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行才是冤家

第一百三十七章 同行才是冤家

    相对于家校通什么事情都要从头开始来说,七色阳光就省心多了。

    从9月份七色阳光第一家店开业以来,经过一整个季度的磨合,公司内部已经形成了一套稳定而高效的工作流程。

    邓佳怡加上张世莲、苏明新这三个核心管理层几乎能处理掉公司九成以上的事务。

    哪怕员工数目以每月翻一番的速度增长,也丝毫没有臃肿拖沓的感觉,反倒是有一种忙而不乱的和谐美感。

    除了大额度的财务审批和中层以上的职位安排之外,张十三很少参与公司的具体经营管理。

    七色阳光能做到如此地步,整个管理层尤其是邓佳怡功不可没。

    最开始的时候张十三其实有点后悔冲动之下给了她那么高的年薪——刚重生的时候总习惯拿十年后的工资水平来衡量现在的物价。

    20万真的是脑子进水才能喊得出来的价格,两人闲聊时张十三还开玩笑说她当时真敢要,而且也就自己这个初出茅庐的傻小子才那么好忽悠。

    不过现在来看当时的20万花的并不亏,才能和潜力放在一边,单单从邓佳怡的敬业程度来讲就很超值。

    自从上任以来邓佳怡就没有休过假,张十三不管什么时候来公司都能找到她,见到她的场景永远都是在工作,这种既有能力又努力的同事没人不喜欢。

    邓佳怡的主要工作除了管理公司事务之外就是管钱,经过几个月磨练,本就擅长理财的邓御姐财管也变得水平更加高超,每笔钱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说到底公司的发展就是钱的发展,甚至等公司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最核心的工作往往就会变成金融工作。

    这也是张十三这辈子报金融专业的主要原因之一,历数上辈子说有的巨头企业,不管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传统行业还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行业,走到最后其实都是玩钱。

    高周转也好,并购融资也罢,甚至连余额宝和手机支付其实都是金融手段。

    而这些东西就是等技艺最擅长东西,从公司成立以来,七色阳光的现金流一直以一种效率最高的模式在运转。

    要不是后来“十三全能科技公司”不断的吸血,或许现在各地的门店数量都能超过三十家了。

    当然门店的拓展并不单单是钱的事情,运营部门的意见也很重要。

    说到苏明新掌管的运营部,这个部门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想法设法的帮着公司省钱,自从运营部开始工作之后,本月各个门店的支出最少降低了百分之五。

    尤其是一些之前单凭人治没法管的东西,比如招生返利和报名优惠这种灰色地带,因为有了运营部的核查,欺上瞒下的事情几乎绝迹了。

    一个企业的核心事物不外乎产品、人员和财务,具体到详细的工作最好还是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张十三在财务方面比不上邓佳怡,标准化管理比不上苏明新,就连店铺的选址和装修,张世莲都能超他好几个弯道。

    其实张世莲能做到现在的程度,真有点出乎他的预料,本来只想给她找份安定点的工作,起码不至于在服装店被欺负。

    哪成想张世莲竟然很有管理天分,三个月的时间就从一个村姑变到有点董名珠的感觉。

    所以作为唯一一个只会花钱的部门,把市场部交给张世莲管理张十三一点都不担心。

    虽说那些半精英阶层总是看不起任人唯亲、家族企业,不过张十三却不管这个,比起用制度规范的职业经理人,还是堂姐更可靠一些。

    哪怕三十多年的眼光真的出了错,张十三也认了。

    就连邓佳怡几人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假如一个管理者刚上任就想把老板的亲信全部开掉,除了贪污和造反还真想不出能有什么目的。

