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袁氏为主 » 第十一章:离间

第十一章:离间

    袁绍带着崔琰一路慢行至渤海后,袁绍授崔琰为长史,在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期后,崔琰展现了他内政天赋,有一日在议事时,崔琰向袁绍奏道:“主公,现在因为黑山作乱,百姓多成流民,这些流民们四处游荡,时而劫掠,时而占山为王,他们可是我渤海的心腹之患啊!”袁绍点了点头,深以为然,但是逢纪这时插话道:“主公,季珪所言,在下不敢苟同啊,现在我们近有幽州公孙瓒,远有黑山贼军,我们的形势危如累卵,如此非常之时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在去管什么流民了!主公要防备公孙瓒南下攻取我渤海啊!”崔琰眉毛一挑,刚要说话却被袁绍以眼神制止,他低头沉思着,手指有节奏的敲打着桌面,半晌后幽幽说道:“元图所言极是,如今公孙瓒麾下拥数万之众,白马义从更是号称天下无双,我们确实要小心提防”听到袁绍的话,逢纪眼中涌现出一丝自得之色,但这时袁绍话锋一转继续说道:“不过,公孙瓒固然可怕,但是他毕竟名义上还要服从朝廷,不会直接出兵来打,而流民之害则不同,这些流民如同蝗虫之害,必须尽早杜绝,正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流民如不杜绝,以后必定后患无穷”

    听到袁绍这么说,逢纪也不好再说什么,站在原地默不作声,他不说话,袁绍看着他道:“元图可有良策,稳住公孙瓒三个月?”逢纪低头沉思了许久后开口说道:“主公可以给幽州刺史刘虞,公孙瓒自持掌握兵权与刘虞素来不和,主公正好可以利用两人的貌合神离,最好能让幽州内乱!内乱一起,公孙瓒自然无力南下!”袁绍点点头,对逢纪笑道:“元图此计甚妙!这封书信就请元图代劳吧”逢纪自然是没有异议。

    袁绍接着看向崔琰道:“季珪既然向我提及流民之害,那么想来季珪已经有平定之策,请季珪详细说来!”崔琰出列后侃侃而谈道:“主公可以先张榜贴文,核查郡内的土地,严惩那些侵吞土地乡老,然后主公就可以招揽流民耕种那些无主土地,并且承诺耕种三年后土地便为他们所有,第一年免收农租,第二年十抽一,第三年十抽三,由郡府派人下放到各户征收,以防侵吞和中饱私囊”袁绍听后点了点头,但还是叹了口气说道:“此策虽好,但是见效太慢了啊!”崔琰问声苦笑道:“内政本就如同滴水穿石,又怎能一朝一夕就见成效啊”对此袁绍也只能苦笑,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问崔琰道:“可否令各县的县兵也进行屯田!所得的粮食直接十抽其五,留下的充当各地的军粮,当然只是权益之计,三五年后当季珪之策步入正轨后,”袁绍所说的东西其实就是简略化的卫所屯田制,只不过他决定做的更彻底,当然他也知道不可能把军队变成农民,所以也只能用作权益。

    崔琰和在座的所有人眼睛都是一亮,他们不约而同的赞叹道:“主公此计甚妙!”在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后,袁绍才身心疲惫的结束了会议,他走在庭院中看向洛阳城的方向,心中有着疑惑之意:“按照三国志中的记载,这个时候董卓应该已经废帝了才对,难道是我当时阻止刘协逃出皇宫的举动,已经改变了历史吗?”他深吸一口气后甩了甩头,不去思考这些注定没有答案问题。他又看向邺城的方向:“韩馥最最近也没有什么动向,公孙瓒那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打过来啊。”想着想着袁绍突然笑了笑,算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非是再死一次而已,他哈哈大笑后,走回卧室。

    而远在邺城的韩馥却是惴惴不安,袁绍在渤海的所作所为,每一样都让他寝食难安,但是让他明明白白向袁绍宣战,他还没有这个胆子,府上的仆人都发现韩馥日渐消瘦了下去,每个人都是如履薄冰,生怕触怒了韩馥。

    而袁绍这边却是蒸蒸日上,逢纪在袁绍的授意下,趁着公孙瓒不在蓟县时先是用袁绍的口气给刘虞写了一封信,派使臣秘密前往,表示希望和刘虞和睦相处,互不侵犯,然后在信中提到他会让大军北上,进行操练,一个月后一定会撤军,又命令使者在刘虞同意后隐晦的询问公孙瓒的意见,以此来刺激刘虞的神经,来让刘虞对公孙瓒不满,刘虞果然表示不用知会公孙瓒,他有权决定,而袁绍却在使臣出发前就已经派兵北上,激起公孙瓒的防备,公孙瓒果然针锋相对的派军队南下,逼近渤海境内,袁绍又派人去往刘虞处火上浇油的谴责刘虞不守承诺,自己已经知会他是操练,可是幽州军还是无故南下,刘虞对于公孙瓒让自己没面子的举动更加恼火,谴责他私自调动军队,然后袁绍又派人去蓟县散播公孙瓒把持军权,从不把刘虞放在眼里的言论。

    本来这种无稽之谈刘虞肯定不会相信,不过,袁绍之前已经打好了基础,再加上这俩人本就是貌合神离,猜忌的种子其实早就种下了,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公孙瓒和刘虞互相不服,又怎么可能同心协力,两个人迟早会分道扬镳,袁绍只不过是把两人的矛盾激化了而已。

    而逢纪还想再添一把火时,袁绍却阻止了他,对逢纪笑道:“元图,凡事不能操之过急,公孙瓒和刘虞,起码三个月不会南下,我们会有充足的时间壮大自己,这不就够了吗?”逢纪倒是没有反对袁绍,按照他的意思没有继续火上浇油。

    就在幽州剑拔弩张时,韩馥也没消停,他终于又想到了一条毒计,既然不能削袁绍的军权,那么就软禁他的属官!韩馥写信跟袁绍说冀州还缺少一个别驾,想让崔琰去挂几天虚职,等他找到合适的人选后,再把崔琰派回渤海。

    而袁绍直接拒绝了韩馥,理由也很合理:崔琰的母亲来到渤海后生了重病,崔琰悲痛万分,请病奉养老母,而在这封上书的末尾袁绍还说渤海目前缺少一位长史,请韩馥能忍痛割爱把沮授派到渤海来暂代长史一职,就这样韩馥又一次偃旗息鼓,两个人这种口水仗又打了一个来月,最终也没有继续纠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