着出帝京,还是少谋划这些事。”

    “你好毒的心思。”

    “若论狠毒,皇祖母何尝不是,毒杀皇孙,纵容太后毒杀皇上,这桩桩件件哪一个不是死罪。”

    “你别以为抓了几个郡王就可以左右朝廷,如今朝中大臣谁不听哀家的。”

    “是吗?现在几路兵马压进帝京,你说这些臣子到底是听您的,还是听朕的。对了皇祖母别想着鞑靼部落拥护皇祖母,朕刚得到消息,如今鞑靼部落首领是达木王子,而皇姐正式成为达木王子的王妃,皇姐对您恨之入骨,所以已经将你里通外国的信回传给了朕,皇祖母,您谋朝篡位,里通外国,您说您该当何罪。”

    “你——你”

    皇上拍了拍龙袍“朕要上朝了,今日起太皇太后不必垂帘听政”

    终于,在六皇子登基第二年冬季,太皇太后势力得到镇压,六皇子得到真正的皇权。

    皇上得到皇权之后第一时间将薛丞相判罪,而依附太皇太后的官员皆是流放贬官,而罗尚书被奉为丞相,王鸿飞成了吏部尚书,冯立仁再次添一等忠国公爵位,而朝廷中官位空缺,皇上便开始广招贤能,大力推行科举制度,周朝迎来兴学之风。而此时的采薇,却并不对这清明朝政高兴,因为候瑾玉还迟迟未归,说是未归其实是不见人影。

    据报是候瑾玉在行动的时候去追一个将领,在纠缠之时不小心跌落河流。皇上得到消息之后命人打捞,但是那个将领的尸体被打捞出来,但仍没有见候瑾玉的人影。

    采薇自我安慰“没见到尸体说明活着的希望就大些。”

    可是,一些人却说或许冲道下流,不见尸体也很正常,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采薇就是不相信候瑾玉死了。现在她整日浑浑噩噩地在家呆着,拿着鸳鸯配发呆。

    冯云澈看着也干着急,赶紧让未来媳妇儿罗娇茜来安慰,可是采薇却如同活在自己的世界一般,不管谁来劝,仍是一副浑噩的状态。

    冯立仁看到便说“这是心病,谁劝也没用。云澈,你还是多去找找候瑾玉的下落吧。”

    冯云澈也知道自己妹妹的心病“我知道,我已经请旨去找了。”

    就这样历时一个多月,仍是没半点消息。而采薇则因为候瑾玉的事情便病倒在床上,时而昏迷时而清醒,冯立仁请了好多人来治疗也无起色,直到开春的时候,一个蒙着面的男子戴着斗笠找到了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