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重生之修魔长生 » 3

3

    在这里要提前下一个定论:

    曹操没有的这个家族,他最后是摆不了这么大的摊子的。

    这个家族为曹操提供了大量忠诚的人才储备。

    第一代宗族大将中,曹仁、夏侯渊、夏侯惇、曹洪、曹纯这都是各挑一摊的方面大员以及核心岗位上的干部;

    夏侯渊虎步关右,夏侯惇督导东部战区,曹仁把守南大门,所有的重要军区全是曹操自家人极其忠心给力的支撑着。

    第二代像曹真、曹休、夏侯尚还有他本人自产的曹丕曹植曹彰,那仍然是二代接班政权中的翘楚。

    并不是说曹家将们就比外姓将们水平高多少。

    而是说只要自家宗族的人才是水准之上而且大量产出,那对于一个初创政权来讲就是顶级配置。

    这句话可能比较费脑子,简单的说一下。

    政体创立之初,很多关键岗位,比如说军区司令,只要不出乱子,能正常的让辖区军事班子维持下去,不让敌人占便宜,这就是水准之上了。

    一个水准之上的自家司令和一个顶级的外姓军神你会用哪个?(讨论的是古代政权)

    当然,人家刘邦肯定用外姓军神,但中国古往今来有几个刘邦呢?

    顶级大神他顶级好用的另一面则是顶级的监管难度。

    权力结构上,永远有一个亲疏远近的放心成本。

    夏侯惇也许无法开疆拓土的打出关二爷那种威震华夏的战役,但是他能“督二十六军”不出事,所有的外姓将领听话肯干疆土不失,这就是太给力的宗族成员了。

    司马懿就是顶级人才,曹家对他不可谓不薄,但人家七十多了一看机会到了诱惑来了也得让儿子扶我起来试试。

    大领导再能干他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权力的监督也是有成本的。

    在至高的权力诱惑下,只要是外姓人,就永远不如血亲靠谱。

    但是吧,这事也得具体分析,最亲不过儿子,你有一大堆厉害儿子就好了吗?

    也不见得,因为儿子们都觉得自己能耐,都觉得该自己继承老爹,这样往往又会造成巨大的火拼和内耗。

    最好的配置,就是宗族里面族长核心明确而且是最厉害的那一个,剩下一帮叔伯兄弟们在继承权上没有参与机会但素质都还不拖后腿能干事。

    曹操最终能够称霸汉末,除了自身的乱世大才之外,家族助力功不可没。

    后面司马家能祖孙三代把他曹家拱下去也和司马宗族中出了大量的水准之上人才有很大关系。(不光司马三父子)

    像袁绍,很大程度上,最终就输在这上面了。

    曹操回老家后带上历史舞台的诸曹夏侯们和曹操的关系有一点比较疑惑。

    曹家和夏侯家到底是个啥关系。

    《三国志》中直接说找不到曹嵩的出身来源(莫能审其生出本末);

    有一种说法,曹家是曹参后人,夏侯家是夏侯婴后人,当年帮刘邦打完天下,后代们继续着祖宗的革命友谊,结果四百年下来好成了一家子。

    这种说法已经在近代的基因科学研究后证实是假的了,曹家这支和曹参没关系。

    像《曹瞒传》和《魏晋世语》等不太友好的书中又记载,曹嵩本姓夏侯,后来过继曹腾改的姓,曹嵩是夏侯惇的叔父,曹操和夏侯惇是叔伯兄弟;

    从后面曹操对夏侯惇的表现来看,确实有着很大的可能,但是吧,这又不太符合常理。

    因为曹腾公公他爹并非就他这么一个孩子,曹公公还有四个哥哥,按照当时的宗法制度来讲,曹腾收养子继承爵位应该是在自家宗族中挑一个孩子,而不是挑一个外姓家的。

    在那个时代,血亲宗族是最近的,曹腾这么牛的大宦官要是选外姓孩子过继自家首先就得打爆炸了。

    而且曹腾并非跟宗族闹翻了,曹仁和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弟,曹仁的爷爷曹褒是颍川太守,父亲曹炽干过侍中、长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是尚书令。

    曹腾明显是利用自己历任四帝的深厚资源带领全族一荣俱荣的。

    综合判断起来,更合理的解释应该是曹嵩是曹腾宗族孩子过继的,曹家跟夏侯家则是谯县两个关系渊源特别深厚互相通婚的家族。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一大帮曹操在老家的豪族兄弟们全都开始随着曹操大哥的一句话加入到了汉末纷争当中,并为后世贡献出了历代三国志游戏中,统帅和武力全都没有下八十的战神团队表现。