    好在张世莲也没辜负堂弟的信任,经手每一个店面的性价比都很高,不论地段、租金还是装修费用,几乎都是最优选择。

    为了能做好这些,三个月的时间内张世莲至少瘦了五斤,圆脸都变成尖下巴了。

    张十三也没忘恩负义,很早之前开给堂姐的月薪就从每个月三千涨到了一万。

    之前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张妈还跟他说过大伯两口子已经没之前那么偏心了。

    自打知道闺女有出息后两人出门腰板都挺直了不少,至于让张世祁换下张世莲的提议再也没说过。

    说到张世祁,张十三倒是想给他安排个靠谱点的工作,奈何平时没皮没脸的堂哥这时候却矫情起来了。

    或许是觉得再亲妹妹和堂弟手下干活太没面子,不仅不让安排,连现在自己在做什么都不说,直说见面的时候一定要给他们一个惊喜。

    就算是亲人,帮忙也没有上赶着的,就随他去吧,反正没俩月就过年了,真有什么事也是见面说方便。

    “小怡,你找人跟郑雁北对接一下,这个圣诞节我们就用家校通系统给所有家长发一条祝福短信。”

    “你这是想内部消化?我这可没那那么多钱给他。”

    “什么叫内部消化,我们也算是服务业,一定要注意细节,假如你是家长,在平安夜的时候接到了咱们短信,会不会感觉很感动?”

    好说歹说,家校通的第一笔业务到底还是七色阳光给的,其实早在测试成功之后,家校通就已经接入了各个门店的客户管理系统。

    邓佳怡之所以不太愿意倒不是不想发短信,而是因为费用问题,短信服务费肯定是不能跟家长收的,只能是七色阳光买单。

    张十三向来非常重视服务细节,上行下效,整个七色阳光的服务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即便是金宝儿那种一年两万的高端机构,某些方面也没七色阳光做的好。

    这点在金苑店的竞争中就已经分出了结果,金苑店是七色阳光在北都的第三家店,离得不远就是金宝儿的一家加盟店。

    十月底两家店同事开业,同行都是冤家,离得那么近哪有不干架的道理。

    两个月的时间,两边的竞争大体分出一个胜负,前期金宝儿依靠品牌优势略胜一筹,后期七色阳光凭借不计成本的宣传以及无微不至的服务理念,后来居上。

    现在金宝儿金苑店的学生数目只有七色阳光的三分之一,口碑也没有七色阳光好。

    因为金宝儿大本营就在北都的缘故,所以对方对突然冒出来的七色阳光非常重视。

    根据店里的员工的说法,已经接待过好几波貌似上门踩点的人了。

    事无不可对人言,除了服务好也没什么秘诀,只不过这一条金宝儿还真学不过去。

    七色阳光再北都是直营店,店长和员工都能从店里的营业额得到不低的分红,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员工都会自觉的把自己带入老板的角色。

    金宝儿可以吗?

    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他家所有的工作人员也都经过统一培训,但是人事关系却不在总部,所以总部对加盟店员工根本没有有效的管控。

    在七色阳光,如果有工作人员态度差,不管业务怎么样都会面临着严厉的惩罚,轻则扣奖金,重则开除。

    但是金宝儿的老板舍得吗?加盟店的老板才不管你什么形象不形象的呢,万事没有挣钱大。

    说到底早教还是一门生意,七色阳光在乎自己的品牌形象是一种生意方式,金宝儿的老板在乎自己的利润也是一种生意方式。

    两者说不好谁对谁错,不过只看品牌形象的话还是七色阳光更好一些。

    不出预料,金宝儿已经对七色阳光重视起来了,说重视其实也没太重视,跟金宝儿这个行业龙头比起来,七色阳光还是个小虾米。

    作为行业老大,金宝儿之前一直盯着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红黄绿,从没注意过一直混在五环外的七色阳光,因为这次败北却才让对方开始思考中低端市场的布局。

    不过没有后续动作,倒是张十三对几家竞争对手挺上心的。

    看过各家的资料后,最后决定过了元旦就跟他们短兵相接一下,就看看早教江湖能不能留下十三哥的传说。