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穿越之纵横香江 » 第十八章 乘风破浪

第十八章 乘风破浪

    一场小风波,官云飞完全没有兴趣浪费太大精力去关注,黄汉伟这种小角色也不值得官云飞关注,也没有想过去找黄汉伟的麻烦,当然如果以后黄汉伟还不知进退,纠缠不清,那就另当别论了。

    更何况以后身处娱乐圈,想当海王的官云飞,这种争锋吃醋的狗血桥段多得很。

    第二天到了电视台集合,大家一起坐片场巴士直接到邵氏片场准备拜神开机。

    前世的官云飞其实是个无神论者,但是经过了灵魂穿越这事儿后,又改变了他的立场,保不齐就有神仙呢,不管有没有还是拜拜吧,反正也没坏处。

    拍电影电视剧的人供奉的神灵也各不相同,港岛这边供奉的是黄初平黄大仙,而有些地方供奉的是关公。总之就是那个灵供奉那个,据说在湾湾那边拍电影前供神还有方位讲究,也就有一定的仪轨了。

    拜神的地方就在邵氏片场员工公共活动区里的一个篮球场内,骆敬才带人布置好神台和贡品。

    梁叔怡带头上香,祈祷诸事顺利、收视大吉。其他人依次上香后,梁叔怡揭开摄影机上的幕布宣布开机。

    现在的电视剧拍摄基本上还是用35毫米的摄影机,16毫米的摄影机一般用于新闻采访、纪录片拍摄这些。当然也有个别导演喜欢用16毫米的摄影机拍电影,程龙的好多部电影都是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的。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磁带摄像机的兴起才算对电视行业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磁带不需要冲洗,更加的方便。

    梁叔怡扔给了官云飞一个秒表让他做场记,其实很多剧组的场记就是由助理编导兼任的,前世的时候官云飞混过一段时间的场记,对这个工作还算是熟悉。

    大家是不是认为场记就是随随便便找个人拿块板子在摄影机镜头前重重的来那么一下,看起来挺简单的样子。

    其实不然,一个场记他要对景号、镜号、拍摄内容、拍摄方法、镜头长度、对白、服装、道具进行核对记录,保证被分割的若干场景和众多的镜头顺利拍摄,为后期剪辑、配音、洗印等提供数据和材料。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场记,能决定一部影视作品的后期制作的效率。

    场记必备三样东西,场记板、场记单、剧本。场记板大家应该都见过,上面内容一般有片名、卷号、场号、镜号、次数等等,有些导演喜欢加上导演名字、摄影师或者拍摄日期。场记单就是记录场记的工作内容,但是香江现在的场记工作相对来说要求还不是那么高,很多事情都是导演组自己做,其他就不再多说。

    《乘风破浪》是一部时装剧,没什么布景,差不多都是实景拍摄。第一场篮球场群戏,大家各自就位准备好。官云飞拿好剧本,在场记板上写好内容,走到摄影机旁边准备,梁淑怡喊道:“预备!”,接着录音师喊:“OK”,摄影师在胶片到正常转速的时候喊:“running”,梁淑怡再喊:“action”,这时候官云飞以rap歌手的语速快速报板、打板。

    就这样《乘风破浪》顺利开拍了。

    场记这个工作也勉强算是导演组,特别是和摄影师很接近。本来官云飞就想要先学会怎么使用胶片摄影机,梁叔怡给他安排这个场记正和心意。

    三个摄影老师,拍摄经验各不相同,只要一有空闲,官云飞就跑去虚心向三位摄影师请教。大家都是年轻人,还同在一个锅里吃饭,很快就称兄道弟的。

    特别是钟志纹也是个刚出师的新人,经验也不足,官云飞经常说一些后世的拍摄手法,几人试过后,都点头称赞,直夸他是个天才。

    胶片摄影机的操作不算太复杂,但是这都属于人家养家糊口的看家本领,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

    香江这年代流行拜师,有师徒名分人家才肯教你。镜头怎么切换,机位如何埋,场景怎样变幻,还要根据环境、剧本、人物、光线来处理镜头。关系不到位,别说学习,机器都不让你摸一下。

    一周多时间,官云飞就已经能熟练使用胶片摄影机了。对于他来说最难的就是换胶片了,胶片不能曝光,一曝光就费了,所以换胶片都需要盲换。原装胶片一盒1000尺,而摄影机上的一盒400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导入完成。偶尔还和钟志纹交换下工作,客串一下摄影师。

    官云飞在剧组可以说是真能混,剧组上下都混了个熟脸,做事认真勤快还非常大方,剧组的盒饭只能说能吃,他经常自掏腰包买些吃的喝的给剧组加餐。大家都非常喜欢这个小伙子。只有赵雅之经常私下抱怨他乱花钱,官云飞就调笑赵雅之:“怎么,还没嫁给我呢,就想当管家婆了,怕我养不起你啊。”

    赵雅之白了他一眼道:“谁要嫁给你,想得到美。”

    白天一起拍戏,晚上还一起回家,可以说两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官云飞拉着赵雅之的手不要脸地说道:“我就想得美,我就是癞蛤蟆,想吃你这白天鹅,怎么啦。”

    赵雅之看了看周围:“这还在剧组呢,别拉拉扯扯的,影响不好。”

