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狼婿 » 第十八章 华夷之辩

第十八章 华夷之辩

    听见众人外面此起彼伏的叫好声。京兆伊脸上顿时有些挂不住,毕竟平安城是大魏国都,而国都里的百姓竟然都心念故国,更何况其他地方了?

    将来万一哪一天大宋军队再打回来,那这些心向大宋的百姓,还不都揭竿而起加入到他们队伍中啊。

    况且今早一不止有治理治安的责任,更有教化民风之责。要是传出去说自己治下的百姓都不和自己一条心。那自己的京兆伊也就做到头了。

    想到这里京兆伊便起了要和李羡鱼辩论大宋和大魏谁是天下正统的心,突厥虽然进入中原多年。可是文风并不兴盛。而现在国家稳定,需要大量有才华有知识的官员。

    如果自己能够把大众的公主给教化了。那自己的名声可就大大的提高了,那自己可就从此平步青云,官运亨通了。

    因此便对着李羡鱼说道“好,既然公主提到了文化,提到了读书,想来也是读过书的读书人,那咱们就用读书人的方式来辩论一下,大宋和大魏到底谁才是天命所归,谁才是天下正朔。”

    李羡鱼依旧是头也不抬,也不理会,只是不言不语,闭目养神。

    京兆伊什么也不怕,就怕李羡鱼不说话,自己一个人还辩论个球啊,便有意激怒她说道,

    “怎么的?你不敢?我想也是,我向棠乃是大魏国子监祭酒徐清风的入室弟子,对四书五经可以说熟烂于心,倒背如流。

    你这种不入流的先生教的,怎么和我比。你们大宋恐怕也没什么有大师级的文学巨匠能与之比拟了。”

    众人一听竟然是徐清风顿时,发出一阵“嗷”的赞叹声,徐清风可是当代大儒,又是文坛领袖。

    早在惠帝时期便已经名满天下,黄泉二十七年,开封城破徐清风也在被抓捕之列。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当代大儒竟然投降了突厥人,让世人顿时一片哗然。不过他投降之后倒是没做什么坏事,只是埋头修书。老百姓虽然不齿于他的行为,但对他的教育成果是肯定的。

    京兆伊自称徐清风的学生,那读书方面的修为自然是差不了的。

    李羡鱼却是冷冷一笑“我道是谁,原来是那个老畜生,一个深受国恩去背弃母国的人,能教出来什么好学生?最终无非跟他一样做一只披着人皮的狼。

    你一个草原上无人圈养的野狗,自以为有人给你残羹剩饭,给你穿件衣服,你就觉得自己人模狗样,能跟人平起平坐了,我呸。不要脸。

    你杀了我吧,我才不屑于和你辩论。”

    那向棠颇有唾面自干的本事,对于李羡鱼的嘲讽根本就不在乎,他知道他不能动怒,动怒他就输了。

    他一脸正气的说道“读书人之间,辩经明理,以证大道,何以不屑?

    天下为有德者居之,你们周家,惠帝只知道舞文弄墨,钦帝和你父亲两个人只知道内斗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我大魏皇帝乃是上古夏禹之后,不忍看百姓受苦才兴兵南下,救万民于水火。”

    李羡鱼本不想搭理他,可是似乎是想起了母亲和祖辈所受的屈辱,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指着“救万民于水火?哈哈,这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好听的笑话,

    你们突厥人南下,我们皇室被掳走嫔妃两千余人,文武大臣数千人。

    皇宫,庭院,百姓居所,商铺旅馆被付之一炬。

    我开封城百万人口留下不足十万,上百年积累财富被一劫一空,

    金银珠宝一车接一车足足拉了七天七夜,堂堂大宋子民成了你们卑贱的奴隶,清明上河图变成了千里骷髅图。你也有脸说你们突厥人是在救百姓于水火?”

    京兆伊向棠摇头晃脑的说道“夫兵者,不详之道,圣人不得已而为之。圣人都免不了要举起屠刀,我们学习圣人有什么不可呢?”

    李羡鱼瞪着眼睛质问道“圣人举起屠刀干什么?圣人举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圣人举兵株暴乱,禁不义。

    你们都干过些什么?还要我在说一遍吗?”

    向棠冷哼一声“天道昭昭,变者恒通,我们突厥大汗救万民于水火的心是没错的。

    至于你说的那些事情,是我们,尊王攘夷,推行王化的过程中有人食古不化,企图螳臂挡车,不得已我们才采取的惩罚手段罢了。”

    李羡鱼冷冷一笑,高贵冷艳的眼睛里射出来的光,把向棠看的只想后退几步。

    “尊王攘夷?推行王化?哈哈,怎么这话从你们嘴里说出来这么刺耳?我来告诉你什么是尊王攘夷,什么是推行王化,什么又是夫兵者不详,圣人不得意而用之。

    当我中华文明照耀四方之时,周边国家,部族还在如毛饮血,我们不嫌他们粗鄙不堪,教他们种地,织布纺纱,学习,使他们能够安定生活,不再忍饥挨饿,这叫推行王化。

    当周边国家夺我土地,掠我财货,杀我百姓,我中华不得已而举兵讨之,这叫尊王攘夷,这叫夫兵者不详,圣人不得已而为之。

    你等三分人样没学成,七分兽行倒是一点没忘,竟然沐猴而冠,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还敢称读书人。你们这些禽兽也配?”

    李羡鱼一番话立时让她的形象高大起来,一个忧国忧民,抵御外辱的奇女子展现在世人面前,

    他是大宋皇帝的女儿,更是宋人千千万万百姓的儿女,他爱这片生她养她的土地,爱的如此深沉。

    顾沉舟的眼睛湿润了,她心疼这个从小流离失所的女孩,心疼这个国破家亡的公主,更爱这个为自己一心担起一切的红颜知己。

    宋人百姓也纷纷高喊“公主无罪,爱国无罪,赶紧放了他。”

    京兆伊一看情况不妙,一拍惊堂木命令道“来人,堂外的人竟然敢聚众闹事,企图保护大宋余孽,限你们在本官数三声的时候,自觉散去,否则杀无赦。一,二……”

    这些平日里唯唯诺诺的宋人,要是平时早就如同鸟兽一样散去了,可是今天竟然向吃错了药一样,对京兆伊的话充耳不闻。

    他们要保护他们的公主,保护他们的儿女,保护他们心目中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