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大齐之真汉子日常 » 第六十九章 平凡又伟大

第六十九章 平凡又伟大

    眼看着都要休沐了,父皇送的管事连个影子都没有,萧卓钰有些坐不住了。

    “武师傅,你跑一趟堇色去问问,管事什么时候来?”

    “王管事已经来了,现在应该快回来了。”

    还是武师傅去接的人,只是下午想着先去铺子看看,喜墨才带人出去的。

    萧卓钰没想到父皇手底下的人这么能干,这就去考察铺子了,有些好奇,“王管事之前在哪当管事你知道吗?”

    “大齐粮局的三等管事儿,在京城的铺子当差。”

    我天,大齐粮局,萧卓钰第一次听到这么有标志性的店铺名称,“这大齐粮局谁家开得,名字起得真牛气!”

    武师傅,武师傅要自闭了,“主子,您家开的。”

    萧卓钰的下巴掉地上了,不确定的问:“我父皇开的?”

    看着这个糟心的主子,武师傅突然有点怀念以前腥风血雨的日子了。

    大齐粮局是前国师一手创办的,当时,前国师张守还是前前国师的弟子,没上任呢!

    看着自己的师傅大齐朝第一任国师张玄跟当时的皇上泰安帝忙得焦头烂额,但国库空虚,政令不通,世家把持财富,百姓穷苦度日,流亡之人日增,就留下书信独自一人带着百两银子出京行商。

    当时粮铺生意多是富商把持,低价买入、高价卖出,张守到江淮一带直接从农户手里以市价收粮,然后辗转向北,一路遇到丰收之城买入,到欠收之地卖出,路上为了壮大队伍,以管饭为由收集流民,壮大商队的同时,保证粮车安全。

    同时,用粮食置换南边易存放的水特产、丝绸、茶器等物,一路边收边卖或换,看着有些地方的农户实在过不下去了,就组织当地村子里的青壮年将村里的产出带着,跟着自己的车队一路去换粮或是换钱。

    “很难想象,虽然朝堂的赋税很轻,但庄户人家依然活得没有希望,大齐朝离分崩离析真的不远了,当时泰安帝留着大臣增税的折子不发,为了安稳民心,前国师将此举大力宣传,并游说前朝末期朝廷贪官有钱但依然增加民税中饱私囊,一路走过吸引了很多青壮年将村子出产的药材、自家晒的野菜、储存的腊肉野物等收集后跟随商队去别的地方换粮、换钱,只为留在村里的人有活着的希望。”

    讲到这里,武师傅有些哽咽,“我爹就是跟随商队出村的人,几个叔伯都是跟着国师的商队带着村里打的猎物制成的腊货,换了粮食或银钱再倒卖出去,跟着商队北上过了三个城池后,又带着粮跟随南下的商队返回村里。”

    随着武师傅的回忆,萧卓钰的脑海里好像突然有了师傅的印象,黑瘦的少年穿着麻布衣服,裤脚、袖边都已经掉絮了,但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带领着同样黑瘦的青壮年推着板车,后面跟着一群无父无母无家可归的孤儿寡母,缓缓行走在树荫下、小溪旁,虽然依旧吃不饱,但每天有稀粥喝,有野菜杂粮馒头吃,车队充满了欢笑,一路走过,沿途留下生存的希望、未来的期望。

    “我师父是个怎样的人呢?”

    武师傅坐在台阶上望着苍穹深处,“是个老顽童,是个商人,是个武艺高强的读书人,是我们的仁齐国师。”

    萧卓钰头靠在武师傅的胳膊上,“像我师父一样的人是不是有很多,武师傅你也是这样的人呢!”

    “我?差得远了,我只是个平凡的人!”

    “可你跟着我父皇,在我父皇安邦定国之时,一定贡献了很多,就像现在的大齐粮局一样!”萧卓钰真心觉得能进入父皇暗卫队都是大有才干的人,现在做自己的武学师傅兼护卫才是大材小用呢!

    武师傅低头看着眼神诚挚的五皇子,“皇上是个好皇帝,跟前国师一样,心里装着我们!”

    萧卓钰细品着“我们”,不仅仅是指自己跟武师傅两个人,也有太子大哥、暗卫队曾经现在的每位成员、朝堂中的众位大臣,边疆将军士兵、村里的庄户人家甚至是深山里的猎户,原来父皇是胸怀天下之人。

    “后来呢?”