    由于曹操家强硬的巨大宦官背景后台,曹操家族在汉末这些年非常幸运的赶上了可以野蛮生长的西汉豪族发展模式。

    比如说曹家第一战将曹仁,就是“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旅淮、泗之间”的当地黑社会头目。

    曹仁他弟弟曹纯则走的另一种风格,成为了白道混的地方名流。“僮仆人客以百数,纯纲纪督御,不失其理,乡里咸以为能。好学问,敬爱学士,学士多归焉”

    曹操的从弟曹洪在家族的安排下干过蕲春长的起步官,后面能在曹操被打秃后迅速带领“家兵千人”去扬州帮着大哥继续拉队伍。

    夏侯惇14岁的时候能杀了侮辱他老师的人,然后还没见有啥司法后果反倒以“以烈气闻”。

    夏侯惇的族弟夏侯渊则是曹操回老家当富二代惹了重罪官司后义无反顾帮着顶罪的“内妹夫”(渊妻,太祖内妹,“内妹”是指舅舅的闺女)。

    总体来讲,他曹家和夏侯家在谯县是那种最惹不起的那种深不见底家族。

    中央有最顶级的官僚保护伞为底色(太尉曹嵩、尚书令曹鼎等中央高官);

    家族中有储备的后备中央梯队干部(曹操)和地方官僚梯队(曹纯、曹洪);

    黑道上同样在地方上全面发展,有本地恶霸(夏侯惇、夏侯渊),更有纵横淮泗的黑老大(曹仁)。

    中央通着天,地方上的司法审判根本无效,家族财力和人力储备超级雄厚。

    但是,这样全面发展的谯县顶级黄四郎家族,在曹操回到老家后发现,他起步遇到了顶级难度的张麻子。

    对于曹操来讲,有一个非常不利的起步因素,因为他家谯县是豫州牧的政府所在地,而豫州又是这几年黄巾起义的重灾区。

    由于黄巾闹得比较严重,去年灵帝第一批打包外放的州牧中,就有豫州牧。

    “黄巾之乱”那章中我们说过,州牧的力量比刺史要大太多了。

    总揽军、政、财三项大权。

    豫州牧承担着总剿豫州黄巾的责任后成为了汉末第一批土皇帝。

    此时的豫州牧是黄琬,这几年刷黄巾战绩全国知名成为感动东汉的杰出代表。(琬讨击平之,威声大震。政绩为天下表,封关内侯)

    本来地头眼镜王蛇的曹家在朝中倒台后意外的遇到了手里有兵的黄琬,而且黄琬当年和陈藩是好同事,后来被党锢之祸牵连,沉寂了快20年。

    你曹操貌似投诚了士族,但你曹家是太监起家,我看你能顺眼了?

    黄琬对中央的劲爆事件此时选择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你董卓混蛋不混蛋我暂时不知道,但我知道老曹家现在不行了,不仅曹嵩倒台了,连曹家大小子都成通缉犯了,这小子逃回来后还在我的地界上搞反政府武装。

    尤其曹操这小子当年搁我这当富二代时就总嘚瑟,这回我打不死丫的。

    黄琬对曹操展开了相当残酷的镇压。

    比如说被《三国演义》黑成狗的曹真他爹,就是在这段时间被黄琬给杀了。(三国志:曹真字子丹,太祖族子也。太祖起兵,真父邵募徒众,为州郡所杀;魏书:太祖兴义兵,邵募徒众,从太祖周旋。时豫州刺史黄琬欲害太祖,太祖避之而邵独遇害)

    为啥曹操后来会把曹真当亲儿子一样的养起来还给了这么大的发展空间?

    就是因为最开始举事的这个阶段太艰苦困难了,他爹跟我亲兄弟有什么区别!

    袁绍八月将大戏导完,随后票房全归了董卓,然后曹操跟袁绍前后脚离开洛阳,九月初曹操开始在老家阴谋起事,结果被地方政府各种折腾。

    在老家被痛打,眼瞅孟德兄还没咋地就要成为历史中的几个字之时,袁导的续集又来了。

    九月甲午(二十一日),董卓任命豫州牧黄琬为司徒,黄琬等在地方上有实力的大员被调进了中央当三公,曹老板因此开始解套。

    当初跟袁绍一块在何进府干幕僚的棋子周毖、伍琼等开始窜动董卓(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皆名士也,卓信之,而阴为绍),说领导您老人家日理万机,现在天下太大了,凭咱们现在是搞不定的,那帮士族们还是要拉拢一下滴,给了他们好处他们就该认命知足啦,就不再反对咱了。

    在一系列的说和与忽悠下,董卓对关东士族的态度其实最开始也是非常友好的。

    董卓追授平反了当年的陈蕃、窦武那帮党锢之祸的反革命集团,恢复了陈蕃等人的爵位,开始任用他们的子孙入仕,相反他自己的人却相对比较克制,并没有安排在什么显耀的职位上。(卓所亲爱,并不处显职,但将校而已)

    对于周毖、伍琼的建议,董卓也觉得很对,随后外放了一大批士族集团去关东任职。

    有名气的比如说尚书颍川韩馥为冀州牧,侍中东莱刘岱为兖州剌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剌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剩下还有一大批的士族外放官员出任关东的地方郡守。(并非就那几个有名有姓的)

    董卓在非常积极的表态:我也当把外戚,你们士族集团虽然没当上王莽,把控不了中央,但我把关东的利益让给你们,咱们接着好好过吧,都别闹了成不成?

