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长生归来 » 第三章 玉垒集团

第三章 玉垒集团

    不知不觉中,姬林来到一座寺庙前。

    “宝光寺?”抬头望着眼前,这座陌生而熟悉的千年古刹,姬林的眼中满是回忆。

    “宝光寺始建于西汉,内含一塔、五殿、十六院,通体采用木石结构,是蜀地佛门有数的大丛林之一。

    斑驳的阳光倾洒下来,落在寺门口那名坐在竹椅上,晒太阳的老僧身上,落在一旁参天的古树上,岁月仿佛在一瞬间停顿下来。

    在看到这名白发苍苍的老僧的刹那间,姬林身躯微微一晃,目光中满是感概。

    姬林感觉自己仿佛看到了七十年前,自己在宝光寺修禅之时,那个围在自己屁“股”后面团团打转的小和尚。

    当年的小和尚,已经变成了垂垂老矣的老和尚,而自己却亦如当年。

    七十年,原本在不知不觉中,七十年就过去了。

    “二狗。”姬林走过去,望向老僧的目光,一片慈祥。

    “嗯。”正在打盹的老僧,下意识点点头,然后惊的跳起来:“谁?是谁叫我?”

    多少年了,老僧已经不记得倒地多少年,还能有人一口叫出自己这个俗家小名了。

    在那个贫穷而落后的年代,农村人担心自己家的小孩子,会生病出事,多取类似“二狗”、“铁蛋”这样的小名,认为这样能够赶走小鬼,让小孩子平平安安。

    “我的长辈皆已去世,究竟是谁呢?”目光落在姬林身上,老僧有些茫然。

    “大师,我想进去上个香,不知道方便吗?”

    强压住故人重逢的感概,姬林对着老僧,笑着点头道。

    “此地早就对游客开放了,你们进去吧。”

    老僧点点头,目送姬林远去的背影,心中泛起一片涟漪。

    “贫僧这五十年来,从未离开过宝光寺。”

    “为何会对这名年轻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真是奇怪。”

    挠了挠后脑勺,老僧有些想不通。

    七十年一晃而过,物是人已非。

    离开宝光寺前,姬林又看了一眼,躺在竹椅上晒太阳的老僧。

    从这张布满皱褶的老脸上,姬林仿佛又看到了七十年前,那个一脸“稚”嫩的小男孩。

    千年古刹犹未变,岁月沧桑人已老,故人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玉垒集团,取自杜甫《登楼》中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这句话,始创于光绪二十二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这家公司,位列神州十大集团之一,主要从事仿古建筑、古建筑修复,以及考古等工作。

    姬林今日来此,便是准备加入这家公司,借用玉垒集团的力量,来寻找妖星的踪迹。

    这七十年来很少出山走动,姬林对人世间已经有些陌生,想要靠个人的力量,在浩瀚无垠的蜀地寻找妖星,太难太难。

    虽然姬林也有福记家族阿福这样的暗手,但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姬林并不准备动用。

    伏羲当年曾算出,姬林会在五千年后成道。

    这“道”,自然还是要自己去修炼才好,而不是靠外力。

    漫步在玉垒集团,如水墨画卷般的枫叶林中。

    抬头望着集团门口,正中央詹先生的巨大雕塑,姬林有些怅然。

    晚清之时天下混乱,一群年轻人愤然而起,投身各行各业匡扶社稷。

    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姬林亦是加入其中。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然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纵然苦酒一觞,我亦愿,国家大兴!

    纵百世千劫,我心依旧!

    “眷诚兄,当年你心怀经纬,欲让铁路铺,满我神州大地。”

    “如今百年已过,你的愿望,也终于实现了。”

    对着詹先生雕像,恭敬行礼,姬林面容严肃。

    对先人心存敬畏,此乃君子准则。

    虽然对姬林而言,这世间并多少人,有资格能称之为“先人”。

    可姬林依旧对他们,心存敬畏。

    尊重他们,本身就是,对历史的一种尊重!

    自太祖定鼎天下以来,神州这只东方巨龙,日渐觉醒。

    太宗摸着石头过河,对外开放,各种思想百家争鸣,这是一个最美好的年代。

    但这也是一个最不好的年代,在西方文明的入侵下,古老的传统文化大厦将倾。

    就连八卦为何物,都很少有几个年轻人能解释清楚。

    身为伏羲高徒,这样的时代,让姬林很是无奈,痛心。

    “没想到我,也会有去面试的一天。”

    姬林踏步前行,很快来到了一座,类似U形的综合大楼前。

    “请问,您是姬先生吗?”一名西装革履的青年走过来,彬彬有礼拱手问道。

    “正是在下,请问阁下您是?”

    眼见青年居然使用的古礼,姬林心中对玉垒集团好感越发之浓,赶紧回礼。

    “我是玉垒集团人事部的行政人员,您叫我小赵就行了。”

    “是茅先生他老人家,让我在此地恭候您的,请随我来。”

    青年眼见姬林谈吐不凡,嘴角忍不住噙起一抹笑容。

    眼见姬林无论是走路、说话,还是礼仪、姿容,都合乎古礼,让人无懈可击。

    对于接下来的面试,赵飞忽然变得有些期待。

    “茅先生是今世罕见的书法大家,他老人家的一身国学功力,深不可测。”

    “待会儿您见了他,可一定要三思而后言,切记言多必失。”

    似乎对姬印象不错,赵飞好心提点说道。

    “多谢赵兄提点。”姬林点点头,带着滔天自信,推开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