    “后来啊······”

    张守一路组织商队,待商队扩大之后,写信给皇上跟师傅,要了几个武将家的同龄人,分别带着分化后的商队收集流民,倒换粮食,手里的钱多了后,在沿途或买或建铺子,并安排当地的人守着铺子,商队头领每次经过查账即可,这就是最初的大齐粮局,待局势彻底稳定,流民逐渐回乡之后,将剩下的人手安排在铺子或是商队,主营粮食生意,赚钱都是其次,主要是为皇上培养可用可信之人,同时平抑各地粮价。

    最初,大齐粮局的收入全部入国库,也是太康帝继位之后,看着户部不思进取,将大齐粮局的收入一分为五,一部分留作粮局自用,主要为农户赊口粮、赊粮种;一部分入国库,一部分入皇上私库,一部分用于国子监、太学、四大书院购置学田或修护教舍,最后一部分属于观星阁。

    张守任国师后,看户部官员对大齐粮局的依赖日渐加重,不得不向皇上提出粮局由自己一手组建,应交由观星阁管理,收入也应由观星阁做主。

    不说户部官员一片哗然,有资格上早朝的朝臣均不同意,开玩笑,观星阁除了国师就是侍候的童子,人员都不足一掌之数,怎么能管理大齐粮局呢!

    最终皇上从中调节,朝臣跟国师各自退让,大齐粮局由国师总管(实际上是皇上总管),朝廷监督,收入一分为五。

    “不要轻视前国师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大齐粮局收入分配虽然是朝廷跟国师相争最终各自退让妥协的结果,但受益最多的是皇上。现在的暗卫队,很多祖辈都是跟着国师行商之人,部分更是有武艺傍身受国师指点的镖师后辈,高强的爷爷就是镖头。”

    看着五殿下,武师傅宽慰道:“我虽然不知道国师为什么选公子当弟子,但能被国师看重肯定有过人之处,主子您无需多虑,国师的考量不是一般人能参透的。”

    武师傅说了很多,萧卓钰听的很是认真,“师傅”这个只闻其名未能见其人的形象很是高大,而对父皇的了解也更多了。

    看着面前其貌不扬的精神小伙儿,萧卓钰拍了自己脑袋一下,由衷的赞叹“王管事,真能干!”

    真的是能干,看着还不到二十,原以为不是伯伯级别的也是个能当自己叔叔的管事,结果,现在见了人才知道是哥哥级别的。

    “主子,小的王贵,书院外的铺子小的已经看过了,这要改造一下的。”王贵很是谨慎,主子以后就是五殿下了,自己可得上心,以后能不能当主子的大管事就看这几年了!

    萧卓钰对王管事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干实事的人。

    将自己的打算、铺子改造方案等一并说了,王贵心中掐算着,“主子,这内部改造花不了几个钱,至于柜台桌椅这些,去杂货铺子买来重新刷漆就可以用。”

    萧卓钰眼睛一亮,哎,王贵王管事就是天生给自己准备的,太符合自己的口味了。

    拿了二十两银子交给王贵,“这些是改造买桌椅锅具的银钱,还有,多准备些小竹盘,竹杯,竹签子,这些早早准备着,这段时日先带着好文、喜墨帮你,铺子里的帮厨我找同窗介绍人,到时候王管事你掌掌眼。”

    看着王管事出去,萧卓钰高兴的蹦起来了,“耶,注定我是要赚钱的人啊!”

    武师傅看着兴奋的主子提醒,“王管事的住处怎么安排?”

    这倒是个问题,萧卓钰想了想,“现在铺子暂时跟帮厨住着,稳定了之后早出晚归,我让管家在前院安排个屋子。”

    顺便跟武师傅感叹,“这人真是不可貌相,原以为不长胡子也应该是四十多的老伯伯了,没成想是个不到二十的小哥哥,还这么能干,以后我的管事就这个标准啦,年轻能干还脑子活络!”

    武师傅不忍心泼凉水,但有必要让主子有思想准备,“那主子您可能永远选不到合适的管事了,这大齐粮局的管事可是紧缺的很,即便是三等管事也比一般人家的管事强太多,不然这粮局能开的这么好,粮价一文未涨但收益一年比一年多!”

    萧卓钰······

    “武师傅,要不你先去找高护卫练手,我课业写完再练剑。”

    哼,那会儿真是白感动了,你主子我找不到现成的难道还不能自己找人培养吗?

    不说为你主子我分忧解难,就知道泼冷水!

    看着主子生气了,武师傅将曹晖等人的消息没说出口,算了,主子课业重要,这些消息说不说的对结果影响不大,晚上主子就寝前再说也不迟,免得扫主子的兴!

    自认为颇是体贴的武师傅不知道,对于萧卓钰而言,晚上说更扫兴!

    就寝时听着武师傅的话,萧卓钰严重怀疑武师傅忘记了正事儿,“这么重要的事情现在才说,你该不会是才记起来吧!”

    “公子,下午你不是要写课业吗?再说,这个消息你知不知道都无所谓。”

    想想也是,“哼,这次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高格调的纨绔,那些个不入流的手段对我没用,要整就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