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白羽天骄 » 第168章 帝师府的龙潭虎穴

第168章 帝师府的龙潭虎穴

    秦殊观离开凤鸣寺之后,再入玉门关。

    这一次没有人阻拦,还未等他到关前,城门已然打开,掠出一支骑兵。

    苏臻隔着老远就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要不是身穿盔甲多有不便,他甚至都要把秦殊观抱起来。

    秦殊观却没有因此感到惊讶,因为在他出京之前便已将苏臻重新调入青海道,这一次不但没有遇到任何阻力,甚至可以说是格外的顺利,就连镇西将军王佑军也没有反对。

    苏臻被派到了他们昔日一起守护的雄关上当了个守将,虽然是个苦差事,但一想到能第一眼看到秦殊观,他就不觉得苦了,何况在秦殊观的计划中,这本就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他比谁都清楚。

    秦殊观再入玉门关,却没有停歇,只是私下交代了苏臻一些要事,便打算启程回京。

    一路上沿江而下,竟褚罗山而后进入飞霞镇,一切都如昨日在望,可心境已然不同,那时他身在囚笼之中,回京不过是为了逼他父亲秦延年就范。

    而今,他一肩三侍郎,可谓集天下荣宠,但这并不在他心上。

    走进京城,他回到了昔日的相府,不似初时那般荒芜,但没有人的府邸还是显得很是荒凉。

    在书房里,他对着那幅天下图站了很久,再次走出时,已然下定了某个决心。

    这一天清晨,他出了相府,没有去兵部,也没有去吏部或是刑部,而是来到了帝师府大门前,望着那块先帝所赐的牌匾,他笑了笑,便推门而入。

    在来此之外,他将青海道传来的一份东西已经送进了宫里。

    门出乎意料的没有锁,只轻轻一推便开了,进门之后也没有遇到任何人的阻拦,一路畅通无阻。

    直到正对着大门的那间厅堂前,门一样的没有锁,只是虚掩着,看不出里面暗藏什么玄机,但此时的秦殊观已然目空一切,他一样的推门而入。

    厅堂里很大,而且很空,没有任何家具摆设,只有几个极大的铁笼子摆在正中央。

    而铁笼子里面竟然是空着的。

    秦殊观负手而立。

    突然间,厅堂里的空气变得扭曲起来,膨胀的煞气几乎把所有的空间都填满。

    这一变化来的实在突然,秦殊观似乎根本没有感觉。

    然后,就见剑光一闪,一把森红的血刃突如其来,将秦殊观的所有去路都尽数封闭。

    血祭再度现世,而且这是必杀的一剑。

    就在血祭的煞气快要刺破秦殊观要害的时候,他突然转身,与那双血红的眸子四目相对。

    以血侍剑的白修在小重山一战因为亲手杀死飞琼而引发心魔,此后便消失无踪,不曾想竟藏身帝师府,而此刻的他已然如同一只嗜血的野兽,再也没有半点人的情感。

    四目相对间,血祭狂涌的煞气却丝毫无法突破秦殊观的护体真气,这让白修狂性更重。

    厅堂外,帝师蔡问天官服华丽,身子站的笔挺,丝毫没有年迈之气,在他身后,青璃抱着一把剑静静站着,目光一刻没有离开那扇门,他很想看看秦殊观这一趟在玉玲珑里到底得到了什么。

    “我一直都很想知道,如果说以前的白修是裴纶豢养的鹰犬,那么以血侍剑加上心魔之障的他,到底是不是司燕北得对手?”蔡问天问道。

    青璃目光深锁,“司燕北身份尊贵,几乎从没有人见过他出手,但楚人杰那一次的试探足可以说明此人的修为极深”他只是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嗯,秦殊观,秦延年的独子,本该死在几年前,还是我亲自求来的圣旨”蔡问天想起当时的情形,不禁觉得好笑,如果不是早有准备,他真的是养虎为患了。

    “你去吧...一切都到了最后的时刻,你也该回到你的江湖中去了”这句话是对青璃说的。

    青璃没有显露出表情,但握着剑的手握的更紧了些,然后微微欠了欠身子,等蔡问天再去看时,人已经不知所踪。

    “这张网已经织就,就让这个天下为了曾经的不择手段付出代价吧”蔡问天整了整官服,天瑞朝开始他就极少上朝,所以官服一切如新。

    蔡问天出了门,早有小轿等在门外,他上轿子前又回望一眼那座安静雅致的帝师府,他在这里经营了多年,要是哪天毁了还真有点可惜。

    今日按例应是朝会之期,身为帝师,又兼为吏部尚书,他已位极人臣。

    家里布下龙潭虎穴,他依然如往日一样去上朝,玉阶仙仗拥千官,他笑着跟每位同僚打招呼。

    可是跟以往不同,今日大家似乎都有些拘谨,不似往日那般热络。

    他身在要职,当今皇帝能够登基更是离不开他的辅佐,自然有大把官员尾随其后,就是为了得到一两句美言,说不定就能在以后的升迁中岐路变坦途。对此他一直都格外谨慎,除了裴纶,少与人往来,这样一来便不会给人留下广结朋党的口实,毕竟那些谏官也不是吃素的。

    今天早朝,大家虽也还如往日一样颔首打招呼,但一点都没有之前的那种谄媚和热情,他自然不是在乎这些,只是感觉哪里有些不对。

    至于是哪里不对,他并不想花太多心思,因为今日早朝过后他还要单独面见陛下,陈奏一年一度的吏部大选,这可算是朝廷上下最重要的事度之一。

    人群中,他看到了裴纶,正在跟齐麟段玉光等人说的热闹,见自己望来,顿时凝固了笑容。

    蔡问天心中忽然一动,又想来这朝廷上从来如流水,今天还高高在上,明日可能就成了阶下囚,谁也说不清。

    他在朝堂上混迹多年,早该看清,一时失神倒有些着了相。

    这时候,总管太监蓝湛走出崇德殿,然后又将殿门关好,看了一眼在外等候的朝臣,下了一步台阶。

    “各位大人,今日不巧的很,陛下…身子不适,早朝作罢,大家请回吧!”

    大臣们似乎并不觉得奇怪,他们这位陛下三天两头不上朝倒也是常有的事,于是如鱼群四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