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科幻灵异 » 幻墓寻踪 » 第十三章:初探秦岭(骨山)

第十三章:初探秦岭(骨山)

    他们的手电筒光线直射进了暗角的深处,声音仿佛是一个人的低语,却又杂乱无章,令人无法理解。他们彼此交换了一个紧张的眼神后,王无令缓缓向声音的来源走去。

    步步接近,他们终于看清楚了声音的来源。在角落里,在一根粗壮的石柱旁边,竟然是一个人。不,准确地说,是一个看上去狼狈不堪的探险者的遗骸,他的衣物破烂不堪,似乎已经在这里困了很久,上山已是白骨,唯有那身下的衣物和装备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探险者。

    “天哪,这是?“许多多冲前去尝试用手中的小刀掀开那遗骸旁的挎包。

    在照明灯的萤光下,那遗骸的后面是白茫茫的一片,这一照,把许多多吓得愣在了原地。

    王无令感觉不对,走上前去,看到得一幕让他也震惊之极,原来在那具遗骸的后面是堆积如山的白骨,骨头形态各异,有鱼类和其它哺乳类,当然也不乏人类的遗骸。

    “这个洞穴...不安全?“王无令说道,“这里应该是水猴子用来享用战利品的餐厅,我们得赶快离开”。

    牛犇海点了点头:“对,这里似乎是水猴子的巢穴,这里的白骨应该是它用餐后留下的,怪不得我们在水里看不到任何鱼虾,原来早就被这畜生吃完了“

    这时许多多缓缓道:“这是吃了多少东西啊?这累累白骨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这比西游记里的狮驼岭也大差不差了吧,没想到啊,这畜生这么嗜血。别让我抓到抓到了我一定要放把它吊起来放血,以告慰这些亡灵”。

    王无令听到这话一脸鄙夷:“我说许少,都什么时候了,您还在这里贫那?难道你是想留下来做他们中的一员?”

    王无令这话吓得许多多一激灵,连连摇头。

    在这一刻,他们所有人都意识到了探险的严峻性。这个洞穴的深处隐藏着未知的危险,而这个发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惊醒的警钟。

    “那还等什么,赶紧走吧,别在这水边呆太久”许多多急切得催促道。

    “等等。“王无令从包中取出甩棍,轻轻地挑开那遗骸旁边得牛皮包,那牛皮包内测上的一个图案展露了出来,是木棉花家族的图案,王无令一眼就认了出来,因为这段时间每天都在研究地图上和相关五花家族的历史,所以再熟悉不过了。在一旁的许多多也看到了,“他是五花的前辈?”

    “不确定,但有很大的可能。”王无令答道。然后继续翻找袋内的物品,除了一本退了色的笔记本外,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物品。“你看看他腰上的是什么?”许多多指着说,王无令顺着许多多指的方向看那遗骸的腰间貌似挂着一个黑不留秋的东西,原来是一个铜环,这个铜环质地古朴。

    “这是虎撑,这就是木棉花家族的前辈”王无令肯定的说道。

    “什么是虎撑,我还吃撑呢。”许多多道

    “虎撑又叫虎衔、串铃、药铃、报君知、惊闺。铜质,圆环中空,其内有珠,转动会发出清脆响声。是古代四方游医的专用手持道具,走街串巷,起到招徕病人的作用,是我国古代民间医生的标志物之一。这虎撑上还有木棉花家族的标志,一定是五花的某位前辈。”

    王无令默默的掏出一个袋子,将尸骨捡起放入袋中,许多多明白王无令这是要将这位前辈带除去寻一个好的去处。在简单的整理后,便离开了这个让人毛骨悚然的骨山。

    他们踽踽独行,步履匆匆,留意着周遭的每一个细节。周围的岩壁如同千年老人般,静默不语,透出一股悠远与沧桑。在这片死寂中,每一个人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那是紧张与恐慌交织的节拍。

    离开骨山后,他们迅速落脚,在一个相对安全的洞穴中短暂休息,补充体力。许多多打着手电筒,在洞穴的壁上寻找可能的线索。王无令和牛犇海则围坐在一起,商议着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他们对前方的情况一无所知,“书呆子,你看看刚刚那五花前辈包里掏出来的笔记本,看看有没有什么线索?”许多多催促道。

    笔记本的内容破旧又泡过水,上面的内容难以辨认,但偶尔可以看到一些像是日记的记录,可以看出来这个笔记本的主人应该是名女性,因为字迹娟秀。

    在惨白的LED头灯照耀下,王无令的眉头紧锁,他试图解读那些模糊的文字,牛犇海和许多多也围了过来,三个人把头凑在一起,认真地分析着。

    “这里写着,‘至深之处,有立石门’。”王无令指着其中的一段耗尽心力才辩认出来的句子说。

    “立石门?”牛犇海道,“这难道是说进墓的墓门?”

    王无令道,“我认为‘有立石门’是说那边有一道立着的石门,‘至深之处’怎么理解?是最深处,还是最里面,如果是最深处,那意味着我们应该向下,但是我们现在是明显是在往上走。”

    “管他上下,先出去再说。进来这么久,除了那喜欢吃肉喝血的水猴子,什么宝贝都没发现。“许多多一脸的抱怨。

    王无令道:“我看这里还算安全,我们先吃点东西休整一下。”

    在这阴冷潮湿的洞穴中,他们凭借着装备中的紧急压缩饼干和巧克力恢复体力,尽管食物远非美味,但在这种环境下,却显得格外重要。每个人都很少说话,他们知道休息时刻宝贵,必须尽可能地恢复体力,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

    餐后,王无令重新检查了那本泛黄的笔记本。尽管上面的文字因为时间和水迹的破坏而难以辨认,他还是努力解读着一些比较清晰的部分。“这里还提到了一座‘望不到尽头的陡坡’和‘一行几乎被垂直挂着的青藤’。”王无令皱着眉头读出这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