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这个明星虽然爱整活,但很正能量 » 第十章 两大音乐平台

第十章 两大音乐平台

    兜兜转转的回到了别墅,看了看手机里面的音乐软件。一共两个,一个是华国音乐,一个是千千音乐。

    第一个华国音乐是一个唱片碟片的图标,是由华国建立的音乐库,收入了大部分的音乐版权,基本上所有的歌曲都可以收听下载,但是因为是带有华国官方背景,所以是无法进行购买多次同一个音乐的。

    只能是自己购买收听,或者是将音乐赠送给好友,无法重复购买。

    但是上面的排名榜单就有了更好的艺术价值,虽然还有大部分的口水歌,但是品质高的音乐占据的也不少。

    这样的规定其实有些不符合市场规律,也就是有官方的背景,加上干净简洁广告少的特点才收获一批受众。

    至于第二个千千音乐就是纯资本的产物,一个五彩斑斓的粉红音符图标。由三大娱乐公司和一众二流三流娱乐公司一起折腾出来的,为了保证自家利益,是独立的公司,互相牵制,保证各家的资源后,赚大钱。

    千千音乐可以多次购买同一个音乐作品,让粉丝有冲榜的动力。

    在作品定价方面,由于国民对好的作品的付费意识比较强,歌曲的定价在3-6元不等。千千音乐因为背靠娱乐公司,虽然和华国音乐的定价一样,但是软件会发放一部分的抵扣券,这就让在千千音乐的实际售价要低一些。

    这也是千千音乐的主要宣传策略。

    刚开始千千音乐发展的是如火如荼,普通的用户更低的消费,粉丝可以冲榜,娱乐公司赚大钱,只有华国音乐受伤的世界诞生了。

    但是没过一段时间,资本的丑恶就露出了端倪。

    由于流量明星打榜的原因导致每隔一段时间整个软件都会呈现骂战的姿态,这让不少专心听歌的普通听众,以及一些实力歌手的粉丝看着很烦,

    其次是榜单的公正性被质疑,其实在销量看来还是挺公正的,娱乐公司可以有意的发放一些当下最热的流量明星的抵扣券,这样子粉丝就会批量的购买对应的音乐来为偶像冲榜,自然排名会高一些。

    但是有一部分实力歌手靠的是路人缘,以及歌曲的质量,唱歌的水平,这样子真不一定干得过狂热的粉丝群体。

    这样子就导致了些许路人打算通过榜单找点歌曲听,结果一路听下来,真正质量高的歌曲实际上并不多。铺天盖地的宣传页面占据了大量的听歌页面,结果歌曲的质量不高,这让一部分的听众对千千音乐的好感降低。

    这才让华国音乐重新占回了一部分市场。

    总归是要赚钱才行,千千音乐公司也相应的做了改进,减少了流量明星的曝光率,还通知了各大娱乐公司,让冲榜作为一种相对克制的状态,毕竟能多赚一笔路人的钱,为什么不赚呢。

    也就是现在两大音乐平台的现状。

    千千音乐不断地自产自销,每年的千千音乐奖更是粉丝们狂欢的日子。

    华国音乐正在寻找新的突破点,这也是他们探索的新方向。

    话说回林乐,瞅了瞅千千音乐的榜单,还是不少的流量明星,随便点了首歌,说实在的作曲一般,但是男星带着阴柔的声线唱着一些类似渣男音的歌唱方式,让人有些生理不适,这样子的也能上榜,难怪榜单被人无视。

    还是华国音乐好,点进了自己的界面,看到新鸳鸯蝴蝶梦旁边标注的历史最好成绩,新歌榜第四,还是很满意的,小小主管,可笑可笑。

    不过论赚钱的话,千千音乐前十五还是比华国音乐前五赚的多一点,林乐是那么庸俗的人嘛,根本无所谓。

    视察完了两大音乐软件,紧接着就打开了D站,看了看自己的工作室账号咋样了,一水的好评就不提了。

    评论区还出现了两个官方号,一个就是橘子音乐节

    “林乐老师,速速联系我,我要当你的甲方。”

    一群网友将他顶到了最前列,尤其是那些对电音节感兴趣的那批人。

    林乐想着也没什么问题,就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发给了橘子音乐节的官方,没一会儿

    对方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

    “您好,是林乐老师嘛,我是橘子音乐节的音乐总监刘伟。“

    “是的,我是林乐,不要叫我老师,听着受不起啊,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

    “好的好的,想必情况你也知道了,我们音乐节觉得唢呐演奏的《幽灵》这首歌很适合我们音乐节,希望能够合作一下。“

    “合作当然好了,你看怎么个合作方式呢。“

    “不知道你这边有没有时间来我们音乐节作为演奏者,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愿意将歌曲的版权以及你的演出费用统一结算。”

    “对不起哈刘总监,我还在京艺大学上学呢,没有那么多的时间跑到各地参加音乐节,我可以把演奏谱发给您,您直接找一个唢呐演奏的比较好的练一练就行。

    还有一点,《幽灵》这首歌我们工作室只会授予音乐节表演权,不会卖出整首歌的版权。

    不好意思啊,您提的两个要求我这边都有些异议。“

    这样子的回答确实吓到了刘总监,毕竟对于学生而言,一个音乐节的亮相机会也是十分宝贵的,

    这也就是D站上的《幽灵》这首歌的热度太高了,烧到了自己的音乐节,再加上不少人热爱音乐的群体自发的宣传这首歌。

    签下这首歌本身就是一场完美的宣发。表演权就表演权吧,谁让自己被拿捏住了。

    “林乐啊,你这可是把我将住了,这首歌确实不错,我欣赏你的才华,本来这样子的合约我们音乐节是不可能通过的,但是我还是想为以后可能的合作努力一把。

    20万一年的表演权,之后的费用再说。我们京都的音乐节需要你去表演一下,会有单独的演出费。大致条款就是这样你看可以吗?“

    林乐想了想,觉得没什么问题,而且还能让宣传宣传唢呐,就表演权方面价格已经很高了,至于京都音乐节有时间的话也可以去嗨一圈。

    到时候在搞一个古筝电音,那不是更有意思。

    “没问题啊,怎么签合约啊。“

    正好刘总监就在京都,准备第二天约地方一起签合同。

    事情刚一确定。橘子音乐节的各个社交账号纷纷转发了林乐《幽灵》这首歌,一时间网络上都嗨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