    现在可比你们20年前的局势强太多了,咱就这么过日子了,成不成。

    不仅这帮关东士族得了好处,董卓对操大盘的袁家其实也是非常客气的。

    袁氏在京城的一大家子啥事没有,而且袁绍还被下台阶的给了新的编制。

    周毖这帮对董卓说:领导啊,这个废立大事啊,常人是没有魄力干的,袁绍这货不识大体一害怕就逃跑了是可以理解的,这不是他敢跟您来劲的表现,现在要是给他逼急了,他家树恩四世,门世故吏遍天下,若收豪杰以聚徒众,英雄因之而起,那么山东就不再是领导您所能掌控大局的了。

    不如现在赦免其罪,给他干个郡守,这货一定成温水青蛙了,咱就没有祸患了。

    袁绍被董卓官方任命为了勃海太守,封邟乡侯。

    与此同时,袁术被任命为了后将军。

    董卓是想讨好袁家,将袁术扶植为袁家下一代的族长跟着他混,让跟他拔刀的袁绍在外面温水煮青蛙的自生自灭。

    但他忽略了袁绍这人的志向和水平。

    你也不想想,操这么大盘的袁绍导演能看上这个官吗?

    你还拿他当温水煮的青蛙?咋这么逗呢!

    董卓同时也忽略了袁术这位爷对于自己的人生也是很有追求的。

    袁绍不买账,袁术抽冷子也逃出了洛阳。

    常常说,随着董卓的入主洛阳,乱世的帷幕被正式拉开。

    但实际上,是董卓被忽悠后官方正式委派了一大批的士族官员,随后乱世正式开启了。

    这是董卓的致命失误,也是乱世丧钟的正式敲响。

    关东士族集团人家当初是瞄准皇位的!是瞄准大汉的统治权的!怎么可能和你这西北的死胖子达成和解!

    随着189年11月董卓的外放官员,仅仅一个月后,各就各位的关东士族集团们就聚拢了手下的兵力财力来找你董卓的麻烦了。

    公元189年12月,东郡太守桥瑁第一个竖起了大旗,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号召各地举兵讨董。

    曹操带着从老家拢来的一部分队伍于己吾正式起兵,北上投奔了陈留太守张邈。

    曹操为啥要去投奔张邈呢?

    俩原因。

    第一,他跟张邈有旧交,关系非常好。

    第二,张邈在此次讨董的会盟中地位非常高。

    先来说说最开始这事是怎么发起的。

    张邈的弟弟广陵太守张超的功曹,广陵射阳豪族臧洪窜动张超说:现在董卓祸乱社稷,你和你哥哥并据大郡,应该报效朝廷去啊!现在咱们广陵郡境尚全,吏民殷富,家底我都给你算好了,能出两万兵,咱得为国锄贼,为天下先啊!

    张超随后带着臧洪去陈留见他哥哥张邈。

    张邈很快也兴奋了,随后这哥俩又找来了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轴等人一块商量,大家都纷纷表示我们也早就兴奋了。

    随后在东郡太守桥瑁出头号召集体讨董后,出现了非常神奇的一个场景,在酸枣,各位领导在讨董盟誓环节时要出一个领誓的人。

    最终,广陵功曹臧洪神奇的成为了那个领誓的。

    这就好比一大堆市长在集体开会时由一个处长做大会致辞动员。

    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帮人从最开始时信心是严重不足的,毕竟都刚刚上任,多少年没正式打仗了,董卓那边这些年却一直跟羌人拼杀,大家都害怕当那个出头鸟。

    最终这个级别最低的臧洪升坛操槃歃血而盟,原文很重要:“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兗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翻译一下:董卓王八蛋,国家要完蛋,我们这一大帮要跟他拼了,这帮发誓的人,要齐心打董卓,死了也不能有二心,违背誓言的,天打五雷轰,天、地、祖宗、神仙们都作证。

    在这个坛场歃血盟誓的,除了一个人之外,他们全都违背了誓言,在讨董的过程中全都没有做到“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

    最终除了那个人之外,也全部“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的不得好死了。

    因为“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指天盟誓这活儿无论何时尽可能别干。

    你做得到吗?做不到把蛋扯天上去干啥呢?

