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阿斗自传 » 勾起的回忆

勾起的回忆

    在灾难面前人们的生命显得那么渺小和脆弱。我想了很久很久,我沉默了。我还是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为震区人民做什么?像电视机里面的军人一样去救灾吗?我刚出社会,我连拿路费的钱都起来很吃力。何况我单独的去远方的能力,都是借着这个城市还有我认识的亲人,熟悉的人我才敢去。

    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都是一个需要救助的人,我需要一个人来救助我人生的方向。明确奋斗的目标。那时候的我确实对周边的人很有依赖。自己能够拿定主意的事情渺渺无几。有时候甚至吃什么都会纠结很久,看看别人都吃了什么才能够做决定。然而那个时候的我确不知道不同的人,饮食习惯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吃甜的,有的人喜欢吃辣,有的人喜欢清淡。有的人吃饭粗鲁什么都可以吃。有的人吃饭又比较高雅,要色香味俱全,环境干净整洁高雅的地方才可以就餐。

    那么什么才是适合我的味道,我一直在寻找。尝遍的各种酸甜苦辣,好像都可以吃,都能将就。或许这就是我的收入决定了我能吃到的东西都是将就。我的眼界决定了我能看问题的高度。我当时的胆量决定了不敢去尝试未知的远方。我只会祈祷,祈祷自己不会遇到灾难,也只能祈福震区的人民早日脱离苦海。因为我当时的能力决定了我只能!

    太压抑了,想到这里,不想再写关于地震的东西。可是,压抑也不能阻挡我回想起当时中国人民,面对灾难。所产生的爱国家,爱同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那种感情和凝聚力。当时的全国上下从省市县镇村,到学校和各大事业单位和企业工厂。都在组织号召大家像震区捐款,捐物。在镇上以及村委会的荣誉墙上,用一张大大的红纸。写满了为震区捐款的集体和个人。上面有具体的金额。我当时也捐了50块。心里想的,不多也算心意吧!每个人能力不同,所捐赠多少肯定是有差异的。但是各个地方,当时的凝聚力是一至的。都想着能够为震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的心意。

    当时的故事太多了,对于我肯定是有一定的影响的。让我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我一样还能好好的活着。有些人或者物失去了就将不会再回来了。每个人的成长轨迹,都不一样。不是说看到了就能够感受到。或者懂得到。而当时的我就属于那种什么都好像刺激不了我一样。怎么样才算进步,才算成长。在我当时的认知里完全是一片空白。

    有时候会想到明天要做什么。从来没有做过超过一个月的规划。别说一个月了,好像一个星期的都没有。嘴上经常把顺其自然挂在嘴边。确什么也不做。得到的结果,我现在知道了。是老了。老了就算了。还什么都不会。扎心吧!能够想到说明思想在进步,我们的脑袋里面每一瞬间都可以想很多的东西。祈福也是想象的一种。是一种能力达不到的高度,才会用想象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

    地震那一年我已经没有读书了,年少的我不知道穷人家的孩子不会读书。他的人生轨迹是有多曲折。需要走多少的弯路。在校期间特别是初二过后,数学英语要是没有选择题。我毫不夸张的说。我只能得零分。我天生的都是慢节奏。记忆力特别的差,头一天晚上记住的单词,第二天早上去全部都能够忘掉。我永远都忘不了自己假装努力的样子。每天早上不到五点都到学校了。拿本书在那里看,也不知道看的是些什么鬼名堂。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书的内容是什么。能够记住的,只有几个早熟的同学,在路灯下谈情说爱的样子。

    我其实也很想学好,可注意力很是不集中,听课老是走神。在上课的前二十分钟,能够听得很好。后面的二十分钟,好像失去了耐心。不知道是老师上课没有激情。还是自己根本不想听。还是有别的东西吸引了我。记忆中每一学期的开始,我的笔记最开始都是记得满满的。满怀信心的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加油。要好好学习吗,每次考试争取能够考班上前几名。

