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大齐之真汉子日常 » 第四章 国师的礼物

第四章 国师的礼物

    张庇随带路的小公公去看太子,太子今年十二,在文苑读书。

    “你在外间候着,我自己进去就行。”到了文苑,张庇一人进了大门。

    小公公是德福的小徒弟,很有几分机敏劲儿,“奴才进去交接一下就回,大人初次来,以后就无需奴才作陪了。”

    张庇听此言多看了小公公一眼,都是聪明人。

    大齐朝当朝太子是太康帝、皇后嫡出的长子,自六岁被立为太子,太康帝一直很重视,不止指派了六位老师,还时常亲自带在身边教导,太子之位极为稳固。

    太子随侍看到来人有些惊讶,对李公公自是熟悉,但是身边这位不认识。

    “牟护卫,这位是国师大人,来看殿下。”闻言牟护卫连忙见礼。

    “不必多礼,也无需通报,我在此处等待就是。”张庇不想兴师动众。

    “大人稍后,不过一刻钟,今晨课业就结束了。”

    示意不用管自己,张庇在屋内随意转看。李公公自与牟护卫交代圣上传话。

    从雕花窗格看进去,太子虽年龄不大,但已彰显龙章凤资,即便周围坐着几个教养不俗的世家子弟,也难掩其风姿,张庇深深感叹,国运昌盛之兆!看着书架上的史书、游记、杂说,很是感兴趣,这里的书,外面书局很少有,抽出一本游记随手翻看着。

    薛老看着太子的课业,很是欣慰,太子即位后必将是一代明君,所做策论务实中肯,表述得当、层层递进,文采尤为出众。早课结束后利索的走人,使得太子的一众伴读感慨连连,终于不用好几天连着熬夜做课业了,薛老的课业是出了名的难。

    待薛老走后,太子也放松下来了,“不用嚎了,最近不会有策论课业了。”不等伙伴欢呼,“可不要忘了林老等几位老师。

    看着瞬间又丧气的几位伴读,太子感觉气顺了,可不能只自己一人犯愁。

    出来看到牟一旁边站着的张庇,有些好奇。

    “殿下,这位是国师大人!”

    太子瞬间明白了,新一任国师回京了。

    行礼后几位伴读先行离开后,太子看向这位给自己偷偷写信吐槽父皇跟老国师的新国师。嗯,看着果然很不靠谱,没有老国师沉稳,看着修为也不怎么高。

    张庇也就弱冠之年,只是长期在外面游荡,看着面相是而立之年,走商的着装更是为年龄加分,看着完全不像弱冠之人。

    “怎么,我就这么不靠谱,殿下这是什么眼神?”张庇很是不屑,长得好了不起啊,自己这沧桑之态是阅历,是内涵!

    太子轻笑,“既已继承老国师的衣钵,何时开庙祭祖?”

    张庇觉得自己手痒痒,“殿下继位之时。”

    太子被反将一军,也不在意,“信上总是念叨自己多么英俊潇洒、风流倜傥,本宫怎么觉得自己被骗了呢。”太子有些不解。

    “唉,别说了。”张庇摸着自己被西北大漠风沙刮的有些粗糙的脸,眼里流露出淡淡的忧伤,“师傅说我本性未定,不适合在京城久待,让我出去游历,烟雨江南,风景秀丽,吴侬软语,娟好静秀,初到很是惊艳了一番,可时间一长,感觉不太适合修身修心,我就一路辗转向西北而去,那片辽远壮阔的天地,风景别是一番滋味啊。”

    看着太子向往的眼神,嗤笑一声,跟太子殿下勾肩搭背,太子从未与人有如此亲密的接触,很不习惯。

    “哎,放松,咱俩谁跟谁啊,书信都那么勤,以后我出去的时间会减少,咱俩会更熟的。”张庇故意散发着浓厚的江湖气息,就是为了将神仙人物般的太子殿下拉到凡尘,心里暗笑。

    “别向往了,你是没有机会见到的,也不要好奇,你这一好奇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你爹还不得活剐了我。”

    太子有些生气,抖着肩膀将张庇的胳膊抖落,“你还说呢,不是说给我画出沿途风景嘛,怎么刚开始有,后面就没了呢?这可不是国师大人的风格啊!”

    张庇有些心虚,“江南风景好,但是吴侬软语,会影响你的心性,再说了,你爹亲自发话了,我再敢引诱你往外跑我自己就先得在京城待着,你说这不是要我命吗,我能怎么办。”

    “哦,所以国师大人就食言而肥。”太子很高冷。

    “别生气了,你看你,这几年越来越想出京,你爹可是等着抓我把柄呢,我都不敢上京城,都错过了师傅的葬礼。”

    “本宫看你就是不孝。”

    看太子继续端着,张庇使出了杀手锏,“哎,我可是带了好多特产回来的,以后说不定皇上想开了还会放我出京,现在留一线,嗯哼!”斜睨了太子一眼,表示不要太得寸进尺。

    太子到底对于这个第一次见面的好友极为重视,且大齐朝皇帝与国师的关系自来不一般,可君臣、可师徒、可朋友、可兄弟,展开笑颜。“不逗你了,见过我父皇了,父皇可有说何时宣告?”