    官云飞知道赵雅之脸皮薄,只能放开手道:“好吧,好吧,我们下班再拉好了。”赵雅之听了也很无奈。

    《乘风破浪》这部作品梁叔怡想拍成精品,由于剧本也经常修修改改,剧组摄影师也经常换人,所以进度很慢,一天能拍一集就很不错了。别以为一天一集可以了,你要知道,这一集最多只有二十几分钟。

    最让官云飞惊喜的是又认识了两个大神,摄影师黄种标和编剧加演员的黄白鸣。黄种标来干了几天外景摄影,黄白鸣现在还叫黄柏鸣,是无线电视台的编剧和演员。这个人可以说是才华洋溢,一生经历也很丰富,从一个小编剧演员做到一代电影大亨,可以说是非常厉害。

    事情也很巧合,由于要拍歌唱比赛的戏,梁叔怡让官云飞去联系一家夜总会。官云飞一个刚来香江不久的五好青年,去哪里联系夜总会,只能求人了。又找到了林得禄,林得禄联系了黄柏鸣,黄柏鸣和夏瑶夜总会的老板很熟,于是帮忙联系了夏瑶夜总会协助,最后字幕还要表示感谢。

    官云飞心想这要是在后世,这是拉赞助的好机会啊。但是现在人家给你用夜总会,还耽搁人家生意,没有收你陀地费,已经是给你天大的面子了。

    官云飞感谢道:“鸣哥,真是非常感谢帮忙啊。”

    黄柏鸣摆摆手道:“不用客气,大家都是同事嘛,互相帮助应该的。”

    “听说鸣哥很有才华,编剧也很厉害,以后还请鸣哥多多关照啊。”

    “我听得禄说你小子还是个作家,大家以后互相交流学习。”黄柏鸣客气道。

    “要不鸣哥你来客串个角色吧,正好可以客串一下夜总会经理,咱们结束了还可以在夜总会喝一杯,怎么样。”官云飞提议道。

    黄柏鸣想了想,反正也无事,就点头答应了。

    夜总会一共有好几场戏,官云飞还打电话给周闰发,让他也来客串了一场。是高燕茵成为了红歌星后,几个有钱的老板要求她陪酒的戏。结果官云飞发现周闰发现阶段的演技确实还很稚嫩,那抽烟的姿势看着都很别扭。

    拍摄结束后,大家正好在夜总会喝喝酒唱唱歌放松放松。剧组几个女生坐一桌,梁叔怡、官云飞、林得禄、黄柏鸣和周闰发几人坐了一桌。

    几个女生叽叽喳喳的说着话,突然,杨诗蒂对赵雅之说道:“阿芝,你是不是在和阿飞拍拖啊?”

    杨诗蒂说完,大家都转头看着赵雅之,一副八卦的样子。赵雅之一愣,立即摇头否认道:“没有,哪有的事。”

    杨诗蒂继续道:“我那天看到你们两个拉手了。”

    “你肯定看错了,那不是我。”

    高妙思在一旁开玩笑道:“阿飞这个人又勤快,又聪明,还会做人,以后一定能够出人头地。阿芝,你不要,姐妹们可不客气了哦。”

    赵雅之小脸一红,偷看了官云飞一眼道:“谁稀罕他!”说完还露出了个微笑。

    官云飞这一桌,梁淑怡举起酒杯对黄柏鸣道:“阿鸣,感谢你帮忙联系的夜总会啊。”

    黄柏鸣客气道:“梁监制不用客气,都是些小事情。”和梁叔怡喝了一口。

    官云飞也说道:“是啊,真的多亏了鸣哥,要不然凭我肯定联系不到夜总会的。鸣哥,我也敬你一杯。”

    黄柏鸣举杯喝了一口道:“都是朋友,别客气。”

    梁叔怡说道:“阿鸣可不要小看了这小子,很有才华的,知道《诛仙》吧,就是阿飞写的。”

    黄柏鸣道:“我知道,我听得禄说过,能写出《诛仙》这么精彩的小说,阿飞不愧是才子啊。”

    这几人中就属周闰发最惊讶“啊”了一声:“阿飞,想不到《诛仙》是你写的,我可是你的书迷。”

    “别,你们可别吹捧我,我容易骄傲。”官云飞一脸笑嘻嘻的样子,然后对梁叔怡说道:“梁监制,这位是周闰发,是训练班上一届的学员,人长得是不是很靓仔,演技也很好的,以后有机会考虑一下哦。”

    梁叔怡点了点头,说道:“我认识他,还有一个叫吴猛达的,两人在训练班的成绩都很好。以后肯定有机会的。”

    周闰发想不到官云飞这么给面子,直接在梁叔怡面前推荐,关键是梁叔怡还答应了。

    现在的梁叔怡已经很出名了,在无线电视台也是很有名的节目监制,不出意外今年应该要升为副总经理,可以说是电视台真正的高层。

    周闰发感觉一条星光大道直接铺在了自己面前,恨不得抱着官云飞亲一口,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之情。

    激动道:“多谢梁监制给机会。”

    梁叔怡笑着点了点头,其实像这种聚会,本来就是拉关系的时候。娱乐圈娱乐圈,这个圈很怪,圈内圈外界限分明。你想进圈,基本都要有人提携,不然靠自己,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出头。

    无线训练班的学员,头两年一般就是个死跑龙套的,后面才开始演些配角,想当主角没个四五年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