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监国到皇帝 » 第二十九章 督战

第二十九章 督战

    于谦向前走了一步,先对朱祁钰点点头,然后转头对着众人说道:“诸位将军,大敌当前,我们身为大明子民,就应该为国尽忠。”

    “目前京师虽然有二十万守军,但瓦剌大军抵京贵在速度,我军无法与瓦剌军比拼速度,而京师九门,每一处都有可能是瓦剌人进攻的对象,因此,我决定将所有将士分配到九个门上,分别派一人调遣。”

    “刚刚陛下有言在先,谁要是临阵退缩,当军法处置!”

    “安定门,陶锦。”

    “末将在!”一个彪形大汉走出列班。

    “东直门,刘安。”

    “末将在!”

    “西直门,刘聚!”

    “末将在!”

    “崇文门,杨成”

    “末将在”

    “......”

    “德胜门,于谦”

    于谦话音刚落,众人都是一惊,不自觉的将眼神看向于谦。

    要知道这德胜门是整个京城北面最重要的一个大门,也是瓦剌兵进攻的第一道门,于谦将自己安排在德胜门,无疑是将最危险的地方留给了自己。

    这样的安排,众将士都没有话可说。

    见到众人都不在说话,朱祁钰皱了一下眉头,说道:“将士们,此战将决定我大明的生死,如若一味的防御,定然会给对方可乘之机,削弱我大明的实力。”

    “为此,朕决定,各路守军全部驻扎在城外,誓与大明共存亡,朕将亲自登上西直门督战!”

    “陛下,这万万不可...”

    朱祁钰刚刚说完,一帮子大臣,将军都惊呆了。

    之前的皇帝就是御驾亲征,还亲自指挥大军,刚刚造成土木堡大败,难道新皇帝他还要重蹈覆辙吗?

    作战最忌讳的就是临时变化,尤其是一个不懂军事战略的人在后面瞎指挥,就像后世,很多不懂业务经营的人瞎指挥一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朱祁钰忙摆摆手道:“众将士的心意朕心领了,但朕现在身为天子,要与大明共存亡,众将士在前线卖命,朕岂有安乐之意?”

    “陛下,请三思,臣以为这样万万不可!”

    就在众人都不在劝说朱祁钰时,后面一个武将大声说道。

    朱祁钰定睛一看,此人正是于谦举荐的大将石亨,身材魁梧,满脸横肉,一身杀气。

    “陛下,大敌当前,陛下万不可以身犯险,还望陛下收回成命,臣等会誓死保卫京师的。”

    石亨说的很对,作为一个有作战经验的老将军,要是在关键时候有人给你下命令,他可做不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朱祁钰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看石亨,说道:“石将军,你的好意朕心领了,不过这是朕的决心,你们不用再劝朕了!”

    “朕代表大明的列祖列宗,感谢诸位为我大明的立下汗马功劳,也感谢众卿家对朕的支持!”

    朱祁钰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自然是没有返回的余地了。

    于谦马上任命石亨为城外游击将军,随时增援城外守军。

    等于谦安排完所有的防御工作后,他没有跟随其他大臣离开,而是转身留了下来。

    “于尚书,还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朱祁钰看了一眼于谦,见他神色尴尬。

    于谦拱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陛下还是留在皇宫里的好,守城的事儿就交给微臣去办就行了。”

    朱祁钰背着手,来回走了几圈,然后对于谦说道:“于尚书,朕知道你的心思,不过,大敌当前,目前京师将士们是士气还不是很高,我军的情况很不容乐观,如果连朕都贪生怕死的话,朕哪里还指望这些士兵冲锋陷阵呢?”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接着说道:“紫荆关易守难攻,而且还有五千守军把控,不也就轻而易举的被瓦剌拿下了吗?”

    说到此处,朱祁钰停顿了一下,皱着眉头问于谦:“哦,对了,于尚书,瓦剌人是怎么知道我军后方空虚的?”

    于谦有些着急,没有正面回答朱祁钰的问话,而是反问道:“陛下是怀疑我军之中混入敌人的奸细?”

    朱祁钰点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于谦继续说道:“紫荆关后边确确实实有一条小道,平日里也不怎么走,知道的人很少,瓦剌人是坚决不可能知道这条小道的,只有一种可能,我们之中有内鬼!”

    “那你认为此人是谁?”朱祁钰问道。

    “这...”

    “臣,确实不知道!”于谦将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不过,臣会想办法查出来的。”

    朱祁钰苦笑了一下道:“于尚书,我们现在主要的任务是守住京城,不是追查叛徒,这件事朕会记在心上,等忙完这阵,朕定要亲自找出来,诛灭他九族!”

    于谦心里一惊,刚开始他认识这个郕王的时候,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没想到他刚刚做了皇帝,就感觉变了一个人,不但有胆有识,还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人,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

    大明历史上诛灭九族的,只有方孝孺一人,还是嘴硬引起的,这要是被查出来,那这人指不定...

    于谦马上也在心里记住了这一点,这对他很重要。

    瓦剌骑兵贵在神速,这是也先训练兵马的原则。从紫荆关到京城,一天一夜就已经抵达了。

    翌日清晨。

    天还没有大亮,瓦剌大军就在在城外五十里处安营扎寨了。

    不过,让也先大为吃惊的是,大明京城的军马并没有他想象的那样惊慌失措,相反,迎接他们的却是一对对军容整肃的兵马。

    更让他吃惊的是,这些士兵眼神中不但没有显露出半点惧怕的神情,反而一个个眼神中充满了复仇的情绪。

    天亮之前,于谦就已经率领神机营的将士以及一万多士兵驻扎在德胜门前面,另外,总督孙镗也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西门,等待瓦剌大军的到来。

    当也先率领大军到来的时,放眼望去,他简直难以相信眼前这个事实。

    就在二十多天前,大明精锐全部被埋葬在土木堡,短短二十几天就恢复了元气,而且,显然比之前要威武的多。

    见这阵势,也先犹豫了。

    这次他纠结脱脱不花的大军进攻京师,打的是要奉还大明皇帝的旗帜。

    这只不过是个暂时的借口罢了,不过大明却很无视这个借口。

    当然,也先想到的先不是战争,而是谈判。

    大明将士们都认识这个过期的皇帝,在大明朝内部,还是有很多人衷心于这个俘虏掉的皇帝。

    虽然新皇帝登基,但谈判也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只有让朱祁镇赶紧回去继续做皇帝,瓦剌人就永远有利可图。

    也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一部分大明将士们的支持,分化大明实力。

    正是有了这个想法,也先在城外安营扎寨的同时,派人过去跟大明再做谈判。

    他们的条件是:同意归还大明皇帝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