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步跨越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步跨越

    通过舆论战把“动感合伙人健身房”打残之后紧接着是无所事事又惊喜连连的一个月。

    先是合伙儿健身的会员总数爆发到1000人,然后随着气温降低,每天来运动的顾客只剩下七八十个,大部分人都开始在宿舍猫冬,连之前一直忙到脚不沾地的教练们都有空轮休了。

    整个大一上学期张十三没怎么上课,即使听课也是去蹭大二大三的专业课。

    北商大学有几个老师的水平很高,这里的水平不是说经商水平,而是讲课水平,很多比较枯燥的经济学和金融学概念都能深入浅出的讲明白。

    张十三缺的就是这种最基础的知识体系,每当这些非常牛逼的老师开课的时候,张十三都会尽可能的去听讲,反倒是大一必修的英语政治之类的课程是一概不听。

    经济自由的好处就是可以选择不做什么,不想上英语就不上,不想听马哲就不听,大不了不要毕业证就是了。

    一边如饥似渴的学习,一边亲自下场实践,张十三的经营水平提升很快,很多似是而非的事情也能弄清楚来龙去脉了。

    牛逼的生意人大概可以分为两派:

    一类是“草根派”,他们可能没看过多少书,也没上过多少学,但却能把一件事或一个企业经营的很好,你问他具体怎么做到的,他们一般也说不出来个一二三,只能大概的告诉你一些做事或做人的心法,简而言之就是靠直觉。

    这类人一般不见得多聪明,但悟性一定很高,虽然他没办法总结出做成一件事的科学方法,但其做事的逻辑却一定遵循着科学规律。

    很多老板在事业成功后再去听MBA课程的时候,大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因为老师讲的正是他们一直在做的。

    除了草根派,另一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做事情拥有一套完整科学方法的人,可以称呼他们为学院派。

    你问他是怎么做出来的,他能给你逐一剖析,一二三步骤是什么,系统而缜密,甚至连大家为什么喜欢购买打折物品这么简单的事情都能搞出一套理论来。

    这种“学而优则商”的人尤其是在互联网行业居多,有名的互联网大佬基本上都是985、211毕业的,更不乏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马星人毕业于杭城师范算是最低学历,不过也是80年代的本科,放到如今并不比985好考。

    张十三的状态算是两者都沾边,两边又都挨不上,这时候学习就成了最好的选择,想要提升自己没有比学习再好的办法。

    不过由于临近期末考试的缘故,老师们已经不来上课了,整个学校一下子变的散漫起来,连太阳都懒洋洋的,躲在雾霾里半个月没现身。

    现在还没雾霾这种提法,大部分屁民都觉的只是雾气大了点而已,但是深知其危害的张十三可不敢掉以轻心,刚一阴天就急火火的到处找口罩。

    现在猫猫商城还没上线,马星人旗下只有一个淘淘网,又正是假货横行的年代,口罩这种关乎健康的东西还真不敢在上面买。

    而坚持自营的京西网6月份才刚从今日资本融到一笔千万美金的天使轮,日订单刚刚突破3000,你没看错,脸盲东这时候的的单日最大订单是3000笔,稍微一家大点的社区超市都能碾压他。

    就这点规模根本不用想能有专业的口罩买,现在的京西商城连网址都还是360buy。com,很多对互联网一知半解的吃瓜群众总把它当成是红衣教主的产业,毕竟乍一看都是360系列的嘛。

    这倒是又让张十三想起来一笔好生意,现在低价把jd。com域名买下来,等过几年脸盲东受不了每年都被千度网收取大笔保护费的时候再高价卖给他。

    印象中这是“炒米界”最后一次回光反照,炒米是炒域名的别称,跟炒房炒黄金差不多的意思,jd域名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算的上是天价,国内能超过他的只有360。com的一亿元和wanda。com的6000万。

    此外还有vip。com、大米手机的mi。com、两个微字开头的。com

    甚至还可以屯点ipad之类的商标,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东西。

    当然这些虚拟资产张十三现在还玩不起,有点意思的东西都被人注册过了,即使再便宜也是以万为单位的,买一个两个不一定能碰上,蝴蝶效应可不是吹的,说不准人家就改名了呢,只能等以后挣够钱广撒网多捕鱼了。

    好在这些交易至少也在2010年之后,目前看来还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虽然买不起域名,但是张十三好歹能买的起口罩,从给学校化学实验室提供实验器材的供应商那里花1块5一只的“高价”买了一大箱子。

    林雅萱。邓佳怡。莫莉、王小溪、公司、宿舍,只要能想到的人和地方都扔了几包过去。

    起初少女们是不愿意戴的,毕竟3m家的东西真的很丑。

    不过当张十三拿出一个沾了一层黑灰的口罩展示了一下之后,姑娘们就开始下手抢了——戴个猪嘴总比吃黑灰更容易接受。

    顶着一双黑眼圈的郑雁北也眼疾手快的抢了一只戴上,张十三很贴心的又扔给他一包,毕竟熊猫同志这一阵就差吃住在公司了,员工这么努力老板当然要做好后勤保障。

    自从苏明新入职之后,七色阳光的开店速度经过短暂的停滞之后迎来了一个爆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分店数量翻了一倍达到了20家,而且经营状态还更好了。

    能这么高效率的开店和管理郑熊猫开发的简易款erp软件功不可没。

    因为张十三不断冒出的新想法,开发部门急剧扩张,现在已经独立出一个公司来了。

    除了用于扩张的资金之外,七色阳光的大部分利润都用来供应新成立的“十三全能科技”,张老板就是这么自恋的用自己名字命名了新公司。

    十三全能的吸血能力让邓佳怡很是不满,虽然阉割版的ERP确实比Excel好用,但是也只是辅助管理而已,根本没产生一点利润。

    七色阳光以服务费的名义支付给十三全能的资金足够买好几套完整版的管理软件了。

    现在的十三全能已经有二十来个人的规模,这二十多人又三个业务组。

    分别是ERP项目组,SMS项目组,以及最后成立的网站项目组,经过快一个月的准备,难产的招聘网站终于立项了,不仅如此,为了配合兼职网站的推广,张十三还拿出了出了另一个网站的涉及需求。

    可以说是不鸣则已,一打鸣就下了个双黄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