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拾遗榜 » 二十 白马西风塞上(七)

二十 白马西风塞上(七)

    “小将军多大年纪了?”潘凤叫人给他松了绑,问到。

    “将军就是将军,干嘛叫小将军?你是何人?”赵子龙硬气的回答。

    一旁的士兵一脚将他踢倒,骂了一句:“这是我家潘将军,中山太守,竟敢如此无理,小心要了你的小命。”

    潘凤摆手制止,上前扶起了赵子龙:“你可是常山赵子龙?”

    “正~正是本将军!”其实潘凤能看出来,子龙听到潘凤的名字,也没有先前那么硬气了。

    潘凤笑着对子龙说:“你既为我冀州常山人,怎么会为公孙家做了鹰犬?”

    “本将军既已成了阶下囚,休要多问,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子龙脖子一挺,身子一扬,摆出了无所畏惧的样子。

    “你可愿意归降我啊?”

    赵子龙想了想说:“跟着你有肉吃吗?我看降卒都有肉吃,但他们看俺小,欺负俺,不给俺们小的吃。”

    潘凤看着这小子龙,傻乎乎的,有些好笑,也有些失望,但还是说:“当然有了,不光有肉吃,还有酒,如果你能立功,还能让你当真正的将军,统帅千军万马。”

    子龙似乎在憧憬着未来,但随即又不敢相信的摇了摇头。

    潘凤上下打量着子龙,手里则一直把玩着腰间的剑柄说到:“不过你有什么本事吗?让我看看。”

    “将军,俺饿了一天了,给俺些吃的。”潘凤这才想起来,他们都没吃过东西,尤其是十四五岁的孩子,更是容易饿的。于是让左右给他些吃的和水。子龙狼吞虎咽的吃了四个馒头,又喝了一壶水,抹了抹嘴,马上就回过神:“将军,请借您的宝剑一用。”潘凤的手正在把玩着剑柄,顺势就拔出自己的佩剑,递给了赵子龙,两个士兵怕有意外,挡在了潘凤的面前,也抽出了宝剑。

    子龙却不理会,持剑独自舞动起来,剑花上下翻飞,精妙绝伦。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潘凤一边吟唱李白的诗句,一边为小子龙叫好。小子龙收了招式,双手将宝剑交还给潘凤,潘凤将宝剑还鞘。

    “将军,再借弓箭一用。”潘凤叫人取了一把鹊画弓,拿弓的士兵还担心他根本拉不开。只见他指着远处的一顶帐篷说道:“将军请看帐篷顶上的那一节小木。”

    话音刚落小子龙忙拈鹊画弓,急取雕翎箭,端直了燕尾,搭上虎筋弦,秋月弓圆,箭发如飞电。觑高低无侧偏,正中帐顶小枝,削落在帐外不见。

    众人鼓掌叫好,啧啧称赞。

    “赵子龙听令,命你为少年营长,统领军中十五六岁的军士,三个月内不许上战场,三个月后我需要让你给我练出一只支能打硬仗的生力军。”看着前途无量的赵子龙,潘凤对这场游戏又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潘凤也想用他来招降一些年少的军士,生在乱世,他们回家能安稳生活自然是好,但多数回去都还是过回食不果腹的生活,又或是会被各个军阀抓来做壮丁,“与其被他人所用,不如编入我的麾下,至少我还能比其他军阀仁道一些。”潘凤暗想。

    赵子龙领命拿了委任状转身去了战俘营。晚饭的时候,张郃,高览甄严,甄尧,马元义,张燕等一众将领都在,潘凤还向他们一一介绍了赵子龙。大家见了这么一个小孩子,都不以为然。潘凤则说,等你长到可以穿我这套盔甲了,就把我的这套银色盔甲送给你。赵子龙连连称谢。

    晚上,各部曲都把立功将士名单报了上来,潘凤逐字逐句地读着,他们也是真敢报,名单足足有两三千人,其中包括有功的将士们和需要奖励的受伤的士兵以及要抚恤牺牲的兵士的家属。缴获的账目也同时报了上来。大致和可以封赏的数目相当只略多,潘凤怀疑是他们故意做的假账,生怕账目做多了拿不出来,做少了又怕吃亏。最终潘凤还是同意了他们的申请,但钱却扣留了百分之三十,其中百分之十上交邺城,其余百分之二十潘凤准备做采购物资之用,对于亏空的数目,答应大家拿下易城后再兑现。林童话在财物上有知识盲区,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也许等田丰,审配到来能解决这个难题。

    马厩里一千多匹的白马看的让人欢喜。潘凤让张郃去精选一千名精锐骑兵,咱们也组成一支白马骑兵。“大家想想叫什么名字?”潘凤提出想法。

    高览主意最多,潘凤目光看向了他。他想了半天,说出:“白龙贲。”

    “白龙贲这个词绝妙!”潘凤竖起大拇指。

    “张郃,以后白龙贲就归你节制,为我主力骑兵。”张郃目前是潘凤手下最强的将领了,主力王牌部队,当然应该有最高规格的武器配备。

    张郃谢过,开心的哈哈大笑,连连喝了好几杯,在场的其他人也是高兴,至少发了心目中的百分之七十的奖金。

    晚饭后,因为担心敌人会反扑,潘凤交给赵子龙一个任务,让他带着青年营去唐河边驻扎,一是给他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能让他尽情发挥自己的能力,二是让他能够监视敌人的动向,在所有成年人都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孩子们反而是相对清醒的,胜利的战果几乎与他们无关,所以没必要庆祝,但立功的心却人人都有,在赵云的带动和鼓舞下,青年们有了目标和榜样,都想建功立业,杀敌立功已经成了他们的唯一目标。青年营最终有五百三十二人,年龄在十四至十六岁之间。年龄小于十四岁的大多遣返回原籍了,没有地方可去的,则安排在许多的后勤部队,如军中伙夫,马夫,铁匠,木匠的助手或者学徒。

    出发前潘凤叫人给子龙选了一匹绝好的白马,此时的子龙已经非之前的满身污泥,饿着肚子的小俘虏,而是英姿飒爽的将军。子龙挺枪立马,赵子龙白马秋风塞上,好不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