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修仙之我要开第六天域 » 第十八章 山鬼传道 太始导气诀

第十八章 山鬼传道 太始导气诀

    天地间有灵气,又可以称之为元气,滋养万物。但若浑身窍穴不开,犹如顽石一般,是无法反应到天地灵气的,更无法吸纳。

    强行纳之,体内周天运行不通,也不会转化为法力,更有甚者,会爆体而亡。

    但山鬼之舞竟可以帮助张训吸纳一丝丝天地灵气,虽不能就此让张训感应筑基,身具法力,但早早感悟了一些山川灵气的特性,对张训以后灵感天地好处多多,凭空增加几分筑基成功的可能。

    况且,在山鬼的帮助下,此时张训已经由原来仅仅洞开二十五个窍穴,一举打开了五十多个窍穴,论修为直逼当初的药谷莫长老。

    一夜修行抵得上人家一辈子,省却了无数时间,可以说山鬼对张训有入道之恩。

    张训慢慢收功,看到一旁早就依偎在树枝上,慵懒的看着月亮的山鬼,真诚的鞠了一躬,说道:“谢谢山鬼赠予的造化,在下铭感五内。”

    轻轻摆手,山鬼不在意的说道:“不必谢我,我没想帮你,只是想跳舞而已。”

    “虽不是有意帮在下,但在下的的确确因为您的舞蹈而受益,这份恩情在下定会报答。”

    “嘻嘻,你这人真有意思。你又能帮得了我什么?”

    “在下知道您的心结。虽现在无能为力,但在下认为,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如果是这天不接受我飞升,那我就立志再创一天,自己做主。”

    如果是入山之前,张训是万万说不出这种话的。但最近张训道心萌发,对天地有执着的求知探索之心。

    再加上经历了这么多事,张训心中早就对掌权者没了敬畏之心。那位虽是高卧九重天的帝君,但无知者无畏,在张训眼里,恐怕真和金銮殿上的人间皇帝没什么两样。

    张训心中默默想道,‘世道不公,要想取得心中所求,也只能依靠自己手中之刀。’

    山鬼听到张训的大话,突然哈哈哈大笑起来,银铃般的笑声响彻山间。张训本以为山鬼是在嘲笑自己自不量力。但没想到山鬼越笑动作越大,最后竟笑的捂起了肚子。

    “哈哈哈,山外人,好志气。我空活万年,竟只想着登天受箓,去受那腌臜气。论起心志,还不如你一个少年。哈哈哈,奇也,妙也。”

    笑毕,山鬼脸色一肃,对着张训说道:“山外人,你想不想听听炼气士的道理?”

    “您是要收我为徒吗?”

    “不,我只是想传你。如今天下都修弥罗金阙内景经的道理,我偏要传无量元气宝命全形的道理。”

    “在下荣幸之至,洗耳恭听。”

    “你可想好了,修了我的道理,你可就进不了当今的天庭了。”

    “您怕吗?”

    “我当然不怕。”

    “那我也不怕。”

    “哈哈哈,有趣的人。好!你且听好!”

    山鬼浑身散发金光,整片落凤山都在震动。山中迷雾四起,瞬间整片山脉都被封锁在雾中,灵气勾连形成阵势,遮蔽了此处的天机。

    “山外人,自古天有九重,划呈五域,分别为玄钧天、无量天、须延天、妙华天和洞真天。

    五位帝君,生而近道,坐镇诸天,祂们帝号称为:无量天无量妙行帝君、洞真天玄真至极帝君、玄钧天无上至尊帝君、妙华天无穷妙有帝君、须延天弥罗至真帝君。

    五帝司掌天地,调理阴阳,千年一轮转。我所修乃无量天传法天下的无量元气宝命全形体系,采天地元气,修五气朝元,开顶上三花。

    山外人,守心静气,听我大法。

    人之生也,秉天地之元气,为神为形,受元一之气,为液为精。天气减耗,神将散也;地气减耗,形将病也;元气减耗,命将竭也。元神元气,不离身形,故能长生矣……”

    山鬼口诵道音,张训心神震动,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但周围却寂寂无声,大音希声,法不传六耳。

    此乃山鬼有意为之,此处仅能有一人聆听大道法门,也仅有两人知晓此地发生了什么。在落凤山,山鬼有如此神通。

    传道结束,山间雾气散去,山鬼也飘然落地,如玉的脸颊竟显得有些苍白。这是因为山鬼并没有把自己修炼的法诀直接传于张训。

    她所练的乃是自己所悟,采山川地脉灵气,并不适合张训。所以山鬼直接宣讲元气道的大道之理,让张训自己领悟,但此举也颇耗心神。

    张训此时还没有醒转过来,虽然山鬼停止了讲道。但张旭脑中,元气道的种种法理形成的道音仍在隆隆作响,启迪张训的智慧。

    终于,一道法门浮现在张训心头,但仅有采气期的法门。这是因为,虽有山鬼相助,但张训受限于本身认识,他只能领悟出来采气期的功法。

    后续能否将功法补足,那就得看张训自己的本事了,是否还能领悟出更多元气道的道理。

    这时张训慢慢张开眼睛,看到身前的山鬼,赶紧起身,鞠了一躬,说道:“传法之恩,永世不忘。”

    “山外人,好自为之。”

    说完,山鬼身边飘出雾气,一缕清风吹过,雾气被吹散,山鬼也消失了踪迹。

    此时已经天色将明,帝流浆已经不知不觉间结束了。张训看着平静的湖面,只感觉今晚的遭遇真是梦幻。

    世事无常,本来自己连感应筑基的法门都需要用命去博,现在居然直接听到了道音,更是自己领悟出来一篇功法,有机会踏破仙凡界限,入道修真。

    张训低头沉思,‘自己也不用再去凤尾郡了,修炼功法有了,自己只需要寻觅一处地方,好好潜修一番,有了自保之力,再出山找寻鬼骨门的踪迹,为父母报仇。’

    张训没有请求山鬼帮自己报仇。一是,山鬼没给张训机会提出自己的请求,昨晚的经历更像是,山鬼无聊找人聊聊天,看张训顺眼,给了张训一些好处。

    二是,现在得到了修行功法,有了亲手报仇雪恨的机会,张训不想放弃。

    于是,等到天明,张训就开始在山中游走,想要寻到一处适合落脚的地方。很快张训就找到一处山峰,不是很高,但有山泉流过,山中黄精人参遍地。

    更重要的是,昨晚的天雷在此峰引发了雷火,不仅烧出了一片空地,还有火种残留。

    天知道张训自从进山以来,有多久没吃到热乎的食物了。吃光干粮之后,张训就只能找各种野果充饥。

    张训小心翼翼的引燃火种,点起了一堆篝火。在空地上搭起了一间木屋,天气已是晚秋,快要入冬了,张训特意挖出了一个地窖,用来存放粮食。木屋还用泥巴糊住防止漏风。

    张训自此就在山中住了下来,除了为冬天贮存粮食和木柴之外,张训全部时间都用来打磨窍穴,修炼刀法。

    张训把自己领悟到的采气功法命名为《太始导气诀》。

    道家《开天经》有言:太始者,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始见气。

    张训选择太始为自己的功法命名,就是因为这样听起来很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