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监国到皇帝 » 第二十四章 叔侄

第二十四章 叔侄

    在考虑到地方藩王不能直接入京,朱祁钰想直接拒绝于谦的要求,但是,眼下不是建文年代了,洪武皇帝做的一些规定暂时可以改一改。

    “于尚书,你的这个意见本王可以考虑,但是作为藩王,是禁止入京的,这是祖上定下来的规定,任何人都不能破坏。”

    “要不然到时候就让藩王军队做个策应,打外援,这样在我们击退瓦剌军的时候,也发挥我各地藩王的作用。”

    “至于到时候的功劳,本王会论功行赏,就按照我说的去办就行。”

    “臣谨遵郕王殿下谕!”

    朱祁钰自然不会傻到将各地藩王引到京城,他不能保证哪一个藩王没有野心,或者他在前线指挥战事,京城里哪一个藩王来一个“黄袍加身”,摇身一变就成就了自己,那他可就亏大发了。

    再说各地的藩王们所养的兵,其实他就知道,其战斗力可堪担忧,窝里斗还可以,要是抵御外邦,估计连战场上都拉不出去。

    于谦也能明白朱祁钰的意思,任何一个帝王在考虑国家社稷的时候,最先考虑的往往是自己的地位。

    这其实是比外族入侵还要重要的一个问题。

    朱祁钰长长的从出了一口气道:“好了,于尚书,这件事就这样定下来,完了你安排一下。”

    “是,臣一定会按照郕王殿下安排的去做!”

    于谦刚刚说完,朱祁钰就继续问道:“于尚书,上次本王安排你的那件事,你做的怎么样了?”

    于谦最近忙的不可开交,有两个晚上几乎都没有合眼,眼睛肿的像个核桃,早就将朱祁钰交代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了。

    但是作为多年的老臣,他自有一套应对的策略。

    只见于谦再次拱拱手道:“请殿下放心,臣全部都计划好了,改天送到内阁,然后呈送过去就是。”

    朱祁钰点点头道:“那好,各位大人,你们先忙吧,本王先告辞了!”

    几个大人起身送走了朱祁钰,也都纷纷离开奉天殿,这几天他们每个人都领到了各自的任务,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于谦回到兵部府衙,即刻就召集石亨过来,先是传达了朱祁钰让他官复原职,总领京城兵马的事,而后又交代了朱祁钰让他重建大明骑兵的意思。

    这让石亨看到了希望。

    这个早在阳和吃了败仗的大将军,心里其实一直窝着一团怒火。

    他其实不是胆小怕事,而实在是当时情况逼人,要不是王振向皇帝炫耀自己的家乡,也不至于让他兵败。

    但是,作为败军之将,他逃回京城的这段日子过的并不好,甚至他走大街上都感觉抬不起头,总是觉得背后有人对他指指点点,受到别人的冷嘲热讽。

    不过,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就是石亨在大街上遇到了一个朝廷的文官,说了几句话之后那人就对石亨反唇相讥,这让他非常恼火,他下决心一定要报仇!

    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石亨的压力非常大,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将军,在受辱后感到非常失落。

    可这一切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他真的吃了败仗。

    当朱祁钰赦免了他的时候,他其实一点都不高兴,直到于谦说让他重建大明骑兵的时候,他才从内心燃起巨大的希望。

    对!他要报仇,要利用好这个非常难得的机会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那样不但能血洗之前的仇恨,而且还能让自己以后活的更有尊严。

    在得到于谦的支持后,石亨很快就从周围弄来了两万多匹战马,接着,他把从土木堡之变中逃回来的士兵都召集回来,告诉他们郕王殿下已经赦免了他们。

    不过这一切的代价就是要他们将功赎罪,去找瓦剌的首领也先报仇!

    在鼓舞了士气之后,石亨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简单多了,他没日没夜的训练者这些士兵,不断的给他们灌输必胜的信念,让他们重新拔出战刀,去砍杀那些草原狼!

    在对这些士兵训练方面,石亨做的得心应手,他自己也很玩命的全力以赴,尤其是他手下的一员虎将,他的亲侄子石彪。

    此人身高九尺,力大无穷,善于施两把板斧,作战能力不逊于黑旋风。

    这人不仅仅身的虎背熊腰,更重要的是,此人在战场上作战从不惜命。

    当初在阳和战场上,要不是他全力保护石亨突出重围,石亨估计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

    这一次,石亨当上了京城总兵,他就立马任命石彪为副总兵,然后有他负责再训练一部分兵马。

    于谦在用人方面没有看走眼,而石亨也没有让他失望。

    但是,再仔细的人之中也还是存在疏漏。

    摆在于谦面前的一大疏漏就是,最近几日从各地赶往京城的藩王们,他们手下的士兵只听那些个藩王们的话,而他们大都是奔着领取功劳来的。

    当然不乏有人觊觎皇位。

    因而,于谦通过郕王的腰牌将这些士兵全部集合起来,打乱重新编排后叫给石亨进行严格训练。

    为了迅速提高京城守军的素质,于谦任命石亨为京城总兵,还迅速提拔了兵部几个有能力的官员,其中包括兵部给事中孙祥,右副都御史罗通,有他负责守卫居庸关!

    督军高礼,孙镗,范广,有这些人负责协助训练京城守卫军。

    安排好这一切后,于谦又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新式火枪上来。

    黄生强连夜按照朱祁钰的构思,制造出了简易的燧发枪,也就是后世机关枪的雏形。

    这本来都属于工部的活,被于谦给“抢”来了。

    不过,这可都是朱祁钰的安排,自从于谦被任命为京城保卫战总兵后,郕王朱祁钰权利之下,全部都有于谦负责,这是他职责。

    除了这些外,于谦实在是无力分身了,稳定京城百姓的大事就落在左都御史陈溢的头上。

    当然,站前准备事情还是非常的多,朱祁钰也得抽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这些事儿,

    他甚至以监国的名义下了诏书,为稳定人心,提高士气,他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动用了传国玉玺。

    当然,朱祁钰并没有感到失望,在各位大臣们的齐心协力帮助下,京城的情况逐渐稳定下来了。

    与此同时,大明面对目前最大的敌人也先,并没有闲下来,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为他们蒙元帝国的再次兴起做最后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