    且不论这其中的科学依据是啥,咱们读历史是为啥呢?

    趋利避害,总结智慧,争取成功呗。

    继“光武中兴”中我们提到过的隗嚣引领陇西群雄对天发誓尽忠刘家后,我们再一次谈到的对天盟誓。

    古往今来对天发誓的极大概率都没啥好下场。

    因为普遍做不到,动机还不纯。

    作为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那些小心思,往往在当下这个形势下,这个情绪中,对某些事,对某些人会比较激动。

    但过俩礼拜就不一定了。

    这个可以理解,千万别把话说的太满,或者说出于种种目的拿自己的誓言当工具。

    刚刚所说的那个唯一的例外是谁呢?

    是人家曹操。

    曹操为了兑现讨董的誓言后来差点死在汴水。

    但很神奇,最后就人家站到了最后。

    最终,自兖州地区首倡义兵后,在190年正月,董卓入洛阳的一个季度之后,各地有十二路兵马齐聚响应,分别是:

    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袁氏故吏)、河内太守王匡(何进府袁绍同事)、陈留太守张邈(士族大咖,袁绍朋友)、广陵太守张超(张邈弟)、山阳太守袁遗(袁绍从兄)、济北相鲍信(何进府袁绍同事)、豫州刺史孔伷(士族,袁绍朋友)、兖州刺史刘岱(士族,袁绍朋友)、东郡太守桥瑁(士族,袁绍朋友)、长沙太守孙坚。

    曹操没给算进去,因为他并没有朝廷的正式编制,人马谈不上雄厚,比不上到地方聚敛郡兵后“众各数万”的那帮正式编制,属于暂时依附张邈的状态。

    张邈对曹操的帮助最开始还是很大的,比如说著名的陈留伯乐,评论曹操“平天下者,必此人也“的孝廉卫兹,散家财资助曹操,其实有很大的张邈成分在里面。(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

    最终,这十好几路人马又公推出了一个盟主。

    这回由于范围又扩大了,猛人更多了,没再把那个广陵功曹推出来当挑头的,是袁绍同志出来当了。

    由于袁绍第一个跟董卓拔的刀,名气上又是市场认可的大导演,所以在这个袁家故吏的大朋友圈中被公推成为联军的盟主。

    但并不是说,袁绍此时就比这十几位领导就高出一头了,就由他领导了。

    其实各怀鬼胎。

    比如说此时实力最强的冀州牧韩馥,他是袁家故吏,但在讨论是否讨董时就跟手下商议:咱现在是助袁氏还是助董氏呢?

    治中从事刘子惠说:这打的是国仗,兴兵是为国家,如何说什么袁氏、董氏!“

    最终迫于形势,韩馥支持各位关东同僚们讨董,而且只出粮,不出兵,还动不动就减扣军粮。

    其实,在讨董的开始,都是想在混乱的时局下,自己变成下一个袁家。

    讨董联军是这么布置的:

    袁绍、王匡屯河内,冀州牧韩馥做大后勤供给粮食,攻击洛阳北面。

    兖州的刘岱、张邈、张超、袁遗、鲍信、曹操屯酸枣;孔伷屯颍川,攻击洛阳东面。

    袁术、孙坚屯鲁阳,攻击洛阳南面。

    随后的故事并不存在十八路的诸侯,关二爷也没温酒斩华雄,吕布也没跟三英碰着面,当时的刘备还在曹操那讨生活。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刘备先生跟曹操的关系可着实不浅。

    当年灵帝末年的时候,刘备同志就已经经常在洛阳当盲流了。(灵帝末年,备尝在京师)

    而且在董卓篡权前夕,何进派毌丘毅去丹阳募兵时刘备是跟着一块去的。(大将军何进遣都尉毌丘毅诣丹杨募兵,先主与俱行)

    然后呢,刘大胳膊在轰轰烈烈189年八月底的风起云涌后也做出了他的选择。

    他跟了一位他眼光选出来的牛人。

    比他大六岁的曹操。

    刘备跟着曹操回老家帮着一块招兵买马。(后与曹公俱还沛国,募召合众)

    然后跟着曹老板起兵打董卓去了。(备亦起军从讨董卓)

    包括关张在内,刘先主和曹太祖之间的关系其实并没有被吕布偷袭后去投奔才第一次正式握手见面那么简单。

    关羽在下邳跟着曹刘围殴吕布时,也并非没啥交情就上来张嘴找曹老板要秦宜禄他媳妇那么唐突。(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於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

    起家相随,雪中送炭,患难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