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修仙界影帝 » 第二十六章 我从山中来

第二十六章 我从山中来

    第二天李离走的时候,宋浩然笑的那叫一个灿烂,挥着手喊,“大小姐慢走,一路顺风,再见,过两天见!”

    “宋公子,不知那夜你说的那些口口相传的故事可有名字?”李离突然问道。

    宋浩然忙又迎上前去,“有啊!聂小倩、画皮……其实吧,这些故事都和鬼狐有关,我觉得整合在一起可以起名叫鬼狐传,不过叫聊斋志异会更好……”

    就这样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后才挥手道别。

    宋浩然和李离约好了,宋浩然这两天先处理好家中事务,等下月初就会进城到李府里开启他的打工生涯。

    牛车启动了,看着一脸春风得意的宋浩然,李离嘴角不由划过一丝笑容,没想到一月五百两就拿下了。

    私厨?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签了契约,可惜只签了一年啊!李离,李家的奇女子,她从未做过亏本买卖……

    今日她觉得自己挖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个宝藏……虽然只是一年的开采权,但只要锄头挥的好,金银财宝少不了,何况只要双方都满意就还能续签不是?

    在宋浩然的目送中,牛车吱呀吱呀驶离了牛头寨……

    花开两朵,各表一只。宋浩然去了老寨主家,跟他说了进城的事。“啥?进城做甚?下个月你就要大婚了,要进城等完婚后再说。”

    老寨主以为他想逃婚,但当宋浩然说了月银五百给李离打工的事后,老寨主立刻就改口道:“那你赶紧去,我这辈子还没见过五百两,不过等婚期快到的时候记得回来,你的家我自会帮忙照看,无需担心。”

    回到始安城的李离让下人给车夫双倍的盘缠,岂料憨厚的车夫只肯收宋浩然跟他说好的价钱,多一文不取。

    李离无奈,让他捎一笔钱回牛头寨,那是给韦老头的诊金,白银五十两。

    车夫离开后,去酒楼买了二十只烧鸡,这是宋浩然之前交代过他的,若对方给诊金的话,一定要给韦老头捎二十只烧鸡回来,说是韦老头爱吃。

    让下人安顿好小七后,李离便把自己关在了书房里。闭目沉思后,她提笔先在纸上写下聊斋志异四字,并署名宋浩然。

    第一篇聂小倩。李离奋笔疾书,宁采臣,兰若寺……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宋浩然只讲过一遍的故事就被她一字不漏的全默写了下来。

    将纸放到一边,李离又开始默写第二篇婴宁,接着是第三篇辛十四娘,笔耕不缀,待写完最后一篇画皮,宋浩然口述的二十多个故事终于被李离默写完毕。

    搁笔,待墨干后,李离卷起纸张就去了自家的书坊,到了书坊后,在李离的命令下,上百个工人瞬间忙碌起来。

    当夜,书坊依然灯火通明,工人忙的热火朝天,而李离监工的同时又忙里偷闲写了封书信。

    信里先是简单的问候语过后,她写下了那首诗,只是诗名已经不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而是简单的《赠李离》,署名更是和白居易没有半毛钱关系。

    翌日,这封书信被快马送往南汉都城兴王府。

    车夫回到牛头寨已是傍晚,宋浩然早已在韦老头家等候多时,跟他一起的还有十几个孩童。

    牛车刚停下十几个孩童就一拥而上,车夫一时不知所措,好在宋浩然稳住了局面。

    十几个孩童排队一人拎了一只烧鸡,然后就地啃了起来,直把车主都给看谗了,好在宋浩然也递了一只给他,并让他捎带一只给老寨主,于是牛车吱吱呀呀的驶离了韦老头家。

    当韦老头回到家时,又见院门大开,气的白胡子都抖了三抖,又来?宋三!

    院里一地的鸡骨头,老黄狗正趴在地上啃得欢,韦老头经过时一脚扫了过去,“就知道吃,连个家都看不住。”老黄狗呜咽一声翻了几个跟头。

    进屋后却见桌上放着几十两银子和三只烧鸡,韦老头不由愣了愣,这是?宋三突然转性了?这次居然不是拿而是送?

    宋浩然这次算是厚道,买完烧鸡后剩下的四十八两银子被他二一添作五,留了二十四两给韦老头。

    至于烧鸡,因为有多余,宋浩然吃完一只后觉得口味不合他意,于是只拎了一只回去准备喂狗,剩下的三只全留给了韦老头。

    又过一日,吃完早餐后的宋浩然离开了牛头寨,那些孩童一路送了他老远,后来被他赶之后才依依不舍的折回了牛头寨。

    走在山道上,宋浩然哼着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啊呸!我从山中来,要往城里去,身上无他物,唯有两神牌。

    肩上的包裹里只是两块牌位,那是宋大和宋二的牌位……

    宋浩然出山的同一天,三千本还散发的着墨香的精编版聊斋志异已然装订成册。

    虽然只是薄薄的一本,相较于前世的的原著缩水了不是一点半点,但宋浩然口述的却是其中最经典的二十八篇故事。

    李离深知这本书的价值,但她还是忍不住想快些印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于是她一声令下,几十匹快马进了书坊,每名骑士都接过坊间工人递上的一个藤编的书箱,往背上一背便出了始安城。

    出了城门后,几十匹快马四散而开,一千本聊斋志异经快马散发往南汉六十州的李家大小书肆。

    快马离去不多久,三辆马车又驶入了书坊。一名掌柜站在台阶上发号施令,“去往大理的马车,携书三百本。”一辆马车上前,自有工人将书箱装上了马车。

    “往楚、蜀方向商队的马车何在?装书一千本,楚、蜀各半。”“余下的七百本全装到去往唐国的马车上。”

    “大小姐有令,去往大理的商队即刻出发。去往楚、蜀方向的商队今日晌午出发。往唐国的商队今日整装完毕,明日一早务必出城。”

    三千书册犹如兵甲三千,即将投向诸国原本波澜不惊的文海,开始攻城略池。

    天下诸国,当属大周文风最盛,立国最久,大儒最多,唐国次之,南汉羸弱已久。如今吾南汉亦有兵甲三千征战文坛!

    国有界,文无界!天下文坛第一人为何不能是我南汉人呢?去吗?去啊!以最卑微的梦/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李离微微打了打哈欠,该回府了,先好好补上一觉,估摸着睡醒的时候那宋浩然也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