    张庇勾肩搭背的搭着太子殿下,“好了,小小年纪心思重容易面相显老,你父皇自有打算,我也不想京城这些大傻子天天拜访,也忒烦了。”

    “可你进宫瞒不过朝堂上的老狐狸。”太子有些担心。

    “只要圣上一日不下昭,我一日不进观星阁,他们又能奈我如何。”张庇改为推着太子向前走,“赶紧走快点,去你父皇那儿蹭饭,估计东西已经进宫了,你先去挑。”

    两人到勤政殿,皇上已经在偏殿,“国师送进宫的东西刚好到了,一会儿用完膳一起看看。”

    太子跟张庇乖乖的用膳,两人都担心皇上将东西全部扣下。看着似鹌鹑一样的两人,皇帝心情很好,张庇虽为下一任国师,年龄偏小,未见过几次,但说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也不为过,但性子太过跳脱,又游历多地,见识广博,太子近两年成长很快,想出京游历的心思并未打消,现在不施威压制一下,日后两人肯定会搞事情,说不定将京城搞得鸡飞狗跳,想想都糟心。

    张庇带进宫的东西,价值不是很高,但是胜在稀有,其中有一把匕首,是北漠王庭流出的,太康帝看到做工,有些深思,北漠武器制造技术又精进了不少。

    太子则是对什么都好奇,看到几张花毯子,虽然没有丝绸制品精美,但很吸引人注意,“父皇,这个毯子颜色鲜艳,五弟刚好喜欢颜色鲜艳的东西,给五弟最合适不过了。”

    太康帝深深地看了眼大儿子,“行,你下午给你五弟亲自送去,徐智晖下午陪父王去京郊,下午的武课挪到了后天。”

    太子虽然很想跟父皇去京郊,但知道事情重要,否则父王肯定带自己,爽快的应了。

    “那给四个弟弟和明珠妹妹都送。”说完看向张庇,好似才想起来东西是别人的,问道“国师大人,你这东西可有分类?”

    张庇心里翻了个大白眼,嘴上却恭敬地回话,“殿下,东西送进宫来自是皇上和殿下做主。”可惜自己给小师弟精心准备的礼物现在成别人的了。

    太子才不会说自己就是小心眼,还记着张庇对自己食言的事儿呢!

    张庇心里腹诽,小狐狸,希望小师弟不要像这两人一样,心眼多的跟筛子似的。

    太康帝翻翻看看,看着旁边自在的张庇,很是怀疑这人是故意的,“国师,朕怎么看着没有适合给朕的东西啊。”

    张庇心道,终于来了。

    “陛下,您看。”随手一划拉,指着一个羊皮卷“这是给您准备的,您仔细看看。”递给皇帝,倚着桌子开始都抖腿,很是嘚瑟,引得太子也甚是好奇,挤过来一起看。

    皇帝细看才发觉,这是北漠地型图,“传闻上一任北漠王派遣一支商队在北漠走商,名为走商除匪,实则查绘北漠地形地势,想来那样贵重的东西也到不了你手里。”

    张庇真真是无语了,“是,皇上英明,这一块是参与走商的人私自绘制的,须卜王病逝后,商队被拓跋族接管,但是有些人不服拓跋一族统领,退出了商队,新组建的商队松散,很多人私自行动,这就是新组建的商队流出的。”

    看着太康帝看白痴一样的眼神,张庇突然不想回话了,但权势不允许。

    “这是我与商队的领头人亲自接触,从他手里得到的。”

    “说说,拓跋王不是有勇无谋的人啊!”

    “商队头领是拓跋王的大舅子,此人是塔塔尓族的大王子,也是拓跋王的拥护者,彼时拓跋王刚接手王庭,北漠内部各势力彼此不服,西域各族也蠢蠢欲动,为了镇压内乱,找我购买粮食,这就是那时得到的。”

    “你小子有心了。”太康帝没怀疑这是假的,至于全面与否,不用怀疑,拓跋王又不是傻子,怎会让全面的地形图流出。

    “你是怎么让他们相信的,哎,你小子将大齐粮局的货钱送给了朕,不会还在粮局有赊账吧。”太康帝很有理由相信这小子就是这么干的,之前给自己送的特产都是蹭粮局的车队,将车费赊账,还给自己写信哭穷呢。

    “皇上,这可冤枉臣了,当时臣初到北漠,还是个南边来的富商家的学子呢,当时跟着刘掌柜的商队,嘿嘿,借了刘掌柜的面子。”张庇这一笑,简直就是个街市小滑头无疑,太康帝表示有点辣眼睛。

    太子,太子表示自己想换个国师!

    好吧,新上任的国师张庇有点委屈,这是接手国师一职了,但自己被师傅放养长大,且没哪个律法规定国师必须得威严肃穆啊,连忙表示自己只是一时没适应,以后会尽量向师傅学习的。

    “粮局的账真结清了?”太康帝还在调侃。

    “真结清了,给的是宝石还有牛羊,臣与刘掌柜演了一场戏,这个舆图是当时最后一个筹码,就五千斤粮食那次。”说到这儿,张庇有些小心虚。

    太康帝这下完全记起来了,“说来你小子那次是气的刘掌柜都要甩手不干了,朕还以为你会躲着刘掌柜呢!”

    那次刘掌柜向京城粮局发来书信,说张庇任性妄为,要把五千斤粮食白白送给北漠商队,在自己据理力争之下,北漠商队才拿出宝石、牛羊抵换,可眼看要达成交易,这小子竟又不准交换,现在想来这小子就是为了这张图。

    张庇也确实躲着刘掌柜,自那之后,都没跟随西北的运粮车队通行,不敢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