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修仙界影帝 » 第六十一章 最大的成就

第六十一章 最大的成就

    宋浩然又是干脆的一饮而尽,李离则破天荒的举碗喝了一大口,李默见了心里不由纳闷,咦?离儿今日有点反常啊?这闺女平日里和我喝酒可没见这么干脆,向来都是浅尝辄止。

    冰儿却开口道:“宋公子,你这样不好,有点厚此薄彼啊!”宋浩然还道冰儿等得有点不耐,边倒酒边道,“冰儿姑娘,这碗便是敬你了。”

    冰儿摇摇头道:“不是这事,你先前敬老太爷和老爷时都有说祝语,怎的到了小姐这却没有呀?”

    宋浩然一拍脑袋,“哦!忘了忘了,我现在就补,祝……”李离却摇头道:“祝语便罢了,酒到酣时岂可无诗?宋公子诗才横溢,一会儿若是想得一二佳句,可别藏着掖着便是。”

    李离心想先前已经积攒了几首他写的诗了,今晚要是能让他再来一两首的话,那出本诗集都绰绰有余了。

    “诗?”宋浩然一愣,和喝酒有关的诗?那还用的着想么?还不是随随便便张嘴就来。

    李老太爷和李默闻言亦看向宋浩然,心里满是期待。两人之前可是被宋浩然的那些诗给震撼过。

    宋浩然摸了摸鼻子道:“在下之前在家中和兄长饮酒时,倒是有做过那么一两首诗。”

    真有?李离顿时来了精神,“宋公子,不知此刻是否方便将诗吟来?我等洗耳恭听。”

    老板想听诗,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安排!“那在下便献丑了,此诗名将进酒。”

    宋浩然说着放下了手里的碗,清了清嗓子,觉得有点干,于是又举碗喝了口酒润了润喉,这才吟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宋浩然几乎是一气呵成,念完后现场却雅雀无声,于是不由环视四周,冰儿似乎在发呆,李默父子一脸激动的看着宋浩然,如看神人一般。

    李离更是一脸痴迷,仿佛宋浩然此刻身上有光。岑夫子、丹丘生是他朋友吗?陈王又是哪个王?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些如金子般的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放眼整个天下,还有谁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宋浩然,你的才华旷古烁今,能请你入府,或许将是我李离这辈子最大的成就。

    宋浩然松了口气,我就说嘛!李白的诗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震的住场面。这诗有点长,先让子弹飞一会儿!宋浩然端起碗又抿了两口酒。

    李老太爷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那是激动的,“宋三啊!老朽自认也算饱读诗书,可无论是我南汉还是这整个天下,若论诗才,你独占鳌头,当得诗仙二字。”

    宋浩然忙道:“老太爷谬赞了,当不得当不得。”南汉才多大,猛人应该都在大周吧!

    李默也开口道:“诗仙二字再贴切不过,大周自认文统天下,但当代诗仙却出自我南汉,你说这讽刺不讽刺?宋三啊,在你面前,大周、唐国的那些文人大儒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老爷,您可千万别这么说,天下大着,人外有人,在下实在是愧不敢当。”这名头太大,宋浩然可不敢接。

    “宋公子,你莫谦虚,既然你觉得我们说的不算,那不如出本诗集,交由天下人评定如何?”李离提议道。

    你这是在征求我意见么?宋浩然有点受宠若惊,之前可没给我这样的待遇啊!

    “大小姐,非在下不愿,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宋浩然一脸为难道。

    “为何?”李离不解的问道。“一本聊斋志异,也就二十八个故事,可出一本诗集的话要写出百来首诗来,写诗和写文不同,需要灵光一现,妙手偶得,不是十几天一两月就能做到的。”宋浩然答道。

    我读的诗是不少,可能背下来的也就几十首罢了,凑百来首?我真不行,想想就脑壳疼。

    不料听了宋浩然的话,不只李离愣住了,连李老太爷和李默也像看怪人一样看他。

    “怎……怎么了?”宋浩然不明所以。李离轻呼一口气,“宋公子,你可知南汉诗集共多少首诗么?”

    “南汉诗集?”宋浩然摇摇头,“不知,我没读过啊!”李老太爷答道:“一共五十三首!此诗集收集了南汉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五十三首诗。”

    “才五十三首?”这下轮到宋浩然惊讶了。李离点头道,“唐国最著名的诗集本《唐风》收集诗篇六十七首。大周印刷过百万册的《百诗集》也就勉强凑足一百首。”

    一百首只怕太难,如果五六十首就能出诗集的话,或许我努努力还有几成希望。

    李离接着道,“不论是我们的《南汉诗集》,亦或唐国的《唐风》和大周的《百诗集》,皆是收集了几十名诗人的名篇汇集成册。若论个人诗集的话,那十几首的比比皆是,就连大周第一诗人李密的诗集也就二十九首。”

    嗯?宋浩然眼前一亮。二十九首?那我可以啊!只要沉下心来想,怎么也能凑足三十首来。

    “你之前写的六首,加上先前写了送我的那首无题和今夜的将近酒,这就八首了,当然还有那首离离原上草,那便九首了,”李离不好意思提诗名,“只需再有一两首,就可出诗集了,想来一两首诗对宋公子来说,不难,对吧?”李离说完一脸期许的看着宋浩然。

    一两首?宋浩然不由挺起了胸膛,大小姐,你还是太小看我了。宋浩然点点头,“好!那我便再写一些诗出来,凑够三十首吧!”就比那什么大周第一诗人多一首,就这么决定!

    凑够三十首?李离倒吸了一口凉气。“好!有志气,我喜欢!就该压那李密一头。”李默拍手道,“来,宋三,干了此碗!只要你的诗集一出,诗仙的名号绝对跑不了。”

    宋浩然连忙举起碗来,“不敢不敢,谢老爷谬赞。”两人一饮而尽。李老太爷待两人放下碗后道,“宋三,你的诗集不如就叫浩然诗集吧!浩然天下,浩然诗集。不加姓氏反而更大气,比什么李密诗集听起来大气多了。”宋浩然点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