    可学着,学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学不动了。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落下的课程。反正越到期末,我的书就越新。特别是英语,一学期下来,书像新的一样。在上半学期,作业是自己做。下半学期,开始做不动了就去抄同学的。到最后甚至抄都懒得抄了。让别人帮我抄。你们会问我,上课在干嘛呢?我告诉你,我放弃了自己。老师嘴里说的是鸭子下滩了。上课跟同学划石头剪刀布,谁输了,就用毛笔给对方脸上画一笔。老师本来是不管我们了的。可看到我们好笑,把我两拉讲台,让大家看我两的杰作。一个脸变成了猫。一个脸变成了狗。然后就把我两放后面罚站。老师怎么都不会问我,为什么要给脸上画猫,确不听他的课。

    其实记着自己一直还是有一个想学好的心的,可能我那个想学好的心是假的吧。当时就记着每天那三餐饭了。做作业做不来,也不问自己为啥做不来。姐姐给我讲我也听不懂。问我问题我也答不上来。她气得只能把我书和本子全部仍我脸上。当时的我自己的本子都懒得捡。面无表情,不哭,也不动。就傻站着,也不知道脑袋瓜里都想了些啥。姐姐气消了,替我把书又捡起来,拉我过去,又继续讲。还是听不懂。

    悲催吧!感觉自己智商有问题,不知道整天都想些个啥。现在好像明白了,我应该属于意志力薄弱。没有明确的目标,不知道怎么去学。更没有一种搞不懂想尽办法都要搞懂的那种学习态度。对于不懂就要问这件事情,在脑袋瓜子里一点概念都没有。不懂就让他不懂。害怕,不善言谈。玩,好像成了自己的正事。

    我们现在做一件事情会问自己,这件事情为什么要去做。做了过后结果是什么。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我能够从做的这件事情里面又能够领悟到什么。我常态化的这样的问自己。然而在读书期间,我并没有这样问过自己。为什么记不住东西,没有问过。为什么认为做作业是一种折磨。也没有去深思审问过自己。总是那一句话,记不住就是记不住。写不来做业,就是写不来作业。还很理直气壮。人总得为自己做过的事情负责。为自己思想的不成熟付出代价。最终都得为自己的任性买单。

    都说这个世界没有后悔药。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算经过深思熟虑后再去做一件事情。也有不经人意的地方。也会有很多细节,自己会后悔那样做。那是因为,你的认知没有达到那个层次。自己不了解的东西,都是需要不段的学习和尝试,才能够避免更多的后悔。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我们能够走什么样的路,完全取决于自己对这个社会的认知度。了解得更多,懂得的更多,那么弯路就不会那么多了。可小时候那个混蛋玩意的自己,根本不懂得这些道理。也不知道如果自己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来认知这个世界,也没有一个家大业大的家庭社会背景。那么学好书本知识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情。

    记着那时候我姐姐给我买了一个步步高复读机。我用来学音乐的时间仅仅只有5个课时。连一盘磁带都没有听完过。听着感觉枯燥无味。想听的就是当时的七里香,六月的雨。借口。半岛铁盒。不断的听。上学路上听,下课了也听。放牛也听。吃饭也听。也没见自己能唱出几首歌来。重复做一件事情做多了。听多了。也会腻。不想听歌了,我就做了件什么事情呢。就用纸把两只耳朵塞住。然后外面再放上耳机。记着当时是晚自习。我的物理老师,看到我带着耳机,就把我耳机拿下来。看到我把耳朵堵住的。瞬间都来气了。就想把我撵出了教室去。在他心里我已经无药可救了。然后我出去后又从后门进来。你们会问为什么进来?因为外面冷啊!物理老师看到我进来了,课都不讲了。直接又来撵我出去。我跟他在教室转了好几圈,最后因为确实挤不过他。还是被赶出了教室。

    十月分的天气开始凉度还是可以承受的,乡镇的学校外面很安静。没有城市的喧哗。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不知道该去哪里。实在没地方去,一个人跑操场溜达了一圈。觉得溜达也没有什么意思。就跑到操场的角落里站着。少了老师讲课的声音。即便耳朵被塞住了,也能很清楚的听见耳机里放歌的声音。可是怎么听都是噪音的感觉。眼睛看着远方,神情恍惚。当时想的是时间过快一点。至于时间过了,我要去做什么,应该去做什么。自己并不知道!计划一词,在当时的心里是没有一点点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