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有江湖 » 第二十七章 猪八戒翻长城

第二十七章 猪八戒翻长城

    面对庞太师的咄咄逼人,集贤相吕夷简有些看不下去,出来打圆场。

    “陛下,事不理不清,理不辨不明。不妨请太师把昨日凶案道明,包希文也在,是非曲直,请陛下明断。”

    一句话,别听这老倌有的没的瞎扯。

    “嗯,此言有理!”小赵同志心说,还是老吕靠谱。

    这个副宰相,稳得一笔,以后若遇到擦屁股的事,都交给他了。

    庞太师作为原告,自然当仁不让,便叙说在昨夜开封府如何趁自己酩酊大醉,派人潜入府中,把自己的两个小妾,先奸后杀,再奸再杀的。

    庞太师身居高位多年,演讲能力那是没得说,一言一语,抑扬顿挫,把一个“用心险恶、伪善嘴脸、下手狠辣”的包拯描绘的栩栩如生。

    然而,小赵同志对过分妖魔化的包拯没兴趣,连打了两个哈欠,见这老匹夫还滔滔不绝,终于忍不住了,“太师,这些都是你的猜测而已。”

    “你说,包卿家派人潜入你府中杀人,证据呢?”

    “证据很简单!”庞太师道,“老夫的二位妾室,死于巴山剑派‘潇湘剑雨’之下,江湖中人人皆知,这是御猫展昭的独门剑法。”

    听起来,这老倌,也不是无的放矢。

    小赵同志又问:“包卿家,这事,你怎么看?”

    陛下,你问错人了,微臣姓包不姓李。

    包拯沉思片刻,道:“陛下,本案疑点重重,臣以为,太师的话不可全信!”

    庞太师没想到,老包当众不要脸耍赖,立即就要发飙,“包黑子,你什么意思?敢做不敢认?”老夫堂堂宰相,有必要跟你个图书馆长过不去吗?

    庞太师又在心头补了句,可能,也许,真有必要。

    小赵同志也不高兴了,暗道,你老包也不晓世故,打狗还看主人呢,庞太师的首相之位,是寡人下的旨,你这么说分明是不给寡人面子嘛。

    他脸上一沉,重重的‘哼’了一声,把奏折甩在案上。谁知,他这一甩,奏折的夹层里,忽然露出个纸条儿来。

    “咦,这是何物?”

    小赵同志嘀咕,你个老庞也是,癞蛤蟆扮青蛙,长得丑还玩的花。

    奏折就奏折么,还放一张花笺夹在其中,你这是要给谁看?不知为什么,他第一时间,便联想到了老太后。

    赵祯眼疾手快,一把抓在手里,顺着纸条上面写的字念:“可笑,可笑,他杀反诬告。胡闹,胡闹,老庞害老包。”

    十八个字,几人听的清清楚楚,这分明就是一起赤裸裸的诬陷嘛。

    危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小赵同志顿时大怒,将折子连纸条儿俱各掷下,一股脑儿往庞太师白皙的脸上招呼。

    “庞太师,你作何解释?”

    庞太师见玩砸了,双腿一颤,就要失声痛哭。在这关头,几十年的宦海经历发挥了作用,他迅速定下心神,咬紧牙关,一句话,死不认账。

    “陛下,你可以看出,这贼人是何等的歹毒狠辣,出入老夫府中如若无人之境。天子脚下,凶手如此猖獗,开封府难辞其咎!”

    问:庞太师的绝活是什么?

    答:猪八戒翻长城,倒打一耙。

    他身后的右司谏御史孙荣见事不妙,立即出班,禀道:“陛下,近些日子,汴京城屡屡发生人命大案,开封府难辞其咎!”

    赵祯心说,没有你们这群喷子整天瞎逼逼,天下都能清净不少,你信不信?

    “那你说,如何办?”他问。

    孙荣正色道:“微臣请旨,革去包拯判开封府之差遣,另选贤能知开封府,查办此案。”

    好么,这就是你们整天在太后面前鼓吹的‘士大夫治天下!’,若是让就你们这些玩意来治国,大宋江山早晚得让你们霍霍完了。

    小赵同志干脆懒得理会这货,对吕夷简道:“吕相公,依你之见呢?”

    殿中几人,都刷的一下把目光看向他。

    老吕眼见不能独善其身,也就懒得遮掩,说道:“陈相公府中发生了命案,最初也是开封府审理,后面大理寺又奏请重审。臣以为,这一次干脆一步到位。”

    小赵同志点了点头:“有道理,传旨文彦博,让他主审此案。”

    因在审理陈相公家眷命案时,惹得百姓怨声载道,大理寺卿被小赵同志下旨撸了。新上任的大理寺卿文彦博,是个聪明人,而且他既不是庞太师一路货色,也不是老包铁杆。

    可见,赵祯此举也是真想捉拿凶手,不愿再出现一个张三娘子那般顾全大局的真相了。

    包大人回到开封府,还没来得及喝口凉茶,有衙役走进来报告:“大人,不好了,‘香丰楼’的掌柜来报案,那里出了人命官司!”

    “又是人命?”

    公孙策不解:“府尊,你为什么要说‘又’?”

    包拯撇了撇嘴,别问,问就是本府是清白的。

    “大比之年,就容易生出事端。”

    包拯脑海里想起了,自己的前任、前前任,他们处理的最大案子,也只是个上元节失火案,然后过渡了一年不到,一个进了枢密院,一个去了三司。

    反观自己一上任,人命大案三连击啊,难道这就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

    即便是考验,有必要前几任都是国话级,自己弄个地狱级吗!

    若非八贤王坚定的站在包大人这边,恐怕他已经被哄成渣了。想到那个可爱的老倌,他才想起来,王爷家还有盗窃案哩。

    他问公孙策道:“王爷府中失窃的案子结了?”

    公孙策点了点头:“雄飞已经在布置抓捕白玉堂,至于失窃的玉佩,被府里一位捕快捡到,公主殿下一高兴,还赏了他个忠训郎来做。”

    “此人姓甚名谁?”包拯问。

    公孙策道:“姓徐,名小川,京城本地人士。”

    “玉佩?”

    包拯喃喃了自语,彷佛明白了什么,吩咐公孙策,“让这个徐小川做甲等捕快,让他带人去查‘香丰楼’命案。”

    说完,夹着官帽匆匆往外走,出了门,就直奔八贤王府去了。

    在值房里,赵云风见小川捞了个官儿,肠子都悔青了。

    “为什么我那天要偷懒?”

    “为什么抓找回玉佩的不是我?”

    “为什么机会总是轮不到我,我那么努力,那么坚持,那么……”说的气愤之处,赵云风恨不得扇自己两个大耳刮子!

    “因为你不是爱豆。”小川给出了回答。

    “我只听过胡豆、黄豆、红豆,挨豆是个什么?”

    “就是你没有挨过社会的毒打,就没资格吃豆!”公孙策拿着文书走进值房,以为两人在讨论豆子的各式吃法,作为汴京城的地道美食家,公孙先生对于吃艺一道,是颇有造诣的。

    对于吃豆类,他还写了一首诗:

    黄豆磨豆浆,美味迷魂汤。

    绿豆兑冰糖,夏暑透心凉。

    你们现在年轻人,仗着体质结识,不拿养身当回事。等到你们六十以后,一见自己满头白发,那时再可劲乐也不迟。

    “老的牙都掉了,有什么值得一乐的?”赵云风不明所以。

    “是啊,头发都白了,魅力也消失了,面对江湖美人儿也有心无力了。”

    公孙策斜了二人一眼,叹道:“多少少年亡,不到白头时。”

    徐小川道:“公孙先生,趁今天天气好,不如在衙门开办一场养生讲堂,也算是为弟兄们发福利了。”

    “我举双手赞成!”赵云风附和,“赵某人九代单传,五代老中医,传下养生良方无数,若是这讲堂办起来,我愿意做出那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公孙策绷起老脸:“养生养生,你们是来为开封府创造效益的,不是来养老的,开封府不养闲人。”

    赵云风陪着笑,解释道:“公孙先生误会了,我们只是想为同僚们发发福利。毕竟这几天衙门没事,一年一度的‘会剿丐帮运动’也快收尾了,我这不是为大家着想吗?”

    公孙策气咧咧道:“谁说衙门没事?谁说的?一大堆事案子等着你们哩。现在就发生了个大案,既然你们清闲,就交给你们查吧。”

    “真的?又有案子了?”赵云风两眼都开始放光,好机会呀,时来运转,我赵某人也有出头的日子了,“大人放心,小人一定不负打人的期望。”

    说完,招呼小川,“老弟,你歇着吧,这件案子你就别管了,交给哥哥我来办。”

    公孙策回头朝二人说道:“对了,府尊钧旨,徐小川破案有功,顶替丁越为甲等捕快,负责办理此案,文书就在你们桌上。”

    赵云风的亢奋的笑容,瞬间凝固在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