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流水乡少年 » 第三十章 北海天柱山

第三十章 北海天柱山

    公历一千零一十九年秋,南国北关再往北,是一片常年严寒的海域,地理上背称叫做北海。

    北海上有一片大陆,北大陆,算是认知中世界上最北的大陆,大片的森林从海岸线开始往北蔓延,越靠北的树已经带上了雪。

    远处一只商船孤零零的开了过来,停留靠岸,甲板上穿着白色棉袄的少年用力裹了裹衣服,拿着一个葫芦,往嘴里送了一口热酒,哈了一口热气。

    “到了……”

    说罢,少年回身进了船屋,出来时拿着一个密封好的罐子拍了拍,往前眺了眺,离他遥远的森林另一边隐隐有一座高耸入云的高山,据说此山的山顶,是距离天空最近的地方。

    相传,此山是千年前镇妖战时,岩皇帝尊造化一只通天巨大石勺将众大妖镇压与北海之底,以石勺撑天,众大妖在无法现世与世间,而石勺的勺柄看起来也是如通天的石柱,因此得名撑天之柱。

    此山从未有人去到过山顶,但或许有人爬了上去,也没下来,有些吹嘘自己爬上过山顶的人,没有一个人能正经的描述出山顶的样貌,所以对世人来说这座叫做撑天之柱的高山,就成为了许多旅人侠士毕生追求的探险终极目标。

    东疆的樵夫吴老汉是这样的人,他一生平凡生活在东大陆,砍了一辈子的柴,这边距离北大陆虽然不是很远,但是对于没有出海经验,也没有船的人来说,想去一次北海都是奢望,更何况是想爬一爬天柱山。

    他们一家从他的父辈开始都是樵夫,每天太阳还未出,就会起床上山砍柴,早饭前会送到姜山寺,然后请一炷香祈求家人平安。

    樵夫和寺里的僧人都很熟,在他六十岁那年,寺里收了一个俗家弟子,是一个的几岁的小童,不太爱说话,时常闭着眼坐在柴房后的大树下吹着树叶,后来樵夫试着与他说话,给他带寺里吃不到的,小童都没有给他说过一句话,直至后来小童失踪了,全寺的人找也没有找到,次日他和儿子在山上砍柴看到小童躺在山顶浑身是血,旁边是一只浑身是血,头上插着一根树枝的黑熊,惊讶之余与儿子把他带回了姜山寺,这才与小童结下了缘分。

    后来樵夫再去找小童讲话,小童虽然还是不太搭理他,好歹能打个招呼了。

    樵夫吴老汉小的时候一直跟着父亲去姜山寺上香,到现在还带着自己的孙子去姜山寺上香,诚心倒是也管了用,九十岁了身体硬朗的很,坚持跟着儿子上山砍柴,去寺里上香,全家无灾无难。

    此后安稳的过了十年,樵夫吴老汉后离开了人世,当时也是姜山寺的住持一念大师帮他超度。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吴老汉不久前才过了自己的百年大寿,也没有什么大病,谁能想到就这样睡了一觉之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但是老汉的儿子满脸都是泪的说,他早上发现爷爷过世的时候,爷爷一脸安详,甚至嘴角还扬着笑容。

    当年的小童经过四十年竟神奇还是少年模样,他与吴老汉最后一次见面是在吴老汉过世两天前。

    当时的姜山寺依然维持着平日里安静,空幽的古寺除了清脆的鸟叫声音,只剩下屋檐下悬挂的铃铎随风而动,清脆悦耳,柴房后的大树下,李老汉拄着藤杖蹒跚走来,杖上挂着一葫芦酒,倚着树费力的坐下,伸手把葫芦放在已经长大为少年的小童面前说:

    “我这一生砍柴,东疆的千万大山里最高的我小时候都爬上去过,之前听村里出海回来的人说在北方上有一座世上最高的山,从没有人能爬上去,哈哈,这我要是年轻的时候,一定爬的上去。”说完反倒把葫芦拿了起来,扒开了塞子,递到了自己的嘴里。

    “哎,你……”白衣少年伸出手欲阻止老汉喝酒。

    “不打紧,我儿子都喝不过我呢,哈哈!”老汉饮了一口酒,把塞子塞上又放回了少年面前,闭上眼睛,好似在听头顶上嬉戏打闹的鸟叫,也像在品味刚灌下去的酒。

    “你小子,是受到了神明庇佑,不用经历我们凡人的生老病死,瞧瞧你现在还是个小孩,而我我的孙子都有儿子了,咳咳……咳。”吴老汉闭着眼又喝了一口酒,却被呛得咳嗽起来。

    白衣少年夺过吴老汉的酒葫芦,轻拍打着其背。

    吴老汉还是闭着眼摆摆手说:“不打紧,不打紧。”紧接着开口:

    “我这一生活的不错,很满足,这几天我总在想,如有来世真想生与那座大山之下。”老汉睁开眼左手拄着杖,右手扶着树,站了起来,步履蹒跚的挪动着,准备离开。

    “对了,都认识四十年了,你有名字吗?”

    “白逍。”白衣少年拔开葫芦尝了一口,皱了皱鼻子。

    “你好啊,白逍。”吴老汉走了几步回了头。

    “我曾孙叫吴有柴,是你给起的名字,有机会,我带他来见你,咳咳……”说完,吴老汉走了。

    白逍又喝了一口酒,喉咙觉得很辣。

    ……

    有几天樵夫没有来上香了,问过寺里的人才知道老汉已经过世了,白逍去找吴老汉的儿子,在半山腰的小木屋里,老汉的儿子开门把白逍带进来,里面摆放很整齐,樵夫的灵位还在正堂中间摆着,旁边站着樵夫吴老汉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媳,还有孙媳抱着的小婴儿。

    “等吴有柴长大了,我想带走他的曾祖去天柱山。”也已经是个老人的樵夫儿子听到白逍的话,一脸吃惊,呆了许久,给白逍鞠了一躬。

    白逍转身准备离开之时,想起了什么,转头看了一眼正堂的灵牌,随即转回身来,鞠了个躬。

    “吴东山,别等下辈子了,这辈子就去吧。”

    “你们下山去吧,山的另一头顺着河走,有一村子,叫流水乡,这里不安全。”白逍转身离开。

    后来吴老汉的儿子带着一家人,听取了白逍的劝告,搬到另一边的山下村庄流水乡,躲过